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其實,這款手表根本沒得賣! 當時,這款手表還沒有進入國內市場,直到4年后,手表才開始在國內售賣。 手表生產廠家看到了國內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想提前培養品牌,這才在連市場都沒進入的前提下打廣告。 可見,國外企業經營者,對品牌這個概念的理解,遠遠超過目前的國內。 那為什么自己不可以在飯館還沒開業之前就打廣告,做響品牌呢? 劉彩娟想了一想:舒舒,我們一個小飯館,上報紙上打廣告?報紙上登廣告的,基本都是大企業,而且都是賣商品的,哪里有餐廳的廣告啊? 確實,以前沒有,但是現在可以有啊!我們雖然是一間小飯館,可是我們如果能聰明地打廣告,就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紀舒雙手一抱,自信地對劉彩娟說:媽,今晚啊,咱們把菜單訂好,明天我就去聯系郭記者。 郭記者?要在都市報上打廣告嗎?那也太大陣仗了吧,我們這才十幾張桌子而已 劉彩娟搓著手,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不不不,媽,你想哪里去了,我們肯定不在都市報打廣告,不過我們還是需要郭記者的! 第114章 校報上打廣告? 郭記者今天穿著一件單薄的茶色風衣, 似乎是男款,寬大的廓形隨意地搭在肩膀上,顯得她整個人更加瘦削, 仿佛一陣風就要倒下去。 可她說起話來,聲音卻蒼勁剛強, 具有生命力。 沒錯。我想,理工大的校報上,如果可以刊登我們餐廳的廣告, 那豈不是能迅速在附近打響名聲?我們的顧客主要就是附近的人, 理工大那么多大學生, 是我們的主力客源啊。 郭記者點頭,話是這么說,可是,你家餐廳不是還沒開業嗎? 紀舒笑著說:郭記者是搞媒體的, 難道忘了1979年海市外國手表報紙廣告的事情? 郭飛霞微微張嘴:你個小丫頭,怎么什么都知道?你一說,我們以前老師確實講過這個事情, 這之后報紙上的廣告就多了。你是想學瑞士雷達手表,在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就打廣告? 沒錯,我就是要營造神秘感,樹立品牌意識。 紀舒說完,眨眨眼, 俏皮一笑,然后把昨天連夜和劉彩娟定好的菜單遞給了郭飛霞。 你看, 我們菜單已經做好了, 我還準備同步印刷菜單單頁作為宣傳單, 正面是菜單,背面是優惠券,消費滿10元就送一個涼拌小菜。我mama的個體戶證件都辦理好了,各項手續都合格,明天裝修完畢,再請有關部門來核查一下,隨時可以開業。 郭飛霞接過紀舒遞過來的文件,看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菜式和價格。 價格倒是不貴,都是家常菜。而且去年以來物價飛漲,你家定的價格算很公道了?,F在啊,出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了,我覺得你們能火! 紀舒見郭飛霞這么說,也放心下來。 以前只有國營飯店,改革開放之后很多個體戶開飯店,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就餐需求。 如今,正是餐飲行業起步階段。 郭記者這樣的上班女郎,又一天到晚在外面跑,應該是經常下館子的,肯定見多識廣。 上輩子的紀舒,這時候根本沒機會下館子,都是馮光耀下館子,想到這里,紀舒心里還是仿佛有一團火在燒。 紀舒,你這些想法都太新潮了。這兩年新開的小飯館不少,想到打廣告的,我還真是第一次見。你找我算是找對人了,我們單位剛好有記者就是理工大畢業的,我記得之前是理工大新聞系的學生,肯定認識搞校報的人。 那可真是太感謝你了! 郭飛霞挑眉毛,那也不是白幫忙的啊,你開業了我一定要去大吃一頓,給我打折! 打折?不可能! 紀舒裝作生氣的樣子,又嬌俏一笑:直接請客啦! 第二天一大早,紀舒剛好輪休,就徑直到了鋪子里來。 老柯和其他工人已經早早等在門口了。 小妹子,你看看,我們這手藝,怎么樣? 紀舒仔細看過去,這墻面是刷得整潔平滑,用手一摸,滑溜溜的。踢腳線都是鑲嵌的瓷磚,電線都是走的暗線,一點不影響美觀。 通往二層的小樓梯是深一些的木色,樓梯是鋼鐵的架子,欄桿是實木的,結實又漂亮。 根據王順月的設計,二樓的欄桿也是木制的,扶手的切面做得非常完美,看起來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這三個工人,泥瓦、木工、水電都能做。當然,其中一些小項目他們也找了其他工人來幫忙,都是做項目的,什么人都認識,那些小錢就是老柯他們自己結算了。 龐雜的細節按下不表,這項目,讓紀舒非常滿意。 材料都是我托人給買的,都是大項目剩下的邊角料,好多都是我朋友給的,不要錢。你說,我們收你13塊錢一天,貴不貴? 老柯一只腳踩在門口的一條矮凳子上,瞇著眼睛,那樣子,別提多得意了。 不貴,不貴!上次算了材料錢是多少來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