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正如王霸天所說,有些缺德的就只顧自己快活,拿著銀子不干人事,也有重新娶妻,再行典賣之舉。 久而久之,就演變成買賣人口,尤以男童居多,這人家買了人自然不是白養的,男童賣進人家,就是要給人家做工,沒人贖買,那就會變成一輩子的奴隸。 而因買賣成了常態,就會有人想鉆空子,只賺錢不花錢最好,也就有了不少人販子,這就使得在廣寧府買賣孩童雖不符大晉律法,卻在廣寧府無甚罪責。 燕嬌斂目沉思,久積之疾,難以拔除,她睜開眼睛,眸中閃過一絲堅定,再是難,又何妨? 天地好生,小小孩童的命就一定要全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嗎? 正此時,廚子做好了飯菜,王霸天趕緊招呼燕嬌他們吃飯,燕嬌等人剛剛在客棧也沒吃多少,又折騰了這許久,確實有些餓了。 可等燕嬌看到桌上的大魚大rou時,又是氣不打一處來,這豫州也受益州大旱影響,外面的客棧都沒這么好的菜,他一個知州吃得這般好? 她陰惻惻看著王霸天,難、難怪你長、長得圓、圓滾滾的,原是每、每頓都吃、吃得這般好啊! 王霸天睜著他的綠豆眼,一臉冤枉之色,剛剛那張巧嘴,愣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一旁的管家看不過眼,上前道:殿下容稟,我家老爺自從益州大旱開始,日日節衣縮食,這都比前幾個月瘦了好些。 眾人看看王霸天圓圓的腦袋: 王霸天一臉委屈,撓撓腦袋:下、下官也不想這么胖啊,可下官也不知怎的,就是喝口涼水,也長rou! 燕嬌頗同情地看了他一眼,也真心誠意地道了句:是、是本宮誤、誤會你了。 王霸天感動不已,擦著眼角淚花道:不怪殿下,就是百姓見了下官,都要說上幾句,但下官對百姓從不敢有一絲懈怠。 王霸天這話說得沒錯,剛剛路上,那婦人不曾說過王霸天一句壞話,可見王霸天為民之道,卻不像他長得這般模樣。 又聽管家說,益州大旱之后,整個廣寧府的糧食都有些短缺,他家老爺吃的最多的就是咸菜饅頭,只說:官當與民同。 燕嬌聽到此言,對王霸天更高看了幾眼,王霸天見她臉色好轉,趕緊給她夾了塊魚頭,不住吞著口水,眼巴巴看著道:殿下吃魚頭。 燕嬌: 燕嬌嫌棄地把魚頭夾到她碗里,你吃吧。 那多不好說罷,他夾起,大口吃了起來。 眾人一見他的吃相,就知他應許久沒吃過這般好吃的東西了,一時不知該笑還是該悵然。 益州大旱,整個廣寧府都受了影響,可大晉自太/祖以來,便對糧食格外看重,歷經幾代,谷倉豐滿,即便有旱情也萬萬不該是如今這等模樣,更不可能抬物價至此離譜地步。 燕嬌低眸沉思,卻沒急著問他此事,見他快吃完了,只開口問道:那、那個李、李四爺是、是什么人? 作者有話說: v后日6哈,晚上還有一更,我想過日9的,但我寫9000多字的時候,廢稿就會有23000 【面條淚.jpg】 所以我努力存稿,先日6,等存多了,我再日9哈,愛你們,么么啾~ 第58章 紙契 王霸天正咽下最后一口, 聞聽這話,額上的汗順著淌下來, 這、這李四爺是、是知府大人的表弟。 燕嬌眉梢一挑, 又聽王霸天繼續道:李四爺是豫州富商,銀錢不缺,但他膝下無子, 終是所憾, 因廣寧府買賣子女之事常有之,就有不少人把自己兒子賣到李府。 燕嬌聽到這里, 不由蹙起眉頭,問道:這、這李四爺全、全都要了? 王霸天擦擦額上的汗, 不知殿下怎么問起了李四爺,提到這事, 他心里也犯嘀咕, 尤其這幾年, 李四爺買的孩子是更多了。 他點點頭道:全、全要了,這能賣出去的孩子自然是家中長得最好的,李四爺就全收了。 懷春驚得張大了嘴巴, 這這養兒子還是養小豬崽兒啊?能養得起嗎? 王霸天訕笑一聲, 李四爺是廣寧府有名的富商, 家中田地、鋪子都多,這養孩子倒是不愁, 就是的確是太多了點兒,哈哈。 就算再想要兒子,也不至于買上許多吧?壺珠道。 王霸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 因他也奇怪李四爺買那么多兒子做什么, 日后他死了, 那田地鋪子夠分嗎? 燕嬌看向王霸天,問他道:賣、賣進李府的孩、孩子,你、你們可還、還曾見過? 王霸天一臉難色地撓撓腦袋,這這孩子進了李府,便很少出來了,聽說是知府大人派了不少先生到李府,這些孩子每日學到甚晚,也就很少出來玩耍。 燕嬌聽他提到知府,心里隱隱覺得哪里不對,但一時也想不起來,索性不再說李四爺之事,同王霸天道:買、買賣孩童可、可曾整治法令? 這王霸天又抬起袖子擦著額前,殿下有所不知,因此陋俗自古有之,幾任知府都無法改其貌,到如今也就不再整改法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