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啊!周圍一陣驚呼,顧錦恪眼疾手快一把將人攬進懷里。 她還傷著,周圍的侍衛想要幫忙,又覺得不妥,重新遮了臉的黎玉辛看了一眼,從顧錦恪懷里接過人:我來吧。 顧錦恪皺了皺眉,還是隨他了,向荀己問道:喬希一直在這里? 荀己點點頭,不過再多的東西她也不知道了,因為她一直著急顧錦恪,其實并沒有怎么注意過喬希。 但是很快有人接了話:從殿下失蹤起,公子就再也沒有吃過一口,喝過一口了,也沒有再休息過,昨夜也一直在找殿下。 顧錦恪看過去,是之前喬希借給她偵探地形的人,牛二。只是聽聞牛二這樣說,顧錦恪的臉色一時變得十分復雜。 喬希! 她看了看暈倒的喬希:先出去吧。 等喬希醒來,她們再好好談談! 她們很快走出了大山,然后遇到聽到消息匆匆來尋的吳知府。 她看見完完整整的顧錦恪簡直熱淚盈眶,直接跪了下去:殿下! 顧錦恪扶住她起身:怎么,孤受傷還有失蹤的消息?都傳遍了? 吳知府搖搖頭,現在的太女殿下在清城府格外的有凝聚力,這種消息怎么敢亂傳播?整個清城府都會因此躁動起來的。 而且由于荀己她們忙著找人,在場的沒能參與找人的當事人也受了傷,消息并沒有立刻擴散出去。便是顧錦恪小院里的人,現在應該都還沒收到消息。 三皇女顧錦繡和黎啟因為現場的人沒有死,荀己及時趕到,更是十分心虛,也不敢聲張,所以到現在還捂得死死的呢。 顧錦恪點點頭:那顧錦繡和黎啟呢? 說到這兩個人,吳知府頓了一下,有些氣惱,也有些愧疚。 殿下,昨日下官還沒接到消息,三皇女和黎尚書城門未關就帶著人離開了。 顧錦恪輕笑,眼里閃過冷光,他還以為這兩人多大的膽子呢,敢謀殺她,沒想到竟然膽小至此,竟然跑了。 這難道是想回京城尋找庇護嗎? 但是沒事,她顧錦恪會讓兩人逃的如同喪家之犬一樣的。 那我們就一步一步來,顧錦繡不是在來的路上收獲了不少好名聲?就先把這些好名聲給她毀了,讓她嘗嘗眾人的唾棄! 她想了想,又擔憂女皇明晃晃的偏袒:就扮作她手底下的人,她之前不是招募了一大堆幕僚?這次來的路也上也帶了不少兵士?兩方一起發力,先把她勾結山匪的事情抖露一下,然后把她裝養傷騙百姓的事兒也傳播一下,她對百姓的嫌棄也真實感受也說一說,最后再抖露一下她弒太女的事情吧! 唔,樁樁件件,可都是實事呢,也沒冤枉她。 荀己有些猶豫:殿下,女皇那邊? 女皇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姐妹相爭,還有將皇家的齷齪家事搬到臺面上說。此事雖然是三皇女先挑起來的,但是荀己明白的很,女皇并不像傳言那樣寵愛殿下,若是因此厭了殿下 顧錦恪點點桌子,笑了一下:所以啊,用三皇女身邊的人來說,關孤什么事?孤只是一個受害人罷了。大部分人這樣說就可以了,也讓三皇女見識一下民意和御史的嘴巴嘛。至于女皇 顧錦恪笑笑,女皇舍不得打破這個表面的和平,也舍不得她的三女兒,甚至想扶三皇女上位。 但顧錦恪偏偏要讓她睜開眼睛,看清事實,清楚她一心寵愛的女兒是一個什么廢物??此且嬷褚庾o女,還是好好教育女兒。 顧錦繡能夠不顧百姓死活,自己勾結山匪不說,還能被山匪搶了糧食,怕被怪罪甚至裝養傷,傳名聲。亦或者到她這里搶功勞,真是給她慣的! 荀己就應下了:是,那殿下。我們要不要派人去追? 顧錦恪想了想:意思意思的安排幾個人去吧,也不要抓她,時不時出來嚇嚇她,要讓她一直疲于奔命,她不是喜歡裝作傷勢養不好嗎?那就讓她的傷勢一直反反復復,好不了好了。然后將人攆進京城,等孤養養傷,我們回京城關門打狗。 荀己沒忍住笑了一下眼里有些暢快:好! 屬實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顧錦恪很快先去看醫者,將傷口重新包扎一遍了。但是由于她下的命令,顧錦繡和黎啟開始苦不堪言起來。 兩人見到趕來的荀己時就知道大事不妙,今日不能將顧錦恪徹底摁死了,很是果斷的撤離了茫茫大山,但是妄圖弒太女并不是什么小事,如果顧錦恪真的被殺,成王敗寇,顧錦繡和黎啟自認能處理妥當。 但偏偏拿不準顧錦恪死沒死,兩人只能內心詛咒顧錦恪早些死亡,然后開始安排顧錦恪或者出來的后路。 首當其沖自然是要跑,還要和弒太女這件事情撇開一切關系。 跑倒是十分簡單,兩個人帶著所有的屬下,打了時間差,趁知府沒有收到消息,收拾包裹,借著身份,匆匆出了清城府。 然后就是撇清關系,此次和她們一起圍殺的官兵自然是不能留了,這些就是實打實的人證物證,顧錦繡在夜里悄悄安排了人,以這一小隊妄圖叛主,謀殺她的罪名指示另一隊人趁夜色深重將人解決了,最后將尸體就地掩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