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顧長晉早就有所預料,他看著容舒,笑道:我們一起進宮。 容舒回他一笑,頷首道:好。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日遲遲, 清風穆穆。 晌午的日頭炙在人身上,炎炎熠熠。 容舒與顧長晉十指緊握,緩步行在漫長的宮道里。 這座世人眼中的莊嚴肅穆的巍峨皇城, 她曾以為她一輩子都不會踏足的。如今, 她卻心甘情愿地來了。 宮人們稽首立在宮道兩側, 汪德海一見到二人的身影,立即上前恭恭敬敬地拜了個禮。 殿下,沈姑娘, 皇上在乾清宮等候多時了。 他們這一行人從大同離開之時,便已經有人往宮里送消息了。 何時在驛站下榻,何時到順天,又何時會抵達城門, 嘉佑帝早就知曉。 汪德海領著人過來時, 他正在看顧長晉送回來的賜婚圣旨以及那張小像。 見嘉佑帝遲遲不發話,汪德海小心翼翼道:皇爺? 嘉佑帝放下手里的小像,溫聲道:讓他們進來罷,皇后若是來了, 你讓她到偏殿去, 告訴她,在那等著便好。 汪德海忙答應下來, 弓腰出去。 厚重的木門緩緩合攏,很快又吱嘎一聲被人從外推開,兩道人影聯袂而來。 嘉佑帝定定望著他們, 恍惚間, 好似看到了許多年前, 他與戚甄離開山洞之時, 十指緊扣的場景。 他到如今都記得那會作為七皇子的蕭衍是以何種心情牽住戚大姑娘的手的。 那時的他們兩個心緊緊靠著, 好似只要他們一起,下一瞬即刻死去也無甚所謂了。 無畏無懼。 死生與共。 嘉佑帝的目光從二人緊扣的手緩緩上移到右邊那位身著霜白襖裙的姑娘。 正如戚甄說的,這孩子生得像他,也像她。 只她比小像里的她要清減些。 貴忠說她在那場雪崩里受了傷,在一座道觀里將養了數日傷才好。之后舟車勞頓趕往大同,又趕來上京。想也知道這一路定然是乏累的,只她神態絲毫不見疲意,反帶著一種溫婉的蓬勃的生氣。 嘉佑帝抱過蕭熠,抱過蕭譽,甚至連懷安出生時,他也抱過。 唯獨眼前這個孩子,他與戚甄的孩子,他唯一的女兒,他不曾抱過,不曾見過,也不曾說過一句話。 思忖間,容舒已然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道:民女沈舒,叩見皇上。 嘉佑帝緩緩垂眼。 起來罷。 他望著她始終低著的眼睫,道:你說你叫沈舒? 是,民女舍了父姓,隨母親入了沈家族譜,是以,民女如今姓沈。 嘉佑帝默然。 恍然想起當她還是承安侯的嫡長女時,因著出生不祥,不得祖母與父親待見,自小便被送離了上京。 便是后來回了上京,在侯府的日子也稱不上好過。 嘉佑帝自小就知道不得長輩喜歡是何種滋味。 只他好歹是個男子,也是個皇子,父皇再是忽視他,他的日子也會比她好過。 你今日來,想同朕說甚? 嘉佑帝的聲音很溫和,面色亦是和煦。 他很清楚,太子會帶她來,定是她想要來的。而她來,定然是有事相求。 果然,他話音剛落,龍案下的姑娘便恭謹道:民女,想同皇上討回一命。 討回一命? 嘉佑帝怔了下,下意識看了看她,又看了眼顧長晉。 身著玄色常服的男子并未察覺到他的目光,又或者說,絲毫不在乎他的目光。 他只是靜靜地望著那姑娘,唇角噙著淡淡的笑,目光柔軟。 嘉佑帝復又看向容舒,問道:誰的命? 容舒不疾不徐道:是民女的命,民女出生在嘉佑二年四月初六的那條命。 那是出生在嘉佑二年四月初六的小公主的命,是出生就被生母舍棄,之后又死在了嘉佑二十三年秋的命。 嘉佑帝道:那你現下的命,又是誰人的命? 是沈舒的命,沈舒出生在嘉佑二年七月十五。 容舒不卑不亢道,她的這條命,前二十年,是阿娘給的,而往后的每一年,是顧允直換來的。 是以,她如今只是沈舒。 只是前世今生,他們欠她的那條命,必須要還她。 嘉佑帝沉默。 她自稱民女,她說她姓沈,她要討回那條出生在四月初六的命。 這姑娘,今日入宮不是為了認親,也不打算認祖歸宗,更沒打算質問他們、痛斥他們。 她只是平靜地、決絕地要討回一條命。 至于討回去的這條命要做何用,嘉佑帝如何猜不到? 你是要朕還你一命,好救太子? 是,民女的命是太子救的,民女想要還太子一命。容舒說著,雙手高舉于額,拜了一個大禮,接著抬起頭,目光堅毅地與嘉佑帝對視,一字一句道:還請皇上還沈舒一命! 嘉佑帝望著她這雙與戚甄如出一轍的眸子,竟然十分不合時宜地想著,她這性子瞧著軟,實則烈。 這點不似他,也不似戚甄,大抵是隨了她那養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