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在武市,88年一個工人工資100來塊錢就算不錯,但是到了90年,大約漲到了200元左右。 而海市,作為全國經濟的中心,工資水平更高。在90年左右,普通人一個月大約能掙到250元左右,高一些的能有300多塊。 田秋因為在婚紗攝影店還是學徒,月薪只有200元,花80元租房子,已經是極限了。 做國庫券賺到的錢,田秋已經都投入到了職工原始股里面了,現在都在銀行保險柜里躺著呢,就不要想了。 量入為出,田秋是農村出來的苦孩子,這個道理明白,她仰著臉對趙阿姨說:阿姨,我還是個學徒呢,80塊錢已經不錯了。 趙阿姨當然希望兩個小姑娘租貴一點的房子,她按抽成收費的。 那這一位呢?手里背著牛皮的小包啊,鞋子也是好貨,這大衣也好時髦額,你不會租不起好房子吧? 趙阿姨心里當然明白,田秋沒有說謊。田秋臉上帶著一種剛入社會的生澀感,紀舒就不同了,一看就是手里有鈔票的主兒。 她的目標在紀舒身上。 紀舒笑著說:我來海市找工作的,這才剛找到一個工作,沒有那么多錢。 趙阿姨嘆氣一口,眼皮子就往上輕輕那么一翻,態度都表達出來了。嘴上,她還是客客氣氣的:好吧,那我帶你們去看看附近空著的房子好了么。 田秋的房東告訴過田秋和紀舒,這位趙阿姨特別能交涉,知道的房源多。 果然如此,她引著紀舒和田秋,一下子就看了四五套房子,基本都是一些老私房,或者是家里人不住了的單位公房,這種就是悄悄拿出來出租的。 幾個人走到一條安靜的小路上,紀舒忽然發現一處三層樓高的洋房。 洋房的圍墻是鏤空的花磚,從圓形的孔洞里望過去,能看見碧綠的竹子,即便是嚴寒的冬天,也傲立著。 洋房的墻面是奶油黃色的砂壁涂料,粗糲中又有點精致,顆粒感很強。 在一眾老舊的石庫門中,這洋房顯得格外惹人注意。 紀舒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棟洋房。 要說在海市,做房產投資,不能不提到花園洋房。這是稀缺資產中的稀缺資產,每一棟,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 海市樓市的明珠,就是別墅洋房了。 況且這里是市中心,寸土寸金,這樣的房子,再也難找到第二處。 哎喲,有眼光啊,這是洋人蓋的房子,說有好多年了。不過我勸你們這些外地人不要想了,這樣的房子人家一般不出租的。都是有歷史的,有關系的,普通我們海市人也住不上的,別看了! 趙阿姨從紀舒的臉上讀到了她的喜歡,笑著大聲說。 紀舒收回目光,溫和地笑一笑。 小姑娘,你真的是,這房子哪里是我們能住的哇!你們預算80塊,趕緊跟我去看老公房,多看一眼都是浪費時間額。 我沒想著租。 紀舒淡淡地回應。 紀舒不理會趙阿姨,繼續從墻面的孔洞往里看,這院子很寬闊,估計能有二三百平米呢,院子里面倒是堆著一些雜物,能看出有幾個家庭居住在這里。 現在的這批老洋房,一般都分給好幾戶人家住了,產權基本不屬于一個人。要買的話,需要所有人同意,比較困難。 紀舒記得很清楚,1998年,政府才允許海市的洋房上市,私人可以進行買賣。 整個市場上,產權清晰好賣的洋房,也不過上百棟而已。 2000年左右,一棟洋房大約需要兩三千萬元,再過十年,則要翻五倍以上。 她得在洋房還在以萬為單位的時候買下一棟,不然等到以億為單位的時候,就太晚了。 田秋也跟著紀舒的眼神走,臉上露出羨慕的神色:這住在里面是什么滋味啊?你看這個房子,三層樓,紅瓦片,尖尖的屋頂,還有煙囪,這是外國電影里的房子吧?就算要幾家人分著住,這太爽了吧! 趙阿姨有點不耐煩了:好了,別看了,預算80塊的人,哪里會有鈔票住這樣的房子哇! 田秋反駁:看一看怎么了?你不是說了,人家也不出租嗎? 哼,也不是不出租,只是價格你要不起好么,你們租不起,別看了,做人要現實一點。 趙阿姨見田秋她們看了半天都沒定下來房子,心里有點不高興了,說話沒有一開始的客氣。 紀舒笑瞇瞇地說:趙阿姨,做人還是要有夢想的,不然不如做咸魚啊。也許有一天,我能買下這個洋房呢?到時候我姐妹來隨便住。 田秋立馬信了:好好好,我要住三樓帶閣樓的那間,采光好。 她臉上真誠的信服讓趙阿姨整個人無語了,這次她的白眼翻得很光明正大:我真服了你們了,一個敢說,一個敢想!走走走! 紀舒挽著田秋,笑著低聲說:先租一個房子再說,洋房還得過幾年。 她根本不在乎趙阿姨說什么。 田秋說:好好好! 和紀舒一起辦了國庫券的事情,田秋覺得紀舒機智過人,而且有膽識;和紀舒一起炒股,從倒爺手里空手套到2萬塊錢之后,田秋覺得紀舒是神人,不要問,信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