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書迷正在閱讀:玉無香、我靠位面客棧富甲天下[美食]、當女主改拿反派劇本、斷更后我被攝政王拽進了書里、[七五同人]半江秋月一江春[鼠貓]、[綜漫]我和綱吉君結婚的第三年、咸魚法師生存日志[穿書]、[綜武俠]每一世都是丫鬟命、穿書拯救年代文圣父男主、仆人都是未來大佬怎么破
他看著蘭儋,咬牙,卻又帶著鮮有的無助,啞聲道:奢延城外,如今圍著十萬月氏軍,自城中糧囷著火那日起,已被困近一月之久。 蘭儋如同遭了當頭雷擊,耳邊嗡的一聲,整個人立在原地,呆住了。 他知月氏在攻奢延城,可他萬萬想不到月氏在舉全國兵力攻打奢延城。 十萬人,一個月,城中糧囷又剛著火,奢延城縱是固若金湯,也未必能挺過這樣瘋狂的攻擊。 他看向大單于,在這一剎,從那瘦削凌厲如刀刻般的臉上,終于明白了他瘋了似地一意孤行趕往奢延城的原因。 大單于是對的,援軍早到一日,奢延城之危便可早解一日,事到如今,一時一刻都耽擱不起了! 蘭儋難掩焦急之色,道:城中如今近況如何? 冒頓淡聲道:前去打探的斥候明日可回。但孤推斷,現下處境應是極難。 蘭儋抿唇不語,臉色煞白。冒頓拍了拍他的肩,臉上已凝起王者必勝的決絕:回去休息片刻,聽孤的號令行事。做好準備,三日之內,必將有場惡戰。 既戴王冠,必承其重。 匈奴王,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沒有理由軟弱哀戚。 真正的王者,從不懼前路荊棘,縱使刀山火海,必有一顆一往無前的強大內心。 ...... 奢延城。 一月前的那場大火早已熄滅,以死了二十多名士卒為代價救下的糧囷中,如今還剩下不到一萬石糧。 連日來,糧囷均有士兵把守,成了除去那千瘡百孔的城墻之外,奢延城當下最重要的地方。 如今城中,家里但凡還有青壯年勞力的,已盡為守城士卒,每日城墻上的垛堞之后,不斷有人倒下,又不斷有人補缺。 然而誰都知道,奢延城挺不了多久了。 就算冶鐵坊、弓箭坊沒日沒夜的制造兵器,源源不斷地配給前線,就算每隔五日糧囷便會開囷放糧,勉強供城中百姓填飽肚子,就算那堅不可催的城墻至今仍巍然屹立不倒。 但,如今就連城里的垂髫小兒都知道,這城,怕是守不住了。 幾乎每日都有無數滾石、箭簇不分晝夜地越過城墻從天而降,被砸爛的民房和死傷百姓不計其數,到后來,落入城中的流箭和石塊開始裹上石漆,一點即著,過火極快,城中四處火光沖天,高呼救火聲不歇。 城中如此,可想那堅守了已近一月的城墻上,情形只會更糟。 雖然在蘭鞨的帶領下,守城官兵一次次擊退敵人猛烈的攻擊,可那攻城的月氏兵們似乎怎么也殺不盡,如同浪潮一般,一波剛被擊退,一波又攻上來。 看得出,月氏軍早已做好久攻的準備,十萬大軍中,竟有一部分士兵就地取材,不斷制造出各種匈奴兵從未見過的大型攻城器械,底部裝有滾輪的樓車幾乎與奢延城城墻的高度持平,弓|弩手站在樓車上,不斷從空中向守軍射擊,掩護地面軍隊快速進攻,與此同時,樓車被推動著逼近城墻,輸送月氏兵躍上墻頭,與守軍展開近身rou搏。 蘭鞨手下的一萬士卒,便在這日復一日不間斷的猛攻中,浴血死守,誓與奢延城共存亡。 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不是此仗得勝,圍城得解之后的封官加爵,金銀賞賜,而是右賢王再三向他們保證過的,已經將消息送往單于庭,援軍很快就會來到。 直到第二十八日,早已死傷過半的軍隊中,開始有人提出質疑,為何苦守了這么多天,說是定會派來援軍的單于庭,至今一點動靜都沒有。 是到現在還沒得到消息,還是,單于庭已經放棄了奢延城,放棄了蘭族? 有知情的百夫長說,奢延城被圍,軍報確已在圍城當日送出,如果晝夜兼行,不出五日定能送到單于庭。 就算這份軍報被城外月氏兵攔截,月氏十萬大軍壓境這么大的事,以匈奴軍隊設在各地的望樓哨所,定也已經得知消息,快馬加鞭送往單于庭了。 然而二十多天過去了,援軍一直未到,已經看麻木鮮血殘肢的守城士卒瀕臨絕望崩潰的極限,當看到軍隊里一名受傷的弓箭手因傷痛難忍,拔刀刺向自己的胸膛,結束了自己的性命之后,這股絕望的情緒迅速在軍隊里蔓延開來,反正這城早晚守不住,反正橫豎都是一死,如今這樣死守,又有何意義? 流言很快傳到蘭鞨耳中。指揮守城這些日以來,他顧不上吃藥,傷病復發,夜夜咳血,行走困難,身體已經壞到不能再壞的地步。 可他深知自己此刻不能倒,他也堅信單于庭的援軍一定會到。因此他每日守在城墻上,靠前部署所有的軍事行動,將月氏軍投來的巨石原樣奉還,指揮防守分為空中和地面兩極,為奢延城織出一張綿密而堅韌的防護網,使月氏攻城到現在,仍沒有尋得可以突破的缺口。 一輪巨日緩緩墜入雪山,山巔白雪的刺目霞光轉瞬變為灰白,北斗高懸,黑鴉烏沉沉一片,粗劣嘶啞的叫聲回蕩在曠野中久久不散。 一日的攻防對決暫且收兵,兩方都在短暫休整,清理戰場,將戰死的同袍尸體拖回自己領地,修理調校下一場惡戰將要使用的兵器。 蘭鞨命整飭軍隊,站在甕城內的高臺之上,向又多活下來一天的將士們訓話:自月氏軍圍我奢延城,今日已是第二十九日,你們不懼生死,奮勇殺敵,個個都是匈奴好漢!是我蘭族好漢!奢延城至今未破,你們厥功甚偉。如今兩軍鏖戰對峙,正是戰事最吃緊困難之時,稍有松懈之念,便會前功盡棄。本王以性命作保,大單于所派援軍這兩日必到,在那之前,還望諸將士為保家園,為保家園中父母妻兒,同仇敵愾,奮槊進擊,共助我奢延城渡此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