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這樣的舉動蹊蹺的很,畢竟以前女皇遵循祖制,即使再忙,一個月也總會抽出些日子寵信后宮的。辛雙很拿不準,心里也有些不好的預感,所以信上也在催促顧錦恪盡快回去。 顧錦恪卻回憶了一下原書劇情,因為書中原本的劇情線已經被破壞的七七八八的,很多過程更是支零破碎,很多事情的走向也已經大相徑庭,顧錦恪也拿不準有什么不對。 因為因為原書里女皇后來也身體不好,但從來沒有一直病著,據說她在書中最大的死因,就是太女謀逆,讓女皇氣急攻心,甚至嘔了血,才傷了根本的。 但她仍然是強撐著處理了太女之事,將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的交到了原來的三皇女顧錦繡手里以后才一病不起的,可按照那個時間線,那應當還早著呀,可是血脈里隱隱的聯系,偏偏又讓顧錦恪有了不好的預感,焦灼難安。 顧錦恪遙看著京城的方向,忽然急切起來:今日休整一日,明日我們就啟程回京。 荀己應聲:是! 為了避免今日人山人海的狀況,顧錦恪夜晚秘密召見了當地官員,交代了一些善后事宜,然后就說了離開的事,她拒絕了一切排場和儀仗,原本官員們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沒人敢挑釁顧錦恪權威。 第二日天還未亮,顧錦恪就帶著人趁著最后一點夜色悄悄離開了邊疆,快馬加鞭,直奔京城,同行的人都感到了她內心的急切和焦灼,自然是全力配合,但也不免擔憂。 路上晚間休息,顧錦恪坐在篝火前面,將一根木枝折斷了,然后塞進火堆里,看著跳躍的火光,靜默無語。 喬希拿了一塊干糧,加上一水囊,坐到她旁邊靜靜的陪著她。木柴在火堆里盡情燃燒,偶爾炸裂出噼啪之聲。 你平日里如何和你母親和繼父相處的?顧錦恪低聲似是無意的問。 她還記得喬希剛到京城的時候,就借口跑來同她見面,然后說起他的糟心母親和繼父,家中關系說起來并不好。 喬希笑了一下:利益交換者,或者類似商場上的合作對象吧,要拿捏住她。 一切以利益出發為前提,他死死拿捏著喬氏妻夫,讓他們翻不出波浪,然后借著他們的手,達成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喬希和母親,繼父的相處之道。 顧錦恪聽他說著,忍不住失笑,就見喬希意味深長的笑了一下,看著她的眼睛流光溢彩:比如此次我與殿下之事,她在軍中有些人脈,應當已經知道了,肯定是蠢蠢欲動的,不過我往京中送了封信,料想她們收到信后,應當很快就能安分守己了。 顧錦恪看了他一眼,她原本只是興之所至,隨意想問一些話的,解決心中困惑的,喬希卻又告訴她,他已經又悄無聲息的解決了一個后顧之憂,顧錦恪一時不知道應當夸他,還是應當做點什么了。 最后只能握了握他的手:累你cao心了。 喬希溫溫笑,很享受這個時候顧錦恪給予他的溫柔。不過這件事情本就是他應當做的,他既然想和顧錦恪在一起,自然不會想有任何事情成為她們兩個之間的阻礙,像喬氏妻夫這樣很容易長成絆腳石的人,就是應該狠狠彈壓住,不讓她們給顧錦恪造成困擾。 插科打諢的說完這些小事兒,成功將顧錦恪的思緒拽回來,喬希感受到顧錦恪身邊的氛圍好一些了,才轉而問道:殿下呢?殿下平日里是怎樣和母親父親相處的? 顧錦恪一時沉默,喬希也很耐心。 顧錦恪之前握著他的手,他現在就反客為主,將顧錦恪的手牽過來,放在膝頭,兩只手慢慢把玩,仿佛剛才的問題只是隨口一問。 顧錦恪的手被喬希的雙手揉捏著,吸引了她大半注意力,再加上看著冬日里難得茫茫月色,顧錦恪忽然覺得啟齒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沒有相處。她輕輕道。 至少,沒有像母親和父親和孩子那樣的相處過。 因為見到君后,他素來是非打即罵的,對她的要求就是優秀,優秀,不能對不起他的大皇女的太女之位,兩人從來都沒有和平相處的時候。 至于女皇,就更沒有相處了,她們都是在公事公辦的場合里相遇,女皇象征性的夸兩句,她象征性的附和兩句。兩人私底下見面時,也是除了公事就是公事,除了那個稱呼和身體里流的血,實在感受不到一絲親人的羈絆。 顧錦恪在這方面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她剛穿越來的時候,孱弱幼小的身體,陌生的環境,她對母親父親不是沒有依賴感的,也試圖緩和這其中的關系,改寫命運,但是君后心心念念的只有大皇女一個,而女皇呢,她沉溺于偷偷關愛她心愛之人為她生的女兒。 兩個人心里都容不下她,顧錦恪后來就沒有奢望了,只是到底還是會難過的。 比如她和五皇女同時受到外界來的傷害,女皇的態度截然不同,顧錦恪看在眼里,難免失望。 她說著這些事,回過神又覺得自己有些無聊和多愁善感,當即止住不說了,畢竟這是一件只有她自己在乎,但女皇和君后完全不在乎的事。她拿出來說,傷懷的也只有她自己,她便甩甩頭笑道:糊涂了。 明明以前都想開了的,肯定都是因為聽說女皇久病不愈,加上這次的回京讓她有些不好的預感,才讓她這樣胡思亂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