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平妃不想當皇后 第29節
自己跑去一個躺椅上玩了一會兒,轉頭看康熙和姜鄢在葡萄架下,他自己一個孤零零的在院子這邊。 他想尋求皇阿瑪和姨母的溫暖抱抱,本來是想要把自己的躺椅也搬過去的,可看見他們的躺椅還有些地方,胤礽就動了心思了。 胤礽也想睡上去,他想跟皇阿瑪跟姨母親近,想要愛的鼓勵愛的抱抱,天天讀書他整個人都要被掏空了。 姜鄢心軟,想答應,康熙拿她的團扇把胤礽抵住,冷酷的拒絕了:“人多,熱?!?/br> 胤礽整個人都蔫了。 康熙是嫌他來的不是時候,兩個人的快樂相處,變成了三個人,快樂還是快樂。 但有些快樂,沒法當著兒子的面實現啊。 可看胤礽這樣,康熙又疼他又舍不得,就說:“你好好讀書,朕有空再帶你出去?!?/br> 胤礽整個人都支棱起來了。 姜鄢無動于衷,天氣熱,她是真的不想出門,她只想躺平。 偏偏康熙不肯放過她,手悄悄在衣擺的遮掩下捏上她的腳踝,深深笑著:“你到時也一起去?!?/br> 第31章 031 聽見康熙說姜鄢到時也會一起去,胤礽高興極了。 現在沒有愛的鼓勵愛的抱抱,胤礽也認了,他的興趣全都被出去玩給吸引了。 他自己肯定是搬不動躺椅的,就招了招手,讓幾個太監幫忙把躺椅搬到葡萄架下同康熙姜鄢的并排放在一起,然后他整個人盤腿坐在里面,快快樂樂的搖晃著。 胤礽纏著康熙問:“皇阿瑪,到時要去哪里?什么時候去???” 他就問,是不是要抽空去小湯山的溫泉?又問是不是要去新的地方。 胤礽本來就是過來吃宵夜的,沒想到還能撞上這么大的一個驚喜,他的心情起伏至今,才算是穩定下來,一面興奮的瞧著康熙,一面將小膳桌上的點心瓜果拿來吃。 他也覺得水葡萄好吃,將剩下未動的水葡萄全吃了,還將姜鄢最近剛做出來的凍奶茶喝了一杯。 康熙卻要賣個關子,既說了,又不肯說全。不管胤礽怎么問,康熙就是不同他說實際的。 瞧著胤礽委屈,康熙笑起來:“不同你說,是暫時這樣計劃,時間日期一概未定。暫時暫時這樣打算,到了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若現在跟你說,到時若有了變動,難免失望?!?/br> 康熙只答他說,出去是一定會出去的,且不是在京郊,總是要走遠些的。 就這么一說,胤礽徹底滿足了。他也不是說一定要出去玩,但有這么個念想,總歸是高興的。就連讀書都更有勁了。 姜鄢早把腳踝從康熙手里解救出來了,他原本也只是捏了捏,并未控制,胤礽來了,他們也不能老躺著,姜鄢坐起來和胤礽說話,康熙自然也是要跟著坐起來的。 姜鄢見他快快樂樂的晃動躺椅,就問他喜不喜歡。 胤礽這才知道這躺椅是姜鄢專門讓造辦處給他做的,胤礽高興極了,連連說喜歡。 康熙琢磨了一下,說:“這倒也正好。保成的便留在此處,他來了也能坐坐。你既預備了三個,那朕就帶一個回山河宴,放在朕那里?!?/br> 游溪春一個,山河宴一個。 如果在游溪春兩個人的快樂變成了三個人的,那總不至于山河宴也會這樣。 他把人拘在山河宴的時候,太子都在讀書,沒人打擾他們,兩個人的快樂就可以持續好久好久了。 胤礽吃飽喝足了,躺在躺椅上看星星,還忍不住翹起二郎腿快樂的晃著腳。 康熙嫌他實在是不像個樣子,給他把腿擼下去了,又準他散漫了半個時辰,然后讓他身邊的奶嬤嬤和太監把胤礽帶回毓慶宮休息。 康熙一早就有了話,今日還宿在儲秀宮。是以敬事房的人就沒過來打擾康熙。 胤礽連離開的背影都是快樂的,看見兒子走了,康熙覺得另一種快樂又回來了。 他去捉姜鄢的腳,把她纖/細玉白的腳踝圈在手里,若有所思的瞧著,盯著。 剛才兒子在這里,他也只是捏了捏,想再有什么動作也難,現在兒子走了,康熙想,就做了。 這回他用了點勁,圈著她的腳踝不讓她動,姜鄢怎么掙脫都出不去,她也不肯就這么老老實實的受制于人。 這腳踝能有什么好看的?姜鄢不懂。 她最有價值的是這張臉啊。難不成,她的腳踝也跟仁孝皇后長得一模一樣么? “你得練練腿?!笨滴跽f著,還輕輕拍了拍。 夏天熱,姜鄢也沒有穿太多,里頭一層貼身的衣裳,外頭的綢緞衣裳也并沒有多厚,康熙只是輕輕拍了拍,姜鄢就覺得他掌心的熱意似乎透過布料貼在了她的皮膚上。 她下意識縮了縮腿,不解的看著康熙。 先前叫她騎馬,要她多練練馬,她滿足了大老板的要求,她練了。 現在騎馬也騎的挺好的。 最重要的是身體好了,成長的也著實不錯,姜鄢就覺得可以了。 現在又叫她練腿。 她聽了這么長時間的故事,李嬤嬤他們也沒跟她說過,仁孝皇后是極其熱愛運動的女子啊。 康熙把她兩只腳踝都圈住,然后把人面對面的摟在懷里,說:“當年為了擒住鰲拜,又為了讓鰲拜放松警惕,朕選了十幾個少年,陪著朕練習布庫?!?/br> “這布庫,便有一招是專門用來練腿的。便是一人俯身撐住身體,另一人手攀住脖子,腿攀住腰,掛在他身上,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天長日久,這腿勁就練出來了?!?/br> 姜鄢腦補了一下,總覺得這個姿勢,怎么就那么的一言難盡呢? 她忍不住好奇,問康熙:“皇上在誰身上掛過?” 康熙挑了挑眉,誰敢讓他掛呢? 他說:“朕都是在木樁上練的。況這是少年時的把戲,現在不必這樣練了?!?/br> 他又去捏了捏姜鄢腳踝上的腳骨,笑道:“你是初學,朕可以陪著你練?!?/br> 康熙就是忍不住想象了一下,她那樣掛在自己身上,摟著他的脖子,攀著他的腰,他就覺得,這個好像比晃躺椅更吸引人,更快樂。 姜鄢嚴重懷疑康熙動機不純。見他的目光只在自己腰腹間流連,姜鄢確定了,康熙他,就是動機不純。 姜鄢拿著小團扇搖了兩下,臉有點熱,身上也出了點汗,可這點風好像沒什么作用,姜鄢臉紅紅的,小聲說:“現在不練,天氣太熱了。冬天再練?!?/br> 康熙盯著她,放開了她的腳踝,直接去箍她的腰,恨不得毫無縫隙的貼在一起,他的唇也湊過來,貼著她的耳朵說:“太皇太后在宮中久了,想出去走走。京郊沒有什么可逛的?!?/br> “朕聽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想出去禮佛,為大清祈福。三藩平定,如今臺灣事將定,沙俄也總歸是要平定的。太皇太后想去求一個風調雨順海晏河清,朕想帶太皇太后去五臺山?!?/br> 康熙小聲說:“太皇太后已同意了。說出行的日子由朕來定。朕琢磨,不是年底就是明年節后。那會兒天氣正好,出門沒有那么熱,太皇太后會舒服許多?!?/br> “既要去五臺山禮佛,朕和太皇太后都去了,太子也不必留在宮中,跟著朕出去歷練歷練自然是好的。這次朕不帶旁人,只帶你一個出去?!?/br> 既然要去五臺山禮佛,重要的便是誠心。哪怕是從半山腰開始,也總要有一部分是一步一步爬上去,那樣才顯得真心誠意。 既要爬山,那肯定是要練練腿的。 姜鄢想,康熙教她那樣練,就是假公濟私。 姜鄢覺得自己還不至于比不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紀大些,爬山約莫吃力些,姜鄢甚至還想著自己練好了,到時候還能攙扶一下太皇太后,給太皇太后搭把手。 事實證明,姜鄢還真的是想多了。 本來她確實是有可能實現她的想法的,在爬山的時候給太皇太后搭把手什么的。 但是非常不湊巧的是,選定的爬山日子的那天,正好是她癸水的第二日。 康熙到了秋天回宮后,就將去五臺山禮佛的日子給定了。就定在過了年后的二月里。 這次出去,跟著的人也很多。就像之前康熙承諾的,后妃里頭,他就只帶了姜鄢一人。 臨行前,胤礽跟康熙提了一句,說在外頭的時候,還想要姜鄢小廚房的人供應他們的膳食??滴跬痴f了,姜鄢就預備了起來。 這次出去,小廚房里伺候的人全帶上了,再加上御膳房的人,供應太皇太后、康熙、胤礽和她的膳食,應是綽綽有余了。 到五臺山的時候天氣還是有點冷的,姜鄢大約是一路上奔波,比不上在宮里是安逸舒適,因此癸水就晚了幾日,便正好趕上了上山的時候。 為體誠心,太皇太后、康熙、胤礽及文武大臣們,最后上山的路都是要走上去的。 康熙不想叫人多擾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想清清靜靜的走到山上去,因此叫文武大臣們比他們上山的時辰晚一些,等他們出發了,大臣們隨后再跟上。 跟著他們的侍從也是遠遠的跟著,但凡有需要,再上前來伺候。 太皇太后雖然年紀大些,可早年里那也是個風云人物,跟著太宗皇帝從關外到關內,并不是真正尋常家的老太太。 太皇太后的身子骨也硬朗,也不需要人攙扶,自己就能穩穩的上山。 這一路出來,在宮里原本還時不時鬧個頭疼腦熱的老人家,出了門反而一切都好了,每天吃得好睡得好,身體和精神都rou眼可見的在變好。 康熙自然不必說,胤礽更是興致勃勃的要往上沖,唯有姜鄢一個,沒能幫上誰,反而因為遲來的癸水肚子疼而沖不動。 只走了一點,就肚子疼到邁不開腿。 抱著肚子坐在山道石凳上,紅著眼睛恨自己不爭氣,拖累了康熙他們。 姜鄢怕太皇太后對此有什么忌諱,怕自己這樣子上去會沖撞了神佛,就想著是不是她干脆不要上去了,就自己下山去等著,總不能讓大家都在原地等她一個的。 太皇太后那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壓根不覺得這有什么可忌諱的,只是著實憐她疼痛,想著要不然使人抬轎子,把姜鄢抬上去,也不必叫她走了。 康熙走到姜鄢跟前:“既來了,便是要一起上去的。獨個將你留下,像什么話?” “我們還要在山上住上幾日,難道你便一直在山下么?這也不像個樣子?!?/br> 康熙背對著姜鄢半蹲下來,說:“既是發愿誠心走上去,使人抬轎子也是不妥。這也不遠,朕背你上去。你上來?!?/br> 姜鄢哪敢上啊。 她不動,太皇太后那里倒笑起來:“皇帝有心了。鄢妃上去吧?;实奂日f了,必是有把握的?!?/br> 也不能總讓康熙這樣蹲著,姜鄢就站起來了,輕輕往上一躍,康熙輕輕松松托住她,將她的腿放在腰前固定好,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回頭就意有所指的望著姜鄢笑。 姜鄢本來是疼,見他這樣笑,突然就懂了,跟著就臉紅,趴在康熙結實的背上也不說話。 她還怕被太皇太后看見,結果太皇太后早帶著胤礽去研究山道旁的崖刻去了。 康熙先走一步,穩穩的背著姜鄢往上走。 一開始姜鄢還有點放不開,僵硬著身體,可慢慢發現康熙真的很穩,且她也知道,康熙是真的很有勁,現下背著她還氣不喘臉不紅,就跟如履平地似的,姜鄢也怕自己不放松會給康熙增添負擔,就慢慢軟下來,乖乖的趴在康熙的背上。 太皇太后自個兒帶著胤礽一道走,就跟在康熙他們后頭。 她早先就跟康熙說好了的,不必時刻都顧著她,上山的時候她想要自在些,都隨意些才好。 像現在這樣,她牽著曾孫,跟在孫子后頭慢慢的上山,便是最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