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黎玉辛垂下眸子掩住了眼底的詫異。 至于四皇女則十分意猶未盡的樣子,臉上還帶著被打斷的惱怒。 三皇女上前半遮住她,仿佛突然回過神來,同黎尚書和兩位小公子露出抱歉的神色,然后一臉感激的回應顧錦?。哼€是殿下想的周到,我和四妹一說起來就忘了時辰,黎公子還受著傷呢,是該多多休息。我們就不多久留了,同殿下一起回去。 但是在場的都知道,太女殿下進來以后一言不發,是直接坐在椅子上的,說是探望,不過稍稍待了一會兒,就起身要走,這哪里是顧慮黎玉辛的傷勢呢,怕是不耐煩待不住了。 三皇女這樣說,大家就都明白了,這是三皇女再給太女殿下圓場呢。 顧錦恪不置可否,步子一邁,出了院子。三皇女拉著四皇女連忙跟上。 黎尚書目光微閃,看了一眼黎玉辛,露出滿意的笑容,然后連忙跟上幾個皇女的腳步,遠遠的還能聽到她的聲音:太女殿下,三皇女殿下,四皇女殿下,且留步用膳 黎玉辛聽見腳步聲遠去,忽然脫力的倒在榻上,薛欒一驚:阿辛! 他就要喊醫者,黎玉辛制止了他:不必了,沒什么大礙,只是一時脫力。 他甚至就著倒在榻上的姿勢,唇角慵懶的彎起:薛欒欒,你有沒有找到那個為我包扎的日行一善的醫者啊? 當時他被救回來后由醫者醫治,慌亂的薛欒才知道已經提前有人為他止過血,上過藥了。后來兩個公子還在黎玉辛的袖口里發現了這位好心人的蹤跡,是一張留了字的布條,上面龍飛鳳舞的留了話。 日行一善,功滿三千,今日一善已完成,留此為憑,無名神醫 說到這個,又見好友故作輕松,一臉擔憂的薛欒只能順著他的話嘆了口氣:我發動了人去找,可是好像沒有人發現過這位神醫的蹤跡。這位神醫可真是高風亮節,閑云野鶴一般的人物呢,也不圖回報。 他說著,看了黎玉辛一眼:就同你是一樣的。 黎玉辛的眉眼輕挑了一下:一樣么? 薛欒肯定的點點頭:一樣啊! 黎辛玉想起被所有人忽視了的纏在他眼睛上的綁帶,微微笑了笑。 作者有話說: 真忍者黎玉辛公子 四皇女才學還是很不錯的 感謝今天點擊評論收藏灌溉營養液的小可愛,愛你們,么么噠! 第12章 撥款 朝陽初升,顧錦恪早早的就被辛雙支使著桑宜給她拉了起來,穿戴整齊去上大朝會。 從遇刺請假到現在,斷斷續續顧錦恪悠閑了半個月,刺殺的調查也沒什么進展,京兆伊冉均每天都焦頭爛額的。 顧錦恪原本想繼續休假的,但聽說傷勢更重的黎玉辛小公子已經能下地走路待客了。 如此內卷 只傷了一條胳膊的顧錦恪就只能選擇上朝了。 只是大朝會還是一樣的枯燥乏味,女皇高高坐在鳳椅上,神情嚴肅。 底下的大臣們例行稟報和互相爭論,而爭論事情竟然還停留在顧錦恪請假之前的修固水壩的款項應不應該批這個問題上。 大晉國土地肥沃,民生富饒,得益于有一條大河自西向東貫穿整個大晉,支脈更是四處蔓延,哺育了萬萬晉國子民,被晉國子民稱為晉河。 但遇上汛期時,周邊多有損傷,甚至常有民眾因汛期流離失所,人員傷亡,使晉國民不聊生。 晉國前幾代女皇為此花費大量財力,人力,物力。集幾代之力治理河道,修筑堤壩,總算有了些成效,當代女皇元慶帝在這上面投入也不少,去年更是投入一大筆銀子對堤壩進行加固修護。 前些日子下面遞了折子上來說晉河中游今年多雨,女皇當即提起了心,正好朝中重臣丞相大人公仲華要回鄉祭祖,女皇就讓她順勢到那邊巡查一下。 然后朝中就要不要今年給晉河撥款加固吵了起來。一撥認為去年才加固的堤壩,至少也能管三五年,不必再花費這些銀子。另一波認為今年既然上了折子多雨,就更要提早防范,再次加固,而且即使今年沒用上,這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女皇本人原本是偏向加固的,畢竟一旦真的出了事沖垮堤壩,一定會影響當地甚至附近郡縣或者晉國的興盛發展。 但是好巧不巧,太女殿下一道折子捅了一個軍餉虧空案出來,從陳將軍家和其他同伙家抄家出來的銀子卻遠遠不夠補齊虧空,大批銀子早已揮霍一空,甚至流向不明,幾個主事人也說不清銀子去向,無法追繳。 女皇原計劃今年修固堤壩的銀子就得挪用到軍餉上面,以防軍隊嘩變。如果再掏銀子修固堤壩,那國庫的銀子又要少一層了。 為此此事一直爭執不下,女皇也十分煩惱,猶豫不決,而丞相大人公仲華那邊也沒有消息傳來。 顧錦恪聽的昏昏欲睡,她身旁的幾個皇女也俱都沉默,前排的幾個重臣也恍若未聞,垂著頭不知道再想什么。 女皇從眾人身上巡視一圈,鳳眼威嚴犀利,忽然點名開口問:太女,有何建議? 顧錦恪的睡意一下被激靈醒了,立馬回憶剛才議論的什么事:撥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