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她擺出《學跳迪斯科》書上的招牌造型,一扭一扭,銷魂得不行,逗得錢桂君笑得直不起腰來。 紀舒覺得通體暢快,這一瞬間,她只是一個18歲的小姑娘,來,我們一起練習,誰還不能扭一扭了! 而另外一邊,紀芬約了馮光耀,在廠區附近的小館子吃飯。 你來嘛。聽說你那個老鄉,就住你家隔壁的那個,張超大哥,也要去呢。 馮光耀漫不經心,那莫曠楓大哥也去吧? 不知道,不過,紀舒也去。 紀芬加上這一句,眉心一緊,她仔細觀察馮光耀的臉色。 作者有話說: 今晚9:00繼續,不見不散,么么噠! 第56章 馮光耀答應了去迪斯科舞會。 上次在嘉縣一別, 他就沒有再見過紀舒。 他也看了報紙,知道紀舒經歷了如此艱難險阻,心里竟然又多了一絲憐惜之情。 想來, 是紀舒為了那一點酬勞才鋌而走險。果然貧窮才是一切的根源。 如果紀舒不會為了錢發愁,也不會和他退婚了。 而他現在已經有了錢, 做了一個多月的國庫券,除掉了買摩托的錢,他竟然已經攢了2萬多塊。 可惜現在管的嚴, 已經不能再收購倒賣了, 不然他能賺更多。 這可是他活了這么久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錢。 至于其中有沒有坑蒙拐騙, 又不是他一個人這么做,既然大家都這么做,那又有什么問題? 那老農民家里放著的國庫券,不賣給他, 也就是一張廢紙,給個五十六十,都是他開恩了, 還有的販子就用搪瓷臉盆換呢! 總歸是元旦前最后一個周末,二廠工會決定把這次舞會辦大、辦熱鬧。 職工家屬、朋友,只要是提前報名登記了的,都可以免費參加,更不談理工大也要來聯誼,這儼然成了年末的一項大事, 廠里年輕人都在談論。 不止年輕人了,連何夏琴、羅紅梅這樣的中年婦女, 也蠢蠢欲動, 這熱鬧不看, 等著過年啊? 工會還宣布了,舞會現場會提供鹽汽水、炒花生、香瓜子。 這個年代,雖然自由經濟的種子已經開始勃發,卻還是有許多人把工廠當做自己的家,家里請客,肯定要備好酒菜。 懷著這樣的心理,很多職工都自發地做了小點心送到了工會。 連食堂的師傅們也加班,在周日早上做了香酥小麻花、油炸馓子、貓耳朵、糖豆豆等小零食。 而男女工人們,當然是在宿舍里梳洗打扮啦。 這件,紀舒!穿這件紅裙子!我借給你一雙長絲襪! 羅倩倩大喊,從紀舒的衣柜里扒拉出一件皺巴巴的紅花裙子,一會兒我去燒壺熱水,用開水壺底子給你熨平了! 乍一看,紀舒都想不起來這裙子什么時候的了。 這件她一拍腦門,這是去年她過生日,劉彩娟拿了私房錢去集上淘回來的紅花布,親手縫的裙子。 當時,姑姑紀幺妹還硬是扯走了小半米,給自己縫了一雙袖套,因此裙子就比較短了,將將蓋住膝蓋。 為此,劉彩娟都氣得掉了眼淚呢。 那時候,紀舒還沒畢業,是個苦哈哈的中專生,能穿一件新裙子,就很不容易了。 這裙子很短,而且這大冬天的 工會的崔干事說了,舞會在大禮堂辦,提前燒好暖氣,包管暖和,想穿什么穿什么,外面可以套上一件大棉襖。 說完,羅倩倩拿起一件厚實的軍大衣,你看,我爸爸可把他壓箱底的軍大衣都給我拿來了! 錢桂君湊過來看,好家伙。她用非常平靜的語調說:倩倩,這件大衣可能比我還重。 該死,哦,老天爺,看在上帝的份上,你為什么這么說!羅倩倩學了蘇聯電影里的配音腔,又逗得大家一陣笑。 紀舒仔細看那大衣,確實厚實,60、70年代,冬天一件軍大衣,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到了80年代,軍大衣依舊很受歡迎。 90年代以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軍大衣才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你爸爸這件確實是好貨,至少40塊錢,嘖嘖!紀舒贊嘆。 一片歡聲笑語里,姑娘們出發了。 作者有話說: 求收藏,求關注,求撒花花,么么噠兒~ 第57章 不過下午六點, 大禮堂外面的小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紀舒她們以為自己趕了個早,沒想到這么多人已經到場。 我的天,我們二廠的人居然有這么多嗎?羅倩倩的軍大衣險些被擠掉, 她攏了攏衣襟,把扣子扣緊。 你以為?人家不是說嗎?從出生到死亡, 這輩子二廠都給你罩住了!說話的不是別人,卻是林翠蘭。 本來不想湊這熱鬧,奈何紀舒她們三個小姑娘非去宿舍把林師傅逮著了, 只好換了衣裳過來。 師傅今天這毛線裙真好看! 林翠蘭忍不住臉一紅, 我自己織的。我們紡織女工, 哪個手不巧、眼不快?不過是在廠里呆久了,懶得打扮。 房子的事情敲定了,2萬塊的本金也收回了,林翠蘭最近沒有煩心事, 心情大好,紀舒也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