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170節
舍不得也得舍得。 嗐! 第196章 溫和 孤月。 夜空之中,幾乎找不到一顆星子,只朦朦朧朧的月光,灑了下來。 林繁牽著馬,穿過一座空蕩蕩的鎮子。 這座鎮子,便是最初被偷襲的那四鎮之一。 馬賊作西涼兵打扮,大半夜沖進來。 背后由黃太師出銀子,他老人家只為搭臺子,并不想傷百姓性命,因此馬賊搶了些物資,來去如風。 幾座鎮子都是如此,真正遭遇了損失的,是幾座儲糧的倉子,一把火燒了個干凈。 若非那天天明、西涼大軍在玉沙口西側駐軍,毛將軍帶人清點這一夜的損失,十之八九,也能從其中品出些不對勁來。 西涼進犯,刀子要見血。 可不會只燒糧,不屠戮,搶幾匹牛羊就走人。 這等行徑,太像馬賊了。 實際上,林繁抵達飛門關時,毛將軍也這么與他說過。 但所有的質疑與不解,在面對西涼軍時,都拋在了腦后。 那廂駐起了營寨,一副要進攻模樣,這是真真切切的。 毛將軍往京中要糧草增援,又被劉賁等人催著要兵,幾方運勁,成了現在狀況。 林繁加快了腳步。 鎮子已經是空鎮了。 那夜雖無人喪命,但如今西涼人進逼,老百姓為了安危著想,再舍不得,也在這些時日里、陸陸續續退回了關內。 而這樣的鎮子,也成了斥候們最容易藏身的地方。 比玉沙口還要靠近飛門關。 大周關口有任何狀況,很快就很察覺。 換一身裝扮,出現在鎮子里,即便被人看到,也會被當做是舍不得離開家園的樸素老百姓。 林繁與一眾斥候出關查探時,少不得在鎮子附近轉轉。 若在鎮中潛伏,最多一二人,真有心躲,當然不是他們這么轉轉就能發現的。 但大周的斥候在附近出現,就是一種警示。 穿出鎮子,林繁翻身上馬。 馬兒在寂靜的夜里,撒開了腿往前跑。 飛門關方向,城墻上點著火把。 視野里的火光愈發亮了,林繁停住馬兒,手中點燃火折子,對著城墻上,有順序地揮了揮。 而后,又讓馬兒徐徐到關口,等了一會兒,關門打開。 今夜守關口的是馮靖。 見了林繁,他行了軍禮,笑道:“還以為您會早些回來?!?/br> “忘了時辰?!绷址钡?。 馮靖對此,也不意外。 以前在赤衣衛衙門里時,指揮使就有看案卷看得忘了時辰的先科。 “天大黑前,永寧侯到了,”馮靖道,“聽說身體還沒有大好?!?/br> 林繁知內情,十分了解老侯爺的病。 這病,一時半會兒是好不了的。 回到營帳,林繁擦了把臉,轉過身去,就見案上多了個木盒子。 細長的,有些深度。 他收過來,把木盒握在手中。 與他出發前,秦鸞拿給他的那個很像。 “秦副將親自送來的?!狈教斓?。 林繁問道:“送來時說了什么?” “也沒有……”方天下意識作答,話到嘴邊,又覺得差了點意思。 他需要在不改變內容的前提下,潤色潤色。 “秦副將過來時,看著不大愉悅,”方天道,“他本來想在帳內等您的,小的提醒他說,您不到三更天不會回來,他才起身走了。 他說,木盒里的平安符是老侯爺讓他交給您的。 爺,那盒子幾乎都裝滿了。 那么多張平安符,秦姑娘應是畫了很久。 畫符耗神,秦姑娘一定疲憊極了,難怪秦副將不高興?!?/br> 方天一面說,一面觀察著林繁的反應。 自家爺,面上淡淡的。 方天完全看不出他是個什么想法。 看來,潤色還不夠,是不是要再夸張一點? 正琢磨著,方天見林繁打開了木盒,取了一張平安符出來。 左手那盒子,那么深! 右手那符紙,那么??! 那么薄的符紙要裝滿那么深的盒子,方天都不知道怎么數。 連他這么一個邊上伺候的,都被秦大姑娘的認真與關心給感動了,怎么、怎么他們爺,還是這么冷靜? 方天的臉皺了皺。 林繁并沒有注意方天,他的視線落在符紙上。 他親眼看過秦鸞畫符,也聽錢兒說過,這些平安符與秦鸞做日課時畫得不同。 更難、更耗時、也更費心。 那時約好了,除了先給了他的那些,等老侯爺奉旨來飛門關時,會再捎些來。 林繁想過,以秦鸞的認真性子,定會準備不少。 現在的這個數量,顯然比他想得更多。 可想而知,為了準備這些,秦鸞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畫符上了。 腦海中浮現的,是她站在書案后,提筆畫符的樣子,林繁仔細地把手中符紙放回去,蓋上蓋子。 他不懂道法,也不曉得同樣的平安符,其中有什么差異。 只是,此時此刻,他的身體里涌動著勇氣。 那些感激、思念、歡喜與牽掛,化作了勇氣,在他的五臟六腑里流轉,激勵著他,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盡快地達成他們的目的。 盡快地,真正把主動握在掌心。 方天見林繁把木盒收起來卻又不說什么,急著想夸張夸張,但還是忍住了。 不是不想為秦大姑娘說無數好話,而是,他在他們爺那波瀾不驚的情緒里,察覺到了些溫和。 絞盡腦汁,方天也無法尋到合適的詞語去表述那種溫和。 他還是第一次察覺。 不過,真要比擬,他們爺在聽老夫人說些家常話時,那種狀態,與現在的有七八分相像。 方天想,這就是他們爺面對家人時的模樣了吧。 秦大姑娘,要成為家里人,可不就只有結成夫妻? 看來,他們爺并非全然不開竅,而是開竅而不自知。 他現在還是閉嘴好。 不要打破他們爺這種無聲勝有聲的心境。 上回去請教舅婆送禮時,舅婆曾教過他。 旁人游說出來的喜歡,與自己品味出來的喜歡,感覺不一樣。 方天體會不了差異,但他信了舅婆這句話。 像爺這般聰慧、敏銳之人,他的不自知,早晚會變成自知。 而且,九成是早。 至于那最后的一成…… 方天想,最遲就到他們凱旋回京吧。 要是看到京城城樓了,他們爺還不自知,他就再戳一戳、引一引。 點到而止。 然后,讓爺自己品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