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廠里辭職下海創業、南下打工的人也日漸多了起來,姜副主任見怪不怪,又知道錢桂君家境富裕,更是勸解都沒有,直接批準。 一番cao作,幾個人都有點興奮,摩拳擦掌起來。 晚上,紀舒下了班,先到新房里去找了劉彩娟,把擺攤的事情大略說了。 劉彩娟興奮得很,等你們考察一下,然后媽也去擺攤,具體賣什么再說! 紀舒答應了,兩人又說起房子裝修的事情。 劉彩娟的意思是不裝修,直接就刷刷墻住了。 紀舒卻不同意:媽,你說,咱們現在這房子,不裝修,就住毛坯,那我辛辛苦苦賺錢是為了什么?這房子裝修好了,一住就是十年以上,折算下來,劃算。 劉彩娟卻說:舒舒,可是這裝修要花許多錢,裝修期間還沒地方住呢。況且,錢要省著花,享受的事情就算了 紀舒忙說:我和師傅商量好了,先租了師傅的空房子住,這邊裝修大概需要兩個月,然后再透氣放兩個月,就能住了。早開工,咱們夏天就能住上好房子。 見劉彩娟還是猶猶豫豫的,紀舒問:媽,你還記得,你結婚的時候,外婆送給你的羊絨毛線嗎? 怎么不記得?那毛線那么好 劉彩娟想了想,明白了紀舒的意思,笑著說:那就依你意思,咱們就裝修住好房! 原來,劉彩娟的嫁妝里,卻有兩斤上好的羊絨毛線,劉彩娟一直舍不得用,結果,竟然放到被蟲子蛀掉,變成一堆爛線頭了。 紀舒的意思是,該享受,就享受,不然時光流逝,東西反而壞了。劉彩娟體會到這一層,雖然心中還是心疼錢,卻也能理解。 媽,人一輩子就活幾十年,賺再多的錢,不用的話,難道能帶走嗎?咱們既然進城里了,住了好房子,卻還是弄得和村里一樣寒酸,那圖什么?換個地方受苦? 這些,也并不是紀舒18歲的參悟,而是上輩子經驗的總結。 況且上輩子劉彩娟的早逝,讓她明白了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意義。 劉彩娟微微頷首,只是又要麻煩你師傅。 確實,我說給師傅15元一月的租金,師傅答應了。我還準備給師傅買禮品,今晚就和羅倩倩她們去逛街去,順便考察擺攤的事情。斜邊街上還有聽說有很多新樣玩意呢! 劉彩娟要照顧兩個孩子,也就不跟著去了。紀舒臨走,又拿了二廠的飯票,囑咐劉彩娟和紀暢、紀甜去食堂吃飯,再揉揉兩個孩子的小臉蛋,才離開。 乘著夜色,紀舒和羅倩倩、錢桂君朝著斜邊街走去。 作者有話說: 紀舒:等著我裝修吧,嘿嘿嘿 第75章 越靠近斜邊街, 人流量越大,等走到街口,狹窄的街道上已經擠滿了年輕人。 有賣烤紅薯的, 有賣炒栗子的,還有糖葫蘆、臭豆腐等等小吃, 有些是街邊商鋪,有些是推車餐車賣的。 這不是還沒開學嗎?紀舒感嘆,等過幾天開學了, 這里不得擠爆了? 是呀, 現在這里一攤難求呢。錢桂君似乎有點擔心。 紀舒等人沿著這條外表極為破舊的街道逛著。 也難怪日后會被整治, 天上的電線胡亂拉著,街角全是垃圾,還能看到亂竄的老鼠和追老鼠的精瘦貓咪。 一些店鋪的招牌伸出來,另一些店鋪的招牌就伸出來更多, 你擋著我,我壓著你,爭奇斗艷, 互不相讓。 不少商鋪就是居民樓一樓的房子改的,歪歪斜斜,別有洞天得很。 而二樓三樓的住戶們晾衣服的竹篙就堂而皇之地伸展著,上面有內外衣物,甚至有的還滴著水。 紀舒看慣了干凈整潔的市容市貌,這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 不過正值開學, 很多年輕人來逛,買日用品、文具, 書籍 總之, 只要是學生需要的, 這里都有得賣。 再往里面走,有條小巷里,就是斜方街夜市了。我打聽過,要去街道管理處辦個擺攤證件,就可以持證擺攤。 錢桂君顯然已經做過一點功課。 紀舒和羅倩倩點點頭。 三個人走到夜市里,很多攤主都已經出攤了。賣什么的都有,自然也有賣襪子的。 這襪子怎么賣? 錢桂君蹲下來,問一個攤子已經擺好的攤主。 攤主是個中年男人,cao著一口地道的武市話,棉襪5毛錢一雙!買10雙只要4塊錢!透明錦綸絲襪老流行了,3毛錢一雙! 他說話熱絡,拿起一雙棉紡襪子就遞過來:美女瞧瞧? 紀舒拎起來那襪子細看,質量很是一般,比起后世的混紡襪子,無論從花色還是質量看,都差了太多。 剛重生回來,她著實感受到了生活日用品的一種全面降級。 時代的發展,讓普通人的生活確實更好了。后世那些五花八門的面料和款式,現在是想都不敢想的。 錢桂君也拿起襪子翻看起來,毫不猶豫掏錢把各色襪子都買了一雙。 紀舒猜她是想留著做參考。 正看著,不遠處走過來幾個男大學生,其中一個穿著運動衫,個子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