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她觀這些伴讀各有特色,其中有一人最是俊朗不凡,畫中就有縹緲之姿,群山環繞之間,青天碧水一線,那人泛舟游于湖上,端的恣意風流。 她還特特瞧了下名字,乃是吏部右侍郎盧大人之子盧清。 她想著,古代畫師畫人雖傳神,但只怕也不能畫出真人風姿十足,她不禁拿起那張畫像,搖頭贊嘆:也不知這人長得怎樣如仙模樣! 正好壺珠端了個鴨腳羹和糯米團子進來,一聽她這話,也瞧了過來,啊呀一聲,倒是比起謝太傅,也不遑多讓啊! 壺珠這話一說完,燕嬌盯著那畫像左瞧右瞧起來,問壺珠道:你覺不覺得,這人確實和謝央有些像啊? 壺珠只搖頭,瞧著有一點兒,但我看不懂,啊,對了,公子,我剛才聽到關于孟小爺的事,倒是十分稀奇呢! 孟小爺? 燕嬌不解地看向壺珠,壺珠道:就是孟家公子孟不呂! 一聽是孟不呂,燕嬌來了興致,也就不再想這個盧清了,因她瞧著,這人眉毛還有些像裴寂。 她搖搖腦袋,只覺大抵是俊俏的人長得都相像,遂將這人的畫像放到一旁。 她也奇怪孟不呂為何對她如此敵視,看向壺珠,問她道:孟不呂怎么了? 壺珠眼睛一亮,清了清嗓子,回道:聽說孟小爺去年娶了安陽郡主,但似乎夫妻兩人感情不是很好,他也就不喜別人叫他郡馬爺,便都喚他一聲小郡爺。 燕嬌這才明白,裴寂為什么喚他小郡爺了,只是 她側頭看向壺珠,問了一遍:去年? 壺珠不知燕嬌為什么問這個,只點頭繼續說道:公子,奇怪的還在后面,安陽郡主喜歡有才華的男子,整個京城都知道,安陽郡主也喜作詩詞,更有一篇詩集呢! 燕嬌眉頭緊鎖,隱隱心中有了猜測,只聽壺珠繼續道:而孟小爺呢?恰恰也是一個喜好詩詞之人,后來孟小爺醉酒之下寫了一首賦,第二日就被廣為流傳,郡主因此對他傾心,二人應了媒妁之言,就成婚了,可在那之后,孟小爺就再不碰詩詞,整日斗雞摸狗,是坊間有名的紈绔呢!你說奇怪不奇怪? 她又嘀咕著:難不成孟小爺不喜歡郡主? 燕嬌沒回,只問她:你可還記得那賦叫什么? 壺珠皺著眉頭想了半晌,好像是叫《清平賦》。 燕嬌聽完,眉心直跳,去年孟不呂大婚,且是娶了素有才名的安陽郡主,二人更是因他醉酒之后寫的賦而成了姻緣,那就難怪孟不呂恨她了。 因那賦并非孟不呂所作,而是她! 難怪小時候還挺親近燕艽的人像變了個人似的! 公子,你怎么了?壺珠說完,就見燕嬌似乎有些不太高興,原本還想當個樂子給她聽,現在見燕嬌這模樣,有些慌了。 公子壺珠還要說什么,燕嬌就揉了揉她頭發,笑道:沒什么,你先幫我去看看這東宮里有哪個是能用的,日后咱們也需要人手,好用的人就都交給你,但一個都不要讓他們近我的身。 我省得,公子放心。壺珠領命而去,臨出殿門,還頻頻看了燕嬌幾眼,總覺得公子有什么事。 她搖頭一嘆,只覺公子事事自己攬著,瞧著怪讓人心疼的,但也知道,公子不想說的事,是怎么都問不出來的。 殿內沉香裊裊,卻無法安燕嬌的心。 整個殿內空寂無聲,燕嬌倚在靠墊上,手放在額前,閉目不言。 她要回京城,利用了孟隨,可卻沒想到間接傷了孟不呂,也傷了安陽郡主。 她輕聲一嘆,自從莫氏離去后,她便想法子回京,可宮中無人管她死活,她更不可能遞了信件送到宮中。 她便想到孟隨,可孟隨也沒把她當回事兒,畢竟在孟隨看來,兒孫皆是自己養的小號,一個廢了,換一個便是。 亦如她的母親! 孟隨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 她要想讓孟隨重視她,必須得讓孟隨看到她的價值,去年秋,她便寫了一首《清平賦》,讓人送到孟府,果然,這次有了孟隨的回音。 那篇賦,言的是清明朝政,為的是讓孟隨看到她的野心。 卻沒想到被孟隨給了醉酒的孟不呂,而孟不呂醉得糊涂,第二天傳開那是為他所作,自是百口莫辯。 而孟隨不過是為了撒棋子罷了,唯一一個孫子娶了余王的女兒,若是未來稱王的是余王,他也可保榮華富貴不是嗎? 她自然也是孟隨下的注,所以從去年開始,孟隨吊著她,她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孟隨? 只是,沒想到皇帝的兒子死的死、殘的殘,倒是讓她更快入了京。 而孟隨本就有意拉攏她,所以在踏月樓設宴,而孟不呂去那兒,自然是想滅滅她這個未來太子的氣焰。 孟不呂在踏月樓所言所行,無一不證明他是知道那賦是她寫的,對她自是十分不喜。 且他還棄了自己最愛的詩詞,怕也因此依著孟隨的話,娶了不喜歡的安陽郡主。 燕嬌只覺牙痛又頭痛,嘖了一聲,這叫個什么事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