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位面客棧富甲天下[美食]、當女主改拿反派劇本、斷更后我被攝政王拽進了書里、[七五同人]半江秋月一江春[鼠貓]、[綜漫]我和綱吉君結婚的第三年、咸魚法師生存日志[穿書]、[綜武俠]每一世都是丫鬟命、穿書拯救年代文圣父男主、仆人都是未來大佬怎么破、[綜漫]搞事馬甲不能崩
比嬋兒還大? 這豈不是說,林婉晴與溫如歸成親不久,溫如歸就養起外室了? 難怪老夫人如此憤怒。 這不只是打將軍府臉面的問題,而是溫如歸對林婉晴表露出來的恩愛都成了笑話。 老夫人把林婉晴當成眼珠子疼愛,能不生氣么。 這也就罷了,誰讓當初是婉晴先看中的,有情郎哪是那么好得的。老夫人神色由憤怒轉為冰冷,可他卻當著無數人的面說當年是被我家老頭子逼著答應的 太后聽老夫人一直講到管事溫平。 好在他身邊的人都是老實的,沒有助紂為虐幫他扯謊,不然將軍府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說到這里,老夫人早已紅了眼睛,那心狠手辣的畜生裝了二十年,不過是看我家老頭子去了,老身和婉晴失去了最大依靠,才亮出了獠牙。太后啊,老身別無他法,只能找您做主了 聽著老夫人的哭訴,太后想到了自身。 與那些靠爭寵爭斗由普通嬪妃爬上皇后之位的女人不同,先皇爭天下前她就是他的發妻了,之后當上皇后順理成章,不容置喙。 便是這樣,先皇駕崩那段時期,她也體會到了失去丈夫支撐的一些艱難。 那些艱難與老夫人所遇并不相同,卻相通。 看著紅了眼圈的老夫人,太后塵封心中許久的些許情誼被喚醒了。 說是些許,并不是說林老將軍陪先皇打天下時兩家女人的情誼太淺。那個特別艱難心中惶惶的時期,太后與林老夫人一度走得很近。 當然,太后與好幾位先皇左膀右臂的夫人都走得很近,這就不必細說了。 只是二十多年過去,時間把這位大周最尊貴的女人的心一點點磨硬了,把曾經真摯過的情誼沖淡了。 而這一刻的相通,終于讓太后心軟了。 真是沒有想到太后嘆了口氣,拍拍老夫人的手,老夫人有什么打算呢? 老夫人神情格外堅決:溫如歸污蔑我家老頭子,與逼死我無異,義絕,必須義絕,林家不愿與這等德行敗壞的人扯上絲毫聯系! 義絕啊。 太后沒有意外老夫人的決定:鬧成這樣,確實做不成一家人了。 兩個外孫女要回林家,不能跟著她們那個狼心狗肺的爹!老夫人再道。 這是她進宮找太后告狀的最大目的。 她沒有絲毫耐心與那個畜生爭奪兩個外孫女的歸屬,找太后做主是最快捷的路。 至于讓溫如歸丟官罷職,那是御史言官會做的事。 溫如歸有了這么大的把柄,不論出于什么動機,總會有言官站出來。 太后這才把注意力放在靜靜站在老夫人身后的少女身上。 少女穿著半新不舊的白綾衫綠羅裙,梳著簡單的雙丫髻,打扮再尋常不過,卻顯出奪目的清麗來。 這是阿好吧?太后憑著印象問。 溫好屈膝稱是。 太后不由多看溫好幾眼,笑道:哀家原先聽聞阿好能說話了,還有些不信,沒想到竟是真的。 她說著,再拍拍老夫人的手:老夫人,你這個外孫女樣樣都好,唯一不能說話是個遺憾,如今沒了遺憾,好日子定在后頭呢。 都是托太后的福。老夫人松了口氣。 太后這么說,顯然是愿意插手了。 老夫人帶著溫好離開不久,泰安帝便來了慈寧宮。 泰安帝對太后十分孝順,只要不是忙得不可開交,一日里總要來慈寧宮陪太后聊上幾句。 母后怎么看起來不大高興?說了幾句話,泰安帝便看了出來。 太后面色淡淡:剛剛林家老夫人進宮來了。 一聽林家二字,泰安帝立刻反應過來是哪家,畢竟連國公之位都不要的,天下也就林老將軍獨一份。 莫非林家老夫人惹母后不快了? 林家老夫人倒沒有惹哀家不快,只是聽老夫人講了女婿的事,哀家心里沉甸甸的。 太后把老夫人帶來的訊息說了,輕嘆口氣:哪怕到了林家老夫人這個年歲,女人失了丈夫,便任人欺凌么? 第28章 回家 泰安帝聽完太后的感慨,面沉似水。 這個溫如歸,竟如此過分。 臣子的家事他關心不過來,但惹到母后不快,就要好好關心一下了。 母后您別這么想,有兒子在,誰都不能惹您生氣。 太后聽著這話,心中舒坦又唏噓:林家老夫人,不就是因為沒有個兒子么。 沒有兒子,林老將軍才舍得拒絕國公之位。 倘若林老將軍過世后有子嗣繼承國公之位,溫如歸又怎么敢做出這種事來。 說到底,是欺林家無人。 母后放心,兒子會處理好此事。 太后欣慰點頭:別的哀家不問,只是鬧成這樣,林、溫兩家是做不成姻親了。林家老夫人進宮來,只求女兒與溫如歸義絕,把兩個外孫女帶回林家。 這是應該的。聽太后這么說,泰安帝覺得老夫人不算多事,對林家印象好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