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四阿哥的直播團寵日常、將軍帳里有糖、穿到我兒成年前、穿成年代文女配的自私弟弟、可惡,我被反派攻略了、和離后,追著前夫去流放、皇太女只給別人火葬場[女尊]、高能學霸[系統]、咸魚她望父成龍、重生后我成了偏執皇子的白月光
留在原地的母女倆看著那家人走遠,還聽到那丈母娘說,桐桐爸,你去給孩子們買氣球去。 這事就這樣揭了過去。 等徐榛年買了氣球回來的時候,李月娥就說,小榛別忙了,都忙一早上了。咱找個會拍照的,你也過來和我們拍一張。 徐榛年卻看向林青玉,那眼神仿佛在問,我可不可以? 小魚。李月娥睨了眼閨女。 林青玉轉頭看向他,你可有功了,還得請你才過來是吧? 這話說得,李月娥瞪了眼閨女。 雖然話說得不客氣,可徐榛年還是笑開了,他往四周瞅瞅,看到個穿著喇叭褲的時髦青年,就上前攔住人家。 同志,你能幫我們拍張全家福嗎?謝謝了。 省了教他用照相機的步驟,這青年是個會用的。 準備好了哈,我要拍了。那青年沖著他們喊。 最中間是林爺爺林有根,林建友兩口子在他一左一右站著。林青旸兩兄弟跟他們爹挨邊,林青玉和徐榛年則是一人懷里一個胖娃娃,靠著李月娥站。 幾秒鐘之后,林家第一張全家福誕生。 拍完那男青年送回相機的時候都感嘆了句,連嘴角上揚的弧度都差不多,你們這一大家子,可真是這個! 從廣場上離開的時候也不過才早上七點。本來徐榛年是想著帶他們去逛園子,什么頤和園之類的。 可老爺子卻想去長城。 爹,那長城不是聽說得爬上去嗎,您行不行啊?這是林建友。 老爺子大庭廣眾之下就錘了一下兒子,然后說,趁我還能四處走動有口氣在,我想爬個長城怎么了。那上不去了,咱就停那,一樣看。 林建友推搡著大兒子,讓林青旸去勸老爺子,可徐榛年卻搶話道,叔叔沒事,一會兒爺爺上不去了,我背他上去!去看看吧,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來都來了,就沒錯過了。那頤和園,咱下午去逛。 老爺子就笑了,沖著兒子一哼氣,瞧瞧人家! 徐榛年去開車過來。 林青玉看著她爹吃癟的樣子也不由得露出個笑臉。 等坐上車了,林爺爺坐副駕,其他人都跟后頭坐著這呢。 啊啊啊噠噠噠。孩子都被她爹媽抱去了,她弟弟伸手哄著倆寶寶。 林青玉一抬眼,就從前面的后視鏡里看到了徐榛年。 他握著方向盤,看著前方神情很專注。 她突然覺得這人好像又順眼回去了,是因為什么呢? 是這些天他領著爺爺逛園子,帶爺爺看中醫,還是是今天他心細到出來玩得帶照相機和注意到她爹的腰帶? 林青玉說不清。 她只是覺得,比起他對她說喜歡,或者給她花錢,這種對她家人好,時刻關注老人需要的行為更打動她。 這年代路上車不多,他們很通暢的開到八達嶺的時候,也不過九點多一刻。 雖然現在天氣算不得涼快,但游客也不少。他們的車就停在幾輛旅游大巴車旁邊,跟著徐榛年去買票。 林青旸扶著老爺子,林青晨最興奮,背著書包一個人往前跑,偶爾停下來等等后面的家人。 一來入口就看到上頭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居庸外鎮。老爺子識字不多,還是年輕的時候村里的學習班給掃盲的。他就指著問旁邊的孫子,啥意思? 林青旸就給念了一遍,但典故卻是不知道的了。 徐榛年就解釋道,爺爺,這就是這兒是居庸關的前哨陣地的意思。咱們現在看到的是明朝修的。他邊走邊說,顯然對長城熟悉得很,就是介紹兩邊的磚石結構都能說出幾個典故出來。 越往上走,就越能看出來在險峻的山地上,長城巍然屹立在兩邊的莽莽群山之中。 居庸這個名字的由來還得從始皇帝那會說起,他不是修筑長城嘛,當時從南邊遷徙來了一批貧苦農民和囚徒。后來這就被稱為庸徒居處居庸關地勢險要建筑恢宏,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而八達嶺這名呢,也是古時候傳下來的。最早是出現在金朝的長詩名里頭。說到金朝,他們最早的都城還就在咱東北哈市呢。南宋就是滅在他們手里的,而到了元朝 徐榛年各種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不僅是林家人,就是旁邊其他游客都聽得津津有味。 爺爺,累了不?一處平臺上,徐榛年問了句。 不累,呵呵,你接著說。林有根靠在大孫子身上。他這段時間過得是這幾年來最松快的了。 林青玉這一路對著徐榛年也是刮目相看,這人知識面比她一個穿來的還廣啊。她記得他以前說過,他是高考恢復那年上的大學。 林青玉知道77屆的大學生里出了不少后來華國社會的中流砥柱,可他們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三屆,還有出國留學的經歷。 徐榛年可不是,運動的時候教育基本停擺了,他是上的部隊里的軍校。等高考恢復,他基本能算應屆生。 騎駱駝合影處,老爺子抱著龍鳳胎樂呵呵地上了駱駝。 徐榛年背后挎著個大包,那里頭裝了他們在市區買的吃食。他走到林青玉身邊,打開軍用水壺,倒了一蓋子涼白開給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