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顧長晉聽明白了。 你是說, 這次會試老尚書出的題,與你當初提的治學問題十分相似? 潘學諒遲疑了片刻,終是點了點頭。 正是因著當初得到老尚書的提點與教誨, 潘學諒方能在這次的會試里一改從前的迂腐, 答出超出他能力的一份卷子。 顧長晉始終審視著潘學諒的神態, 知曉他說的是真話。 遂頷首起身道:我已問完了, 你說的若是實話, 今日便能離開這里。 說著便往外走,潘學諒卻喊住了他,道:顧大人。 顧長晉頓足回眸。 潘學諒鄭重地拜了一禮,道:草民先前一直不開口,便是怕旁人污了老尚書的清名。草民相信大人,這才和盤托出,還望大人還老尚書一個清白,草民自當感激不盡! 顧長晉垂眼望他,這人雙眸里的信賴幾乎是一覽無遺,帶著點兒赤子般的執拗。 若你與老尚書當真無辜,圣上自會還你們清白。他淡淡道。 出了押房,顧長晉將方才潘學諒所說一一稟與胡賀聽,胡賀背手在在堂屋里踱了兩個來回,道:潘學諒說的可是實話? 顧長晉道:潘學諒就學的書院在揚州,下官派人去那嶺山學院打聽一番便能知曉他所言是真是假。 胡賀瞥他,笑道:老實說出你心中所想。 顧長晉微微一頓,道:在下官看來,潘學諒說的是真話。 胡賀嘆了聲:真是難辦。 若潘學諒說的是真話,那這樁舞弊案的關鍵不在潘學諒,而在老尚書身上。 老尚書給潘學諒授過學解過惑,人潘學諒時刻銘記著當初老尚書的指點,估計是把老尚書說的話俱都一字一字刻在腦海里了,這才能在會試脫穎而出。 胡賀年過不惑,也曾給族中弟子授過學。說實話,族里那些小崽子若是天賦不佳,但能如潘學諒這般刻苦用功,牢記他說過的一字一語,若能杏榜留名,那也是佳話一樁了。 一個人天賦不佳,靠刻苦用功中舉中進士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老尚書莫不是年歲大了,這才忘了他給潘學諒開過小灶?他喃喃自語道:真是棘手,老尚書纏綿病榻久矣,今歲是他最后一次任主考官,誰料竟會出了這樣的岔子??偛豢赡苁抢仙袝室獬隽四敲吹狼珊系念},讓潘學諒榜上有名罷? 胡賀被自己這念頭整笑了,搖頭失笑道:貢生還有那些落選的舉子可不會相信這樣的巧合,現下我們把潘學諒收押了,才勉強安撫住他們,若是今兒放潘學諒出去,那些讀書人怕是要大鬧起來。 這些個仕子,從前都是極敬重老尚書的,眼下知曉自己一貫敬重的人竟然徇私舞弊,怎可能善罷甘休? 怕是恨不能把天掀了! 讀書人一怒起來,比沙場上的兵將還要癲狂! 顧長晉道:潘學諒既未舞弊,那便不該再收押。只他這趟出去,卻也未必安全。 這世間素來不乏腦子一熱便沖動行事之人。 潘學諒從這出去,也不知道會遭多少唾沫星子。 若運道差些,遇到那等不講理的,指不定還要受些皮rou之苦。 胡賀長長一嘆。 罷了,我去問問他,想出去還是想留下來,讓他自個兒選罷。 顧長晉想起潘學諒那近乎執拗的眼神,知曉他定然是選擇出去,堂堂正正出去。 果不其然,下值那會,顧長晉便聽胡賀說,潘學諒選擇了離開押房,回去狀元胡同的會館。 馬車到梧桐巷時,顧長晉對橫平道:你去會館盯著,別讓潘學諒出事了。 橫平領命而去。 時間一晃便到了三月底,鳴鹿院外頭的杏子林開出了一蓬蓬杏花。 容舒把清點好的地契放回木匣子里。 沈氏見她一副笑瞇瞇的財迷樣,忍不住道:你若是缺銀子,阿娘給你便是,至于幾張地契便開懷成這樣么? 夫人有所不知,姑娘買下的這些地前些日子掘出溫泉眼來了,如今那些地可值錢啦。盈雀豎起一根手指頭,驕傲道:先前兄長尋來的房牙不知問過多少回,說現下再轉手賣出去,至少能翻上一番呢。 容舒笑道:我現在不賣,再等兩個月,應當能再翻一番,到時我再賣。 沈氏算了算,再翻上一翻,差不多也有四五萬兩銀子了,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忙道:你要用這些銀子做甚買賣? 容舒把身下的錦杌往沈氏那頭挪了挪,阿娘,我想去大同府買牧馬場。 沈氏柳眉一擰,道:牧馬場?你想要養馬?這可是虧銀子的買賣,養一匹馬的銀子可是能養二十五口人了,你這是有銀子沒地兒花去? 容舒道:我知曉養馬費銀子,我已經想好了用旁的法子掙銀子。眼下邊關各處戰事吃緊,大胤缺馬已經缺到要到處征用民間馬,我也不奢求能養多大的牧馬場,能盡力給邊關的軍將一點幫助便成。 沈氏睨著容舒:你這是怕穆家吃敗仗? 穆家世代守著大同府,那里是大胤北境十三座守護邊關的重城之一,常年受韃靼侵擾。容舒選擇去大同建牧馬場,真養馬了大抵也是優先供給大同的穆家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