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沈三娘雖說已經四十多歲,可年輕的時候也是附近幾個村子出了名的長得好看。 要不然也不能被城里人相中,嫁去城里。 一晃這么些年過去了,沈三娘自從回了大隊里,哪怕前頭幾年的日子難過了一點,但后來沈河大了,日子也好過了不少。 期間也有那看上沈三娘過來說親的,可沈三娘一概拒絕。 可總有那不死心的,就比如他婆娘家的兄弟。 這幾天,他們兩口子一直在琢磨這個事情呢。 還沒城事兒呢,這突然殺出了一個沈河他爸。 人家可是親爸爸,以前的兩口子,婆娘娘家兄弟這事兒,可不就是黃了。 不過這心不能死得這么快,他趕緊回家招呼婆娘去打聽。 打發走了打聽消息的,沈忠明臉上笑瞇瞇的,手上還拎著東西,悠哉悠哉回了家。 他能不高興么,跟馬娟又搭上了關系,知道了對方一直想著他,并沒有跟別人攪和,孩子也是他的。 而他方才又探望了嘴甜的閨女,沈忠明這心呀,輕飄飄的好像要飛起來。 當家的,你回來了?閨女在學校咋樣?沈忠明一進屋,李金花立馬問了起來。 都說大孫子小兒子,老太太的命根子,這話說得確實不錯。 可小閨女沈佳慧,李金花也疼愛得很。 畢竟是老來得女,還是家中唯一的女兒,長得又是漂漂亮亮,小嘴巴也甜,讓人不經意間,就多疼愛了幾分。 是以,沈佳慧在家里,地位還是挺不錯的。 至少,沈家沒有人覺得送沈佳慧去念書是浪費錢財。 給我倒杯水,這大半天的,渴死我了。 聞言,李金花趕緊拿了大茶壺,給男人倒了一茶缸的水遞過去。 沈忠明接過茶缸,咕咚咕咚喝了一干二凈。 此時,沈忠明才結果了媳婦的話茬。 閨女在學校好著呢,氣色挺好,精氣神也好。我也仔細問了,沒被人欺負。 而后,沈忠明又說了自己給閨女送吃的事情。 過兩天閨女就要放假回家,你提前一天去割rou,好好給閨女補一補。說完了這話,沈忠明又去了自己的書房,拿了錢票給李金花。 李金花連連應下。 家中還挺富裕的,李金花自然舍得。 只不過,這大頭的錢,都是沈忠明自己拿著的。 家用沈忠明每個月都會給,過年過節的,沈忠明都會額外給。 當年她剛嫁過來的時候,也鬧過,只是被沈忠明狠狠地收拾了一頓。 加之家中的公婆覺得她一嫁進來就鬧事,也沒站在她身邊,天長日久的,就這管錢的事兒,便一直沒要過來。 當然,這也是有李金花后來對沈忠明在外面沾花惹草,死心的緣故。 反正都已經成了這樣,就湊合著過唄。 這么些年,她手里也沒少攢錢。 手里有錢了,心里也踏實,再有不管男人外頭的事情,只管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 寵寵閨女,抱抱孫子。 如此不把沈忠明當回事兒之后,倒是心氣兒也順了,日子越發快活。 話說會李東海這邊。 李東海按照大隊長說的路,直接來到了沈三娘的家門口。 他看著緊閉的大門,心中感慨萬千。 盡管記憶久遠,但對于當年結婚迎接新娘子的畫面,他多多少少還記得一些。 眼前這個院落,明顯不是當年自己接親時的院子。 也就是說,沈三娘已經另立門戶,并沒有跟爸媽他們一起住。 不過想想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尤其還是離婚回來的,沈三娘的兄弟姐妹妯娌哪里容得下她。 這二十多年,一定很不容易。 關于這些,他先前明里暗里跟大隊長打聽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一些。 李東海心里很不好受,可再不好受,都來到了人家的家門前,也得拍門。 啪啪啪,啪啪啪。李東海砸了會兒門,里頭卻并沒有人來開門。 哎呀,我真是傻了,農村都是要上工賺工分的,三娘她肯定是上工去了! 李東海一琢磨,就想明白了緣由。 他抬手看了看自己手腕上有些陳舊的手表,時間不早,想來等下三娘就會回來。 于是他便倚著門框站在門口,雖說他現在很累,可是他想給自己留一點面子,因此并沒有蹲坐在門口。 至于其他人家,估摸著也都在上工,他也不好意思去打擾。 當然關鍵是他這一路上也沒看見什么人,也就偶爾能看到自己個掛著鼻涕的小孩兒。 可見家里的大人都上工去了。 此時,李東海有些后悔方才沒有向在村口遇到的人打聽。 不過這時候說這個也晚了。 沒過多久,大隊里就響起了下工的銅鑼聲。 倚在門框上的李東海精神一震,趕緊站直了身體,擼了擼自己的頭發,又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拿手帕擦干凈了腳上解放鞋沾的泥灰。 前后也就十來分鐘的時間,大隊里漸漸變得人聲鼎沸。 隨著這聲音越大越清晰,李東海的心跳疲態噗通噗通跳得越來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