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女配開掛了[七零]、八零對照組再婚后,逆風翻盤了、淪陷、八十年代生活日志、清穿四阿哥的直播團寵日常、將軍帳里有糖、穿到我兒成年前、穿成年代文女配的自私弟弟、可惡,我被反派攻略了、和離后,追著前夫去流放
他繼續往里走,臉上的神色帶著幾分怡然自得,若是沒有料錯,房中也該是煥然一新吧。 打開門,窗紗換成了綠色的,架子床改成了寬大了許多的軟榻,書案換成了長方形的,上面甚至擺放了一盆玉石雕刻成的蘭花草。 金烏西垂,房中依舊亮堂。陸照眸光瞥見了書案上放著的紙箋,修長的手指捻起來。 陸表兄,今日我好好喝下了三碗藥,全都沒有吐出來。 少女的字跡娟秀,因為腕力不足有些綿軟,但在陸照看來卻別樣的可愛。再者,話中之意不能細想。他喉結滾了一下,提筆在下面添上了略有潦草的三個字,嗯,真乖。 無人能看到,陸首輔提筆時的目光之柔和。 宮城深處的一處官署中,燭光通明戒備森嚴。 幾名大人坐在一起,默不作聲地翻看答卷,看完之后有人滿意地最上方圈了個上字,有人目光平靜地落在中字上,還有人怒氣沖沖地重重在下字上劃上一筆,口中還大罵庸碌之徒。 程立是副考官之一,自然也在閱卷的人之列,他因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審卷還比旁人快些。 那么多人中就他審的答卷最多,上上的評語也給出去了幾個,但讓他遺憾的是并未遇到特別驚艷的答卷。 直到身旁的兩名大人分明發出一聲驚嘆,招呼其他人都來看他們手中的答卷。程立好奇也湊過去看了兩眼,眼前一亮,這兩份答卷居然都搔到了他的癢處,風格雖然一人大膽一人內斂截然不同,但相同是都言之有理渾然天成讓人挑不出錯處來。尤其其中一份答卷所用的字體,風骨十足,仔細看還有幾分熟悉。 咦?這像是那個青衣舉子的筆跡真是一塊好玉! 大筆一揮,程立在這兩份答卷上都圈了個上上,可堪此次春闈前三。 果然,他下了定論后就再也沒有發現比這兩篇更出眾的答卷,有一份答卷文章倒是寫的不錯得到了眾人認可但觀點太因循守舊,程立不是很喜歡,只圈了個中字。 一一評過,最后兩份答卷交到主考官,年歲已大的吏部尚書那里,老尚書瞇著眼睛審讀了好幾遍,最終擇定了其中一份為此次春闈頭名,剩下的那份自然就是第二名。 程立當即開懷大笑,巧了,頭名正是他最喜歡的那篇。 諸位大人,日后你我在朝中可就沒有立足之地了。他笑著開口調侃。 這人他見過,才學好,生的更好啊! 作者有話說: 姜昭:嗯,我目光真好。 沒有例外,下章入v,這章留言發紅包~ 第二十二章 天光大亮之時,塵封許久的長信宮突然響起了喧鬧聲,沉重的宮門打開又再次關上,仿若一滴沸水悄無聲息地落入了油鍋。 乾清宮門口,景安帝饜足而歸,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總是緊鎖的眉目舒展著,顯然是對昨夜的長信宮之行十分的滿意。 王大伴大著膽子悄悄地窺了一眼,心中大致有了數,看來陛下昨夜在崔皇后那里過的很愉快。也不是很奇怪,當年崔皇后初嫁給還是皇子的陛下時,陛下就夜夜宿在她屋里,還是后來崔家大逆不道謀反,陛下才徹底冷落了她多往后宮妃嬪處停留。不過即便如此,陛下也沒廢了她,還是保留了她的皇后之位。 靖王殿下除了受些冷待也好好地在危機四伏的宮里長大了,若說背后沒有陛下派人暗暗看顧,王大伴可是不信的。 此一時彼一時,說不準崔皇后還真的能東山再起呢,他冷眼看著陛下因為太子對高貴妃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了。 王大伴邊猜測邊跟著景安帝走進乾清宮,他手下的徒弟張全隨即上前來稟報,陛下,吏部尚書盧大人已經將春闈前十名的答卷送來了,并一份春闈名次紅單。 今日逢十五,景安帝不需要上朝,朝臣們卻還要工作。聽到春闈名次已經出來了,景安帝饒有興致地讓人呈上來,吏部的人辦事倒是比禮部利落多了。 上一次的春闈由禮部主辦,足足耗費了十日才將所有答卷審完,這一次吏部主辦只三日就審完了。 答卷上的姓名籍貫都糊著,景安帝決定給盤奴一個面子,先挑了第十名的答卷看了一遍,然后再撕開一角看這答題的舉子是不是金陵人氏,姓不姓陸。 結果呢,第十名不是,第九名不是,第八名也不是接連看到第六名通通沒有姓陸的舉子,這下景安帝的耐心徹底消失,哼了一聲,直接拿了頭名的答卷撕開。 若這人還不姓陸,景安帝想他干脆直接下旨讓盤奴進宮一趟,好好同她說道一番,皮相固然重要,才學也不能忽視。 然而他的手一用力,金陵人氏,陸照,年二十二一行字直直映入眼簾,景安帝神色頓了一下,隨后挑眉以極其挑剔的態度將這份答卷看了足足三遍。第一遍,他看中了這人字寫的不錯,有幾分意思;第二遍,他的目光落在策論上久久不能移開;第三遍,他凝眸仔細地將每個字都讀過每段話都在腦海中過上一遍。 好!吏部那些人沒看走眼,堪當頭名。景安帝一時龍顏大悅,覺得他養大的盤奴得到了他的真傳,也沒有看走眼。 恭賀陛下又得良才啊。王大伴瞅準時機,笑著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