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于是,還未到過年,阮家便陸陸續續的收到許多人送的禮,甚至還有下帖子邀請阮卿去做客吃茶的。 當丫鬟將一摞帖子遞到阮卿手中時,她無奈笑道:我實在不得閑,但畢竟都是鄰居,你幫我妥善回拒了吧。 不是她擺什么準世子妃的架子。而是她真不得閑,本來以為旬假后可以好好歇息一下。然而,嬤嬤卻對她更加嚴厲教導,這會子都還在背《女戒》呢。 臘月二十六時,李湛送了許多年禮過來,每人皆有份。給阮爹的,是一把如意煙斗,給吳氏的,則是一箱子上好的布匹,給阮卿的是一串南海珊瑚珠串,湯圓得的是一包rou脯,給阮景是一副上好的雕山水硯臺,羅予彤的是一匣子珍珠,甚至連未出世的小侄兒也有一對玉獅子。 從每人收到禮物的神色,便可知曉李湛這禮物送得十分貼心,阮家眾人對他這個女婿,也從最初的敬畏變得親近了幾分。 因此,當李湛正月初二上門給岳父岳母拜年時,阮爹已經能淡定的與他坐在一起吃茶了。 李湛對與媳婦兒有關的人和事,都十分上心,跟岳父相處也處處表現低調謙遜,毫無世子爺的架子,反而像半個兒子似的恭敬有加,主動幫阮爹倒茶,主動搬椅子。甚至,還挽起袖子拿起大刀幫阮爹砍豬rou。 阮卿見他向來拿筆的貴手,突然拿著大刀砍rou,唬了一跳,生怕他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給傷著,便趕緊上前去,悄悄問他:誰讓你做這些了? 沒人,可我不能看著岳父大人干活兒,我自己什么都不做吧? 你傻呀,你就不會挑輕省的做么?你又沒做過這個,萬一傷著了,可怎生是好? 卿卿不必擔心,我平日里有練劍的。雖沒提過刀,但也差不多。 練劍跟拿刀砍rou怎能一樣呢?這刀這樣重,拿久了胳膊肘都要疼呢,阮卿攔住他,總之,你別做這個。 他堂堂世子爺要是有個萬一,她爹爹還得去賠罪呢,得不償失。 那......我總得做些什么吧? 阮卿瞅了瞅堂屋,要不你跟我哥哥也一起去畫燈籠吧,反正你畫得好看。 阮景年前買了許多白紙燈籠回來,準備自己畫些人物花鳥上去,上元節時便可掛出來。見李湛也來幫忙,他騰了個位置給他,書生子弟向來有個毛病,那就是喜歡待在一起交流學藝。兩人畫著畫著,不知不覺便往丹青上交流起來,李湛善丹青,阮景愛丹青,兩人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拍即合,干脆燈籠也不畫了,將案桌騰出來,擺上宣紙,開始藝術層面的交流。 許是李湛年前的禮物過于貼心,許是李湛的魅力征服了阮家眾人。于是,在中午的飯桌上,竟毫不猶豫的紛紛倒戈,皆幫著李湛數落阮卿。 事情是這樣的,阮卿因不小心夾了一塊肥rou,這夾到碗中的rou,不能再退回盤子里,她皺著眉頭下意識的看向李湛,李湛見她碗中那塊rou竟還在微微顫動,確實肥得嚇人,二話不說,悄悄將碗挪過去,別怕,我幫你吃了。 原本這是兩人覺得你儂我儂柔情蜜意的互動,可看在阮家人眼里,就是阮卿在欺負李湛,連羅予彤也暗暗感嘆,阮卿如今是被李湛寵得越發驕縱了。 吳氏首先就不樂意了,她斜睨了女兒一眼,說道:你們讀書人有句話不是說,己所不欲那個什么? 阮景接話道:勿施于人...... 對,就是這個話,阮兒,你自己不喜的食物,怎的好意思讓世子幫你吃呢?你也不問問他喜不喜歡吃。再說,你都夾到自己碗中了,還這么遞過去,像什么話? 阮爹也說道:阮兒,你就仗著世子老實,便這么可勁兒欺負他,實在不該,日后得改。 阮景也開口了,阿阮學壞了啊。 羅予彤也站在他們那邊,眼中滿滿的同情李世子。 就連桌下的湯圓也叼著根骨頭嗷嗚了一嗓子,好似在無聲的譴責...... 李湛自己沒覺得什么,往日他跟媳婦兒一起吃飯,她遇到不喜歡的菜,也是這么幫她吃的,已經習慣了??扇缃?,見他們都在說自己的媳婦兒,他趕緊維護道:你們可不能怪她,我慣的,怪我吧。 ...... 怎么說來著?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阮家眾人覺得,白替李湛cao這份心了。 三月三,上巳節,是大晉朝的傳統節日,也是阮家的大日子。 阮卿及笄了。 這日,阮家賓客盈門,以前橋塘街相熟的街坊們,還有鳳陽街的街坊鄰居們也紛紛來觀禮。 楊映蓉和莊晴也來了,楊映蓉自告奮勇要當阮卿的贊者,莊晴做有司。 女子及笄的正賓素來請的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原先阮氏夫婦還在為請誰而煩惱。畢竟女兒如今也算身份不一般,不再是曾經的橋塘街那個賣花糕的小姑娘了。為此,夫婦倆還愁了一陣子。 可后來,黃官首遞了口信給阮卿,自薦要給她做正賓,阮氏夫婦得知后大喜,黃官首即是女兒的師傅,又是有德才兼備,有她做正賓再合適不過。 阮卿的及笄禮,恭太妃年前便已經派人送來了發簪、釵笄,以示對她的看中。因此,吳氏只需準備及笄的衣裳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