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源家家主不想轉世禪院、墜入迷霧、奈何她楚楚動人、[綜漫]我只想談一場不會BE的戀愛、女帝的夫君跟人跑了、愛的太放肆、嬌雀、婚后療傷、【光與夜之戀同人】異世界娼娘、瑪麗蘇文女配不干了(NPH)
起初,因她是益青meimei,聽她喚益青大哥哥,兩人感情甚篤,讓臣弟覺得羨慕。后來見面多了,臣弟就覺得灼灼率真活潑,圓潤可愛,慢慢也將她當meimei了,祁曄笑了下,那么個可愛圓潤的小丫頭,總讓人覺得心情舒暢。她與福安認識后,福安這性格都被她帶動的開朗許多。 這是祁曄第一次與景隆帝談起陶灼,順其自然地提到,他便流暢自如地回答了,還讓景隆帝覺得,他是真的因為沒有個meimei而眼饞友人家的。而且,想想陶六姑娘吃飯香甜,見了自己也不與其他貴女帶了些巴結畏懼眼神不同,也不會畏畏縮縮,反而坦率自然,感覺的確不錯。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嫡公主喜歡陶灼,還因為與她走得近,吃飯香甜胃口都好了許多,性格更是變得開朗,這些皇后沒少跟自己說,景隆帝自己也看在眼中。 作者有話說: 景隆帝:從小拉拔著幼弟長大,也該成為真正的男人了! 晉王:皇兄,真的大可不必如此cao心吶。 孟皇后:圣上這咸蘿卜吃多了。 第109章 益青還因為我對灼灼好,吃味,祁曄也沒夸張,陶益靑的確吃味過兩人言談舉止親近,有時候連他都插不上話的感覺,他估計是覺得自己大哥哥的地位不保了。 景隆帝被他這逗趣的話說笑了,可不是,你不知道當兄長的都護著meimei,旁人對自己meimei好,還覺得吃味。當年年少時,他也見過宗室里的堂兄,因為旁的公子對他meimei討好,他嚇得嚴格防守人靠近,唯恐meimei被搶走了。 景隆帝想到當時那位族妹成親時,自己堂兄哭的打嗝的樣子,笑道:待到六姑娘成親,估計陶主事還舍不得,這都是疼愛家中meimei的人,才會這般。 因陶益靑已經有了品階官位,景隆帝才如此稱呼他,之所以知道他微末官員的官位,自然是晉王告知。 圣上,兩位夫人到了殿外,張忠進來弓腰稟告。 景隆帝從榻上坐起來,走,去看看。 他也想看看,這伯府兩位夫人是如何稟告這件事。 如果不是此事已經被胞弟知曉,景隆帝覺得伯府將那外室尋個由頭接進府里,也能免了陶光啟養外室的過錯,但顯然如今這路行不通,難道這兩位夫人是來求情? 祁曄倒是知曉一些,衛氏與陶光啟感情并不和睦的事,但因為隨同而來的還有邵氏,就有些拿不準她們是如何打算。 因此,當邵氏跪下請罪,道:圣上,老身教子不嚴,特來請罪。我大兒子他在外置了宅院,另有婦人和兒子,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合,不堪其位,請圣上收回他伯爺爵位,直接傳與我孫兒,嫡長孫陶益靑。 景隆帝與晉王都被驚住了,張忠也是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么? 居然有一個母親讓兒子把爵位退出來讓給孫子的,雖然按理,這爵位早晚得是長孫的,可這陶光啟正值壯年就傳下爵位,卻是少見。 景隆帝方才只是聽晉王說了個前面,便問道:老夫人與伯夫人先起來,朕已經聽晉王講了一些,不知可還有內情? 張忠忙過去扶起邵氏,衛氏也扶著衛氏站住。 是,邵氏朝張忠感激望了一眼,回道,老身得知此事后,便讓下面的人去拿了長子回府,他道那女子是當初亡妻方氏認可,娶做平妻,在外面置宅院居住 邵氏將事情大概講出,并無隱瞞。 因這等事,既然已經面圣,早就被晉王知曉,瞞著掖著無用,帝王若是想要查探什么,他們伯府可沒那等本事藏匿。 且也沒必要。 臣婦懷疑那文書是假,青哥兒也覺得筆跡像是他娘的,但不認為他娘會同意這事。 邵氏接著道:當初,不僅老身不同意那杜兮娘進門,青哥兒娘也不愿意讓她以平妻進門,便由著老身將人處置了?,F在,我大兒子拿出的那文書,真假不論,因他外面的這對母子,與伯府眾人已經離心。且他拖延不給青哥兒請封世子,顯然是要留給外面那個,這于法于禮都不和,青哥兒早三年前就該被請封為世子了。 老身知道若是文書為假,他若是真養了外室,要被流放。老身不想伯府聲譽來日被毀,唯有請求圣上早日罷免了我那大兒子的官職,讓他把爵位提前傳給長孫。 邵氏略帶滄桑嘶啞的聲音,在殿內回蕩,讓一向見慣了風浪的景隆帝,都為之動容。 這就是一個母親的無奈,還是一個伯府長輩為晚輩計深遠的維護。 承寧伯府這件事,看似是家事,但往大了說,也涉及到官員其身不正,有觸犯律法之嫌,又有爵位傳承一事中,陶光啟居然想舍嫡長子傳與次子,不論是否外室平妻所養,在陶益靑品行都無大錯大過時,這位外面的公子都不能越過陶益靑去才對。 且,陶光啟此舉,不管是從哪一方面,都讓景隆帝厭惡。 不論是偏寵這個平妻還是外室,都像極了當初的先帝,且這平妻一說,本就是先帝在世時,為了給廢高貴妃地位,縱容她與先太后齊平,才衍生出來的民間風氣。在自己即位后,便已經明令禁止再行平妻之事。 陶光啟還留世子位不請封,意欲傳給外頭的兒子,更是像極了自己當年作為正統太子,反倒要讓位給廢高貴妃之子,這陶益靑境遇與自己何其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