踏枝 第202節
那一個個的,哪里知道皇上心里在琢磨什么,稀里糊涂的,萬一一句話說不對,惹了皇上脾氣…… 最后連累的人之中,不還是有他徐公公嗎? 這一點上,徐公公就不得不夸夸淑妃娘娘了。 這位娘娘不愧是慈寧宮里的紅人,連皇太后都對她喜愛非常,可見是有些能耐。 昨兒夜里,徐公公原還怕守夜的宮女不機靈,沒想到,淑妃娘娘一句話,人就打發了,壓根沒有留,皇上也不提什么規矩。 皇上不提,徐公公更加不會提,全當沒有這事兒。 至于淑妃娘娘會聽見什么,徐公公才不擔心呢。 主子娘娘跟他們一群底下人,能是一回事? 再說,娘娘是皇上的妃嬪,豈會不知道誰輕、誰重? 徐公公放下心,美美睡了一覺。 清晨醒來,渾身說不出的舒暢。 再看皇上狀況,徐公公不由喜上眉梢。 瞧瞧,皇上歇得也很好。 他省心,皇上舒坦,多好的事兒。 徐公公在心里連連給淑妃鼓掌,看來,往后,他得多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淑妃了。 本就是四妃之一,入宮年限也長,磨礪多年,知道如何在宮里生活,又得皇太后歡喜,唯一遺憾的是膝下沒有子嗣。 不過,子嗣之事不歸他徐公公管,也輪不到他cao心。 娘娘自己會拿主意。 高位嬪妃抱一個養在跟前,又不是多么稀罕的事兒。 他只要伺候好皇上,拉攏好娘娘,這日子就舒服極了。 一面想著,徐公公一面雙手奉上龍袍。 淑妃接了過去,仔細替皇上穿戴。 皇上問:“朕中午來你這兒用午膳?!?/br> 淑妃聞言,手上未停,抿著嘴一笑,道:“那您可找不著臣妾,臣妾之前與太后娘娘說好了,今兒過去陪她說話?!?/br> 這個理由,天經地義。 皇上不至于與皇太后搶人,也樂得母子之間有一個緩沖。 再有分歧的母子,亦是血脈相連。 氣頭上,皇上會對皇太后強勢的指手畫腳十分厭煩,但脾氣過了,亦不想母子真離心了。 想來,母后那兒,也是這么想的。 這樣一來,淑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身份貴重的程皇后,皇上與皇太后都不喜歡;以前他看重的順妃,皇太后頗有意見。 淑妃不同。 淑妃受皇太后寵愛,而近些時日,皇上也越看淑妃越滿意了。 母子都喜愛的后宮妃嬪,只淑妃一人。 這讓皇上對淑妃更加看重了幾分,對淑妃的拒絕也沒有絲毫不滿。 “去吧,”皇上道,“也與母后說一聲,朕中午過去?!?/br> 淑妃巧笑應了。 送走了皇上,淑妃又休息了會兒,才往慈寧宮去。 皇太后對皇上的動向了如指掌,又聽淑妃說皇上中午過來,她握著淑妃的手,拍了拍。 要不然,她怎么就獨獨偏愛淑妃呢? 她就是喜歡機靈孩子。 不用她特別交代、囑咐什么,淑妃自己就能心領神會,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 嘴巴甜,愛分享,喜歡其樂融融。 就像平陽一樣。 她對平陽五分好,平陽能回應她十分,不止在她跟前如此,在對著先帝、對著趙臨、對著所有人的時候,平陽從不吝嗇對她的親近與喜愛。 什么暗示明示,什么引導催促,她根本都不用做。 平陽會主動地,去與其他人分享。 這讓她實在太省心了。 近幾年,平陽對她不似年幼時一般貼心,其中緣由,皇太后能猜到些。 林繁。 趙臨的遺腹子,平陽嫡親的侄兒。 平陽必然會向著林繁,但平陽應當吃不準趙臨的死因。 林宣堅稱趙臨墜馬是意外,平陽彼時沒有去泰山,她不信林宣,能信誰的? 以平陽那直截了當、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凡她有一絲一毫的質疑,當年就提劍闖進宮里、質問趙隸了。 平陽沒有。 要么是林宣自己就沒有弄明白;要么是林宣了解平陽的脾氣,故意瞞著她。 而這一瞞,一拖,就到了今時今日。 平陽也不是曾經的平陽了。 在皇太后看來,這二十余年平穩的生活,磨滅了平陽身上的棱角,她不再如從前那般鋒芒畢露。 現在的平陽,失了銳利、失了靈氣,也失了唯她馬首是瞻的瑰衛。 皇太后瞇了瞇眼,沒有再想平陽,而是笑著看著淑妃。 淑妃明事理,遇事以她與皇上母子為先,會積極主動地替他們母子緩解矛盾。 這樣聰慧的妃嬪,豈能不得她的歡心? 淑妃笑盈盈道:“先前您賞臣妾的寧神香料,皇上也說聞起來舒服?!?/br> “一個個的,鼻子真挑,”皇太后嗔了她一眼,“既喜歡,晚些再拿點回去?!?/br> 淑妃從善如流,大大方方。 一上午,有懂事的淑妃作陪,皇太后的心情很好。 中午時候,皇上過來用午膳。 席間食不言,氣氛倒也融洽,等撤了席,皇太后問起了朝堂事。 淑妃不參與這些,主動退出去,往慈寧宮后花園里散步消食。 這一走,走了一刻鐘,直走到王公公急急來尋她。 “皇上走了,”王公公低聲道,“娘娘與皇上又起了些爭執,氣得不行,您趕緊勸勸吧?!?/br> 淑妃一聽,佯裝驚訝,急切極了,邊走邊道:“怎得又吵起來了?娘娘還好嗎?” 一路趕到內殿,淑妃抬眼就見皇太后躺在榻子上,面色不虞。 她趕緊上前:“起先不是還好好的嗎?” 皇太后閉著眼,擺了擺手:“哀家說了幾句,皇上不耐煩聽?!?/br> 淑妃不會說皇太后,更不可能去指責皇上,她只垂下了眼,默不作聲。 皇太后睨了她一眼。 奄奄的,看著怪可憐的。 “皇上那性子……”皇太后嘆了聲,“哀家知道,白費了你一番心意?!?/br> 第233章 靜靜 另一廂,皇上繃著臉、大步流星往御書房走。 徐公公跟在身后,氣都不敢喘大的。 他沒有進內殿伺候,不曉得皇太后與皇上說了些什么,但肯定都是不好聽的。 這下好了,早起時的好心情,真就一點都沒有剩下。 回到御書房中,徐公公替皇上奉茶。 皇上端起來,湊到嘴邊,心里到底煩悶,一口沒嘗,又放下了。 徐公公見狀,越發謹慎。 皇上問:“淑妃還在慈寧宮?” 徐公公哪里知道。 先前皇上氣沖沖從大殿里出來,二話不說往外頭走,徐公公立刻就跟上了,哪里有時間關心淑妃。 想了想,他道:“應是還在的?!?/br> 因為淑妃先前逛園子去了,根本不在殿前,怕是根本不曉得皇上與皇太后起了爭執。 想來也是,若淑妃在殿內,有她周旋著,皇上與皇太后不至于吵起來。 皇上輕哼了聲。 淑妃應是在陪母后說話,以她的性情,定會好好勸一勸母后。 至于母后能不能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