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寫的簡直讓人聞者傷心,聽著落淚。女皇看到三皇女的情況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眼里閃過擔憂。 只是女皇繼續往后看去,卻見文后面附了一張清單,是三皇女和黎啟拼死護下的物資剩余的。 清單很短,也很空。 想到出城時厚厚的清單冊子,女皇的臉色一下子古怪起來,陰晴不定。 她甚至腦海里靈光一閃,翻到了前文,顧錦恪對自己遭遇兩波匪徒的描寫。 那里只有冰冷無情的數據記錄她的戰損,言簡意賅的寫了她的過程和處置結果。 所以,顧錦恪是什么意思? 女皇暫且按下了這封折子。也按下了內心對三皇女傷勢的擔憂。但是三皇女傷勢復發,高熱不退的到達了清城府的消息還是傳開了,賢貴君匆匆求見。 陛下,您召錦繡回來吧,她這次吃了大苦頭了,清城府剛剛重建,哪里有好的條件給錦繡養傷? 錦繡已經受傷許久了,您讓錦繡回京來,讓太醫給錦繡看看,可別落下病根,或者派太醫去清城府,給錦繡看看傷勢吧。 太女也在那里,不會有事的。專門派人去接,勞民傷財,興師動眾。女皇皺了皺眉,沒答應他,她內心自然有思量,太女不管什么意思,現階段都不會讓顧錦繡有事的,這就是為什么女皇明明擔憂,也能按捺擔憂的原因。 賢貴君卻不是這么想的,自從顧錦繡的心思暴露出來,顧錦恪已經自動成為了敵人,怎么可以信賴敵人呢?而且顧錦恪之前的名聲可不好,對顧錦繡也不見得有多客氣。 只是女皇咬死了不答應,賢貴君也有些著急。他不禁內心埋怨起第二批物資來,物資物資,都是這些物資惹的禍 他想著,卻忽然靈光一閃,問身邊的人:消息是說錦繡和第三批物資一起到的? 身邊的人點點頭。 賢貴君神色一動:第三批物資我隱約記著江家公子也去了? 實際上他一直記得,因為顧錦繡喜歡,難免多放了兩分注意力,當時還覺得江墨表面上清冷孤高,實則野性難馴,沒有一點兒男兒家的規矩,拋頭露面。 身邊人回答道:是的,不止江公子,還有薛家的小公子薛欒也偷偷跟了去。 江墨,薛欒。賢貴君神色一動,再次求見道女皇跟前:陛下,聽說江家公子,和薛家公子和錦繡是一起到的,現下清城府那邊肯定也忙,也亂,他們小公子養尊處優,許是在不慣,家里也想念,不如讓他們和錦繡一起回來?連著還能帶回黎尚書,就省了興師動眾了。 他頓了一下,看見女皇面色緩和些,繼續道:而且之前我和您提過的,江小公子的事,他們一路回來,朝夕相對,也能處出些感情,到時候,江太傅興許就不會拒絕了。 江太傅就是以要給江墨找一個他自己心儀之人拒絕的。 而且,侍身覺得,江小公子對錦繡未必沒有情誼,他們從小青梅竹馬的長大,這些年,皇室中,江家公子和錦繡是走的最近的。這次聽聞物資被搶,江小公子不是憂心忡忡立即去募捐了,還追上了錦繡和錦繡一同到的清城府呢。 女皇神色微動,沒有堅定的拒絕,但她也沒有立刻答應,只讓賢貴君先退下。 女皇已經松動了,賢貴君自然不會不懂眼色,退下了。 女皇則想了想她對江太傅和黎啟隱約的試探,也想到今日奏折里顧錦恪的試探,心里隱約有了想法。 她去了君后宮里。 君后有些詫異,但是熱情的接待了自己皺著眉頭的妻主。他是君后,近日賢貴君三番五次去見女皇的因由他明白的很。 他雖然討厭顧錦恪,但從來沒有想要太女的位置換人的意思,但是也因此格外喜歡掌控顧錦恪。并且對狼子野心的三皇女并沒有任何好感。 畢竟顧錦恪才是他培養出來的,能掌控的,給自己親生女兒接班的太女,顧錦繡算什么東西?他巴不得他死在路途上,因此對女皇眉尖的愁緒故作歪曲:陛下是為最近朝中的事情憂心? 女皇平日里若是他這樣問了,也不會和他提起別的皇女,話題也會就此岔過去,今天女皇卻一反常態。 之前提過的,幾個孩子年紀都大了,朕想給她們賜婚,早日安定下來。尤其這次太女公事辦的不錯,此時賜婚,等她回來成親,喜上加喜,是件好事。 君后神色一動,確實,顧錦恪近兩年名聲不好,這次的公事意外辦的不錯,若是定下一個有助力的婚事,太女之位更穩,三皇女的覬覦也就可以不當回事了。 因此她含笑看向女皇:陛下有什么想法嗎? 婚事長幼有序,前些日子,賢貴君已經同我說過他的想法了。 君后眼睛一瞇,賢貴君的想法江太傅? 他沒說話,聽著女皇繼續道:所以朕想聽聽你對太女婚事的想法。 君后對太女的婚事自然有想法,家室要能給顧錦繡帶來助力的,人卻是要他能掌控的。最好是和顧錦繡沒法產生感情的,或者不在顧錦恪喜歡的范圍之內的。 他自己尋摸了兩個,心中倒是有人選。 陛下覺得薛尚書家的公子如何?亦或者公仲家的小公子,還有黎尚書家的小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