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消息傳進京城,皇帝心里恨極,立時懷疑,定是承恩公府的手筆,遂命徐懷遠率禁衛圍上承恩公府。 對毒發的恐懼,加上民間一波接一波的傳言襲來,皇帝對承恩公府再沒了當初的耐心。 就在他命令禁衛抓承恩公世子顧淮,嚴加審訊之時,翠云別莊忽然傳出消息 楚淵醒了。 第123章 楚淵的蘇醒, 對于皇帝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 為了表示重視,他立時讓高公公擺駕, 坐著御輦,在眾目睽睽之下, 去了翠云別莊。 翠云別莊里, 太醫們剛輪番為楚淵診治完畢,魚貫走出房外, 個個臉上都是不可思議的神色。 六郎如何了?皇帝問道。 醫正:回皇上, 寧王殿下的身子雖尚有余毒未清, 卻也于性命無礙,只需再調養些時日,便可痊愈。 當真?皇帝龍顏大悅。 在得到醫正肯定的答復后, 他大掌一揮,對高公公吩咐道:傳朕旨意,太醫院上下, 救治寧王有功, 重賞! 醫正和眾太醫聞言,忙跪地推辭道:皇上,微臣等人無功不受祿,此番實在沒做什么有用之事,寧王殿下的身子本已病入膏肓,因何會突然恢復, 臣等也參不透臣等不敢領賞。 皇帝臉上的笑容, 因著這話, 倏然淡下來。 高公公見狀, 忙上前, 對著醫正和眾太醫道:皇上說殿下的病是眾位大人治好的,便就是大人們治好的,大家就莫再推辭了。 醫正還想說什么,眼見高傳良不住給他遞的眼色,心下惴惴,不敢多言,只得跪地謝恩。 房間里,謝容姝和剛清醒過來的楚淵,聽見外面的對話,心照不宣對視一眼。 打從楚淵清醒到現在,臥房始終有太醫在,他們也不方便多說什么。 扶我起來吧。楚淵低聲道。 謝容姝依言上前,托起楚淵的胳膊,正欲將他攙扶起來 卻不料楚淵只虛扶著她的手臂,竟自己起身,下了床榻。 謝容姝感受到他身子輕盈有力,心下微詫。 沒想到,此番楚淵的身子竟恢復得如此之快。 看這樣子,不過短短幾個時辰,功力應是恢復七八成了! 待到皇帝走進房間,楚淵已經被謝容姝攙扶著,走到房中間。 從皇帝的視線看去,盡管楚淵臉上,猶帶著蒼白病容,可那雙鳳眸,卻已恢復了往日的深沉銳利,看上去好似痊愈了一樣。 皇帝心下大定,忙道:你身子剛好,無須多禮。 說罷,他對房間里眾人擺手道:朕與六郎有話要說,你們且先退下。 謝容姝猶豫看向楚淵 見他朝自己微微頷首,這才恭謹退了下去。 待到房間只剩下皇帝和楚淵兩人,皇帝自責道:兒啊,你昏迷這幾日,朕每每想到是那妖女給你下了毒,心中悔恨不已。好在此番有驚無險,你扛了過去,朕心中甚慰如今你已無性命之憂,朕也能含笑九泉了。 這種明顯要博取楚淵同情的口吻,讓楚淵眼底劃過一抹嘲弄。 他垂下眼簾,神色淡淡,并不接話。 皇帝面上有些尷尬,沉默幾息,又道:六郎有所不知,那妖女不止給你下了毒,還以獻藥的名義讓朕服下了丹藥如今朕同你一樣,身中劇毒,恐怕已經時日無多了。 父皇切勿太過憂心。楚淵淡淡道:太醫說兒臣身上的毒已無大礙,想來這丹藥也并非什么奪人性命的劇毒之物,相信父皇的身子定會同兒臣一樣,逢兇化吉,有驚無險扛過去。 皇帝一噎。 他又不是百毒不侵的體質,如何能扛得過去。 皇帝索性直截了當地道:朕聽聞,你的血可以解毒,或許 血能解毒?楚淵詫異挑眉,截去他的話頭:父皇從何處聽來這種無稽之談?兒臣是父皇的骨血,兒臣的血能不能解毒,父皇難道不知嗎? 皇帝輕咳一聲:你應該是隨了你母后,你母后年幼時,曾與西疆前代大巫有些淵源,想必因此獲贈了什么靈丹妙藥,能讓身子百毒不侵,進而傳到你身上。 楚淵聽他提起母后,神色間再難維持先前的淡然。 所以,前些日子高傳良送所謂的補藥給我,正如當年你讓他送毒酒給母后一樣,都是為了試探我們手里有沒有大巫所賜的靈丹妙藥么? 皇帝沒想到楚淵竟會突然提及皇后之死,臉上難掩錯愕。 是承恩公告訴你的?他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你這語氣,是在心底對朕有怨懟之意? 母后是如何去的,皆乃我親眼所見,更是我親耳所聞,無需別人告訴。楚淵看著他,沉聲道:當年母后為了保護我,守住她血液能解毒的秘密,不讓我們母子淪為你的藥人,選擇自盡身亡。而今你既已知道我的血能解毒,要打算如何對我?將我做成藥人,像那頭白鹿一樣,日日放血供你續命么? 放肆!皇帝被楚淵說中心思,惱羞成怒:朕乃堂堂一國之君,更是你的親生父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今朕危在旦夕,用你的血解毒續命,乃是成全你的忠孝之道,更是天命所歸,換作旁人,怎會有這等福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