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112節
秦鸞也笑。 她確實不怕事。 就是不知道她想要去做的事,程皇后會不會怕。 今日法事做完,秦鸞便依著程皇后所言,陪她說說話。 “上回鐘嬤嬤來府里,我祖母還認得她,”秦鸞道,“似是前朝時,祖母就與鐘嬤嬤相識了?!?/br> “是啊,我那時候還很小,”程皇后感嘆著,“先帝當時駐軍江陵,我去過幾次,見到長公主帶著姑娘們cao練,是了,其中也有你母親吧?” “應該是的,”秦鸞柔聲道,“家母去得早,她的事情,我東聽一些、西聽一些,皇后娘娘可否與我仔細說說?” 皇后沒有拒絕。 她說瑰衛,說江陵城,慢慢的,話題散開去,自然而然地,提到了當時一樣年幼的趙隸。 “我只能說,哪怕是同一個爹,娘不同,孩子大不同,”程皇后抿了口茶,“皇上啊,比起他那位兄長,差遠了。如今那二殿下、三殿下,與我兒相比,也是天上地下?!?/br> 秦鸞沒有接這話。 誠然,她故意引著程皇后說些陳年舊事,皇后也許沒有留意她的話術,又或許根本不在乎提起故人,她真的說了許多。 配合得讓秦鸞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時候差不多了,秦鸞取了幾張平安符:“寧神靜氣的,我觀娘娘氣色,近來歇得怕是不好,收著這符紙,多少會有些效果?!?/br> 沒有讓鐘嬤嬤轉手,程皇后親手接了,道了聲謝。 鐘嬤嬤送秦鸞出大殿,轉身回到內殿,見皇后娘娘看著符紙出神。 “娘娘,”鐘嬤嬤上前,“您今兒說了好多話?!?/br> “不像我,對嗎?”程皇后輕輕搖了搖頭,“我現在,倒是盼著她真是一只鳳凰了?!?/br> 鐘嬤嬤不解。 “聽說,那位失蹤時還有身孕,”程皇后道,“她若是真鳳凰,真能找到真龍,助他一臂之力,我看著還暢快些?!?/br> 鐘嬤嬤的心撲通撲通直跳:“您千萬慎言?!?/br> “源兒臨終前苦勸,皇上都聽不進去,照此下去,不是大周之幸,”程皇后咬唇,道,“我如此念頭,固然是為源兒不值,我作為母親、我心痛萬分,但是,我不僅僅是為了源兒?!?/br> 鐘嬤嬤何嘗不懂程皇后的想法。 百年書香傳世的程家,自有其傲骨與想法。 當年,程家在亂世中選擇了先帝,因為以先帝的武勇能結束常年戰亂,讓百姓們重新安定下來,而先帝亦非窮兵黷武之人,在登基之后,他知道如何去平衡戰事與內政,長遠走下去,得一盛世太平。 為此,程家給予先帝很多幫助,也許了兒女親家。 果不其然,先帝做到了開朝,亦一步步讓大周好起來。 而讓程家所料不及的,是先帝的早早病故,以及皇太子墜馬身亡。 趙隸繼位,程家女成為皇后。 本朝并不忌外戚出仕,但程家克己,不愿意以外戚的身份指點江山,子弟不入大朝,要么去做小官,要么潛心修讀,要么做先生、將書院發揚光大。 程家能傳承這么多年,與這份謹慎克己當然分不開。 可在程皇后看來,家中有本事的子弟,有許多被耽擱了。 他們該真正地走到朝堂上,做造福百姓的事。 當年選擇與趙隸聯姻、而不是把更年長的jiejie嫁與趙臨,先帝和程家其實是有這方面的考量在其中的。 程家想要大展身手,先帝也需要能干之人。 若是更多的有識之士能發揮作用,這天下,一定會像程家所想要的、源兒所希望的那樣。 那需要一個不寵信jian佞的皇帝。 也需要程家不再是外戚。 需要有一只鳳凰,去尋到真龍。 第130章 念唱作打 離開中宮時,秦鸞又把道袍換了。 宮人引秦鸞往宮外去,行至御花園,迎面遇上了兩位宮女。 兩人直直過來,福身行了一禮。 看著頗為眼熟,再一想,秦鸞記起來,她們都是慈寧宮里做事的。 果不其然,一人笑盈盈開口:“皇太后聽說秦姑娘今日進宮了,想請您過去說說話?!?/br> 既是太后召見,當然得去。 慈寧宮里,皇太后正在殿內活動筋骨。 見秦鸞到了,她笑容慈愛:“叫你看到哀家這老胳膊老腿了,怪不好意思的,上了年紀,不得不動一動?!?/br> 秦鸞問安,扶皇太后坐下。 皇太后反手握住了秦鸞的手腕,拍了拍她的手:“你的氣色真不錯,一點看不出小時候病怏怏的樣子?!?/br> “機緣如此,”秦鸞并不抽手,迎著皇太后,道,“病好了之后,我也經?;顒?,揮揮拳、踢踢腿,都是些最基礎的,但就像您說的,對身體有好處?!?/br> “是啊,”皇太后點頭,“你這幾日去中宮,也勸勸皇后,哀家看她狀況不太好,長此下去,會得心病?!?/br> 秦鸞嘴上應著,心里很清楚,皇太后把她叫來,定不是為了幾句家常。 家常,只是切入口。 她見招拆招,仔細應對,等著聽皇太后的“真心話”。 “說來,過了年,你又長一歲了,”皇太后說著,搖了搖頭,頗為無奈,“你是生生叫啟兒給耽擱了。 若當時無婚約在身,想來家里前兩年就會替你拿主意了。 就因著當年舊約,一直沒有相看過。 等事情出了變化,一時半會兒的,能有什么法子! 哀家一想起這事兒,就五味雜陳。 失了你這樣的孫媳,哀家遺憾;啟兒那胡鬧樣子,哀家又氣得不行;早知當年,皇上提這事兒,哀家就該攔著他,真是后悔!” 秦鸞垂著眼,擺出一副乖順模樣。 不得不說,皇太后這一番話,配著她慈祥又關切的樣子,完完全全就是一位替晚輩們cao心的良善慈愛祖母的模樣。 能像一位好祖母,當然也能像一位好母親。 這樣一位繼母,只要用心,蒙騙住年幼長公主,輕而易舉。 不能怪長公主傻,是顏氏太厲害了。 長公主由顏氏養大,她信任繼母,說繼母好,做父親的、哥哥的,又怎么會疑心呢? 何況,顏氏不止在長公主跟前用心,對先太子、先帝,一樣如此。 唱戲唱了全套。 念唱作打,無不精細。 如若秦鸞不知道那些舊事,不知道自己是哪一邊的,她想,她也會被皇太后打動。 即便最初會心存防備,日復一日,就會敞開心懷。 真誠之人,看到的永遠是真心。 真心慘了假意,被騙也在情理之中。 可被騙了,不是真誠的過,是假意的錯。 不過,秦鸞現在是知道的。 當年順妃第一次提,應是得了皇太后的授意。 皇太后對林繁的身世起疑,才想到了把她“拘”了。 不管對她所謂的鳳凰命信了多少,總之,要她做皇家媳婦。 皇太后選中趙啟,也僅僅是趙啟合適些罷了。 “都是過去的事兒了,”秦鸞道,“舊事再提,恐是不大好?!?/br> 具體哪里不好,皇太后沒有追問,她心知肚明。 畢竟,趙啟就這么一臭脾氣。 若不是流言入耳,趙啟怎么會去找趙源的茬? 趙源又怎么會…… 再不喜歡程皇后,對趙源也談不上多么寵愛,但在皇太后這兒,那也是好好一個大孫子! 迂腐歸迂腐,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只鄧國師就一jian佞小人這一條,皇太后和趙源想法一致。 退一步說,哪怕是個紈绔,也是孫子。 皇太后心里憋得慌,稍稍穩了穩,道:“不提舊事了,我們說以后,姑娘家遲早要嫁人,你若有了心儀的人選,只管與哀家說,哀家替你保媒?!?/br> 秦鸞眨了眨眼睛。 皇太后說的這番話,當然一個字也不能信。 “不瞞您說,”秦鸞道,“我在山上久了,只懂修行,旁的事兒,還真不曾想過,心儀什么的,不太懂?!?/br> 皇太后樂得直笑。 信與不信,只有她自己知道。 外頭,宮女來稟:“娘娘,文定鄉君來了?!?/br> “請她進來,”皇太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