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科舉日常 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沒有引誘他、求佛【骨科1v2】、怦怦一吻、[綜武俠]女主她都不是人、田園王妃:空間靈泉有點甜、機甲榮耀[星際]、那個總裁頭上有點綠【np】、《男校舍管不好當》、守寡三年后,戰死的夫君回來了、我見山外山
方瑜激動了,手腳都不聽使喚地顫抖起來,靠在跟著的小廝身上,順著往后看。 第五名,方瑜,宣北同寧府樂平縣人士。 是他!沒錯!他從沒聽說樂平縣還有哪個舉人叫方瑜的,除了他! “恭喜方解元!” 其余幾個人剛看完第一張榜單,沒有他們自己,在第二張榜單張貼的過程中,他們頭也不回地大聲恭喜著。 看榜的人群好生熱鬧,其中偶爾夾雜著諸如,“我中啦!我兒子中啦!我爹中啦!我家老爺中啦!”的高昂喊叫聲。 方瑜被兩個男仆摻扶著,呆呆站在原地邊樂邊看金榜上他的姓名,直到馮晉高興地撲到他身上。 “老弟啊,我也中啦!哈哈哈哈,我也中啦!” 馮晉抱起方瑜,原地轉了三圈,把方瑜都給轉暈了。 然后他又大笑著手舞足蹈地跑了半里地。 不怪馮晉這般“奔放”,他實在是沒想到能考上這事,畢竟之前失敗了那么多次,他都不敢再想成功這件事了。 而且他像這樣“喜極而奔”的人還有三四個,并不算太出格,大家也都能理解。 畢竟好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還不許人家平時穩重的大老爺失態一回了。 這都是雅士風范,以后說起來也算是美談一樁,只要您不是嗨到要脫光衣裳裸~奔,大家都很寬容。 方瑜現在是不喝酒自醉,暈乎乎地被眾人抬上馬車,靠在車窗旁向外面看去,入目皆是美好有趣的風景。 路邊的小攤小販,挑扁擔的販夫走卒,舉著風車被父親扛在肩膀上的小男童,還有頭發花白滿臉淚跑到石橋上跳河的老舉人考生。 所幸那河并不深,跟著的家里下人把這位給撈了回來。 旁邊還有小販們在聊天:“每次都有幾個來跳河的,這是今年的第一個,我賭啊今年會有三個?!?/br> 今天,京城的馮宅簡直要喜上天了! 家里出了兩個貢士老爺,這誰能受了! 一時間,馮晉家門庭若市。附近平時不太來往的鄰居,只見過一兩面的人,熟人和真正的親友,還有慕名而來的,全都蜂擁而至。 方瑜考了第五名,馮晉則考了二百一十五名。 今年金榜總共寫了二百二十三人。 與前朝不同,本朝殿試不會進行淘汰,屬于等額錄取,只要成了貢士就是鐵定的進士了。 會試的第一名叫做會員,與上屆相同,還是江南的學子,叫張之青,今年才二十五歲,家中世代為官,又是江南極有盛名的文人世家,考取會員可謂是眾望所歸。 前十名中,有八人都是官宦富貴人家之后。其中五十多歲有兩人,三十歲以下有四人,年紀最小的就是咱們小魚,今年虛歲二十。 是的,我們小魚還沒過二十整歲的生辰,他是秋天的生日。 方瑜傻樂了幾天,才算是靜下心來,然后又開始準備起殿試來。 相比于方瑜的刻苦用功,馮晉就顯得有些不務正業了。他現在沉浸在無上的喜悅中,每天都要出去和友人相會,順道聽聽人家的恭維和賀喜,怎么都聽不厭。 馮晉也想過復習這事,可他清楚自己實力,再學進步空間也不大,這次能考上就是吉星高照在他腦瓜頂上冒紫煙了,他并不再有其他的奢求。 至于提高最后名次的事,實在是太難了,考上的貢士無一不是全國最優秀的那批讀書人,他馮晉學識還行,但精力實在有限,所以就這樣吧。 反正殿試也不淘汰人,他只要規規矩矩的,就能通過,至于最后的名次,反正都是倒數十名里頭的了,再低還能低到哪里去。 方瑜的情況就正好和馮晉相反了。 馮晉清楚地了解這些,特意為他神一般厲害的小舅子營造了最幽靜的復習環境,每天趁著方瑜吃晚飯休息的片刻替他加油打氣,順道再說說時下京城里最時髦的新聞。 方瑜很感謝大舅哥為他做的這些,每次都很捧場,然后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古代沒有護眼亮堂的臺燈怕什么,方瑜在書房里圍著他的書桌高低錯落地擺了二十多面銅鏡,外加上五十多支蠟燭,離遠一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登臺作法呢。 殿試是在四月中下旬,方瑜還有二十多天的準備時間。 樂平縣,方家人和馮家人都在掐算日子,等到方瑜殿試這天,正好收到方瑜考上貢士的消息,整個縣里都沸騰了。 本朝算起,樂平縣還沒有出過一個進士呢,方瑜算是實現零的突破了。 馮騫讀著長子一道送回來的信件,不禁激動得老淚縱橫。 “我家大兒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馮騫對著從小就跟著他的管家嗚咽道:“還有小瑜,真是佳兒佳婿啊,我們老馮家真是祖墳都冒了青煙兒啦!” “父子兩進士,翁婿同是金榜題名,這是天大的美談??!”這位老管家原是馮騫的鄰居,后來成了書童,現在又是馮家的大管家,本人也是識文斷字,恭賀的祝語就很別致。 方老太太喜不自勝,大笑的聲音傳遍方家的二進小院。 有一次,她去看還在坐月子的馮婉時,歡喜過了頭,一時不察地對孫媳婦說:“咱家現在什么也不差了,就差你給福娃多生幾個大胖小子了,到時候也和他們爹一樣讀書出息,給咱們老方家爭氣長臉?!?/br> 馮婉并不多心,太婆婆說這話正常,她也笑著應下:“郎中說我身子已經養好了,現在也在進補呢。等夫君殿試后錦衣還鄉時,我就能全好了,到時候再多生幾個不成問題?!?/br> 天剛亮,方瑜就站在貢士的隊伍中,莊嚴肅穆。 今日是殿試,這屆的貢士都穿著一樣的衣袍,按照排名站好,等候天子的傳召。 方瑜的心很熱,卻不冒汗,腦袋發空,卻不急切。 他在這小一個月的備考中已付出全力,所以他此時只有安心和期盼。 不得不說,我們小魚在古代十多年的學習考試中錘煉出了金子般堅定穩健的心。 一個穿紅太監站在臺階上,朗聲高宣:“陛下口諭,傳新科貢士入內!” 方瑜跟著前面幾人,緩步前行,終于踏上高高的漢白玉石階,一步一步登上古代文人學子的巔峰。 方瑜殿試的座位極其靠前,抬眼就能看見皇帝寶座的底部和盤著金龍的大靴子。 作者有話說: 恭喜小魚! 大家嗨起來! 格尼格尼,看看看,我這次對小魚很好吧,哈哈哈哈哈! 還有就是,全勤到手! 我上個月立的旗子做到啦,啊哈哈哈! 請大家為本云和小魚鼓掌歡呼+喝彩! 第113章 殿試超神發揮 皇帝的腳好大??! 方瑜的腦海里突然冒出這么個無厘頭的想法, 差點沒把他自己給逗笑嘍。 幸好他的神經系統還緊繃著一條弦,讓方瑜面部肌rou暫時麻痹。 有的時候個別人的腦子就是這么犯二,明明有很重要的事, 可思緒就是很飄忽。 這可能是大腦在緊張狀態下的應激反應? 考卷還沒有發, 現在是在聆聽圣訓(說場面話)的時候, 所以思維開個小差溜個號都很正常。 從表面上看,方瑜是個規規矩矩地好學生,但其實他也有點小叛逆,還特別具有好奇心。對于皇帝和朝中官員并沒有古代人的那種天然的敬畏心理,他現在就想抬起頭來好好瞧瞧所謂的“真龍天子”。 不過他還是克制住了, 畢竟是在古代,方瑜還是要守些規矩。 等聽完了圣訓, 貢士們才再次叩謝皇恩, 入座準備答題。 方瑜深呼吸幾下,調整一下狀態,然后用左手拍拍大腿, 在心里對自己的大腦說:答題就好了,認真寫字, 其他的都不用想, 今天這個大殿上最靚的考生就是方瑜。 專注的人類最有魅力。 方瑜還像平常練習時一樣,先讀兩遍題, 然后在草稿紙上再把題干寫一遍,加深理解。 等到把題目吃透, 再在草稿紙上寫出文章總脈絡, 盡量簡潔, 綱目式列出觀點, 后面用小字標上要用的典故和例證。 然后構思最重要的開頭, 定下稿,揣摩好后方才會在正式卷紙上落筆。 方瑜凝神靜氣,按照平時的練習一步一步往下走,精神高度集中。 寫毛筆字本就有靜心的作用,外加上十多年的不輟練習,方瑜現在一提筆就有那種不拘外物、舍我其誰的架勢。再加上他座位在前列,又是少見的年輕臉,想不引起新帝的注目都難。 和熙帝今年二十有七,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太子,去年好不容易才繼承的大統。 論世上最難的工作,其中之一肯定包括了太子一職。 周元義天庭飽滿,一臉福相,多年行走在審慎的天家父子關系線上,養成了他內斂中庸又謹慎周全的性格,舉手抬足間永遠都是仁人君子的儒雅風度。 別看他被養成了中庸的品格,但這位和熙帝本人卻最喜歡那種有著鮮明個性的人。 方瑜的氣場全開,雖然只是在低頭寫卷,可也成功地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這是周元義登基后主持的第一次殿試,他很重視,特意提前了解了前二十名的貢士信息。 根據座位分布,再看這位貢士年輕的模樣,皇帝心里就有了數,知道這是方瑜。等到他下場巡考的時候,就多往那邊轉了一下。 周元義在大殿上緩緩踱步,時常停下來看幾眼貢士們正在寫的考卷。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有經驗,如果你在考試時有主考官停在你身后看你寫的卷子,你大多數時候都會感覺出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你的答題思路和速度。 那么,在古代最高級別的殿試中,可以主宰你一生命運的皇帝停在你身后時,你會不會緊張呢? 答案是,絕大部分人都會緊張。 大部分緊張的貢士還算能繃得住,不會出什么大紕漏。只有少數幾個心理素質不過關或實在太倒霉的小可憐,會直接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掉鏈子,比如說寫錯了字,或手不受控制地小幅顫抖。 馮晉就是那幾個小倒霉蛋,當皇帝走到他附近時,手一抖就寫錯了一個字,最后只能劃掉重寫。 科舉考試,卷面是很重要的,印象分是很多的! 馮晉心里暗叫不妙,可考試還得繼續下去。他就只能安慰自己,他失誤的話,別人也會失誤,大家一起失誤也沒什么事。 大殿最前面,方瑜漸入佳境,已經進入到了那種玄之又玄的境界,就好比在游戲里的超神時刻。 此刻,天地之間只有書桌、試卷、筆墨和他自己。 當他寫完結尾的最后一個字,才回過神,放好筆,知道此時身后就站著最高統治者皇帝。 方瑜福至心靈,回過頭去,終于看清了和熙帝的正臉。 他拱手作禮,臉上帶著歡快的笑意,眼神清亮,讓人觀之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