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我回家養蜂了 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原始獸世當祭司、春蜜、壞果(NP)、池爐未卜(1v1)、未婚(1V1,H)、同人存檔(KPOP)、豪門未婚夫有了讀心術、深陷、十八線綠茶靠身體上位、懵懂少女天天挨cao(np,高h)
畢竟新鮮的野山菌,一年就那么十天半個月的最值錢,可要是做成醬,一年四季都能賣,價格波動還不大,簡直是旱澇保收、穩賺不賠的長久買賣。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村里人不懂技術,不知道怎么種野山菌。 不過這個問題,聽郎英的意思是,鎮上已經在幫他們想辦法解決了,而且小滿也去板栗溝考察過了,想學習人家板栗溝,爭取和農大的科研團隊合作,把他們郎山村也打造成一個野山菌種植實驗基地,到時候有農大的教授專家親自上門指導,不比他們自己去外面聘請技術員更靠譜? “那、要是入股的話,大概要多少錢?”山櫻終于心動了。 兩個兒子就像兩座大山,壓得他們兩口子喘不過氣來,一想到以后要準備兩套婚房、兩份彩禮、辦兩場喜酒,山櫻就覺得眼前一黑,十分想學一學網友的表情包,表演一個當場去世…… 可要是合作社真能賺到錢,哪怕一年多賺十幾二十萬呢,攢到兒子長大,娶兩房兒媳婦也足夠了。 “這個我問過小滿,要是按照茶葉合作社現在的股東結構,小滿和山巖兩個人是各出資二十萬的?!?/br> “二十萬?!”山櫻和江小輝集體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數目遠遠超過了他們家的存款,沒戲了…… “別急啊,我話還沒說完呢,要一家出二十萬肯定不行的,所以我打算多找兩家,我一個,阿櫻你們一個,再加上我大姑姐一家,我們三家能湊多少湊多少,實在不夠,我再把小滿和小魚他們倆拉進來!” “對對!他們兩個都是財主哈哈~”山櫻聽到這里才徹底放心了。 郎英這個股東配置,一看就是奔著帶自己人賺錢去的,而且有了江小滿和江魚這兩個大財主托底,她們心里也有了底氣。 只是,讓山櫻和郎英倆姐妹沒想到的是,這個籌備中的合作社,最后實際核算下來的注資投入,居然每家還不到十萬塊! 第214章 拿到框架方案的時候, 江小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啥?你跟我說這么大一個合作社,三家合資的話,每家只需要八萬多元? “按照現行政策來測算的話, 八萬多足足夠了, 可能還用不掉?!?/br> 孫哲遠得意一笑。 寫材料,他可是專業的! 江小滿他們只知道項目做出來之后可以去申請一些諸如稅收、用地之類的補貼,卻不知道, 有些“隱藏款”的福利政策, 一般都是不會寫在白紙黑字上的, 得自己去想辦法爭取。 蘇哲遠在這方面的人脈和消息, 明顯比江小滿他們厲害得多。 而且他做扶貧干部這幾年,也經常接觸到很多內部交流學習的優秀創業項目,能借鑒的成功案例就很多。 “你們的茶葉合作社之所以前期成本這么高, 主要是一個冷庫一個倉庫比較花錢,但這方面野山菌合作社就沒必要支出了?!?/br> “據我所知, 新鮮菌菇摘下來之后,如果當天不處理的話,隔日的新鮮度和就沒那么好了, 所以我想, 不如干脆就在地頭上搭個四面透風的磚瓦棚,這樣成本低, 而且更適合新鮮菌菇保存?!?/br> “這樣的話, 冷庫也不需要了,倉庫就更不必說了, 直接做成野山菌醬, 儲存肯定是用加工廠的倉庫?!?/br> “基建這塊能省下來不少錢, 土地成本也可以省下來, 就像你說的,跟農戶簽訂種植合同,直接用農戶自家的山林種野山菌,這樣土地租賃成本幾乎為零?!?/br> “菌種這塊,我計劃以農村留守婦女創業的名義,向上級部門申請專項扶持政策,包括信用社還有一個專項的最高五十萬元的兩年期免息貸款可以去申請一下……” “什么?五十萬?兩年免息?那我們當初為什么不能申請?” 江小滿噌了一下躥了起來。 孫哲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快把江小滿給看毛了,這才慢條斯理地懟了他一句:“這是人家信用社對農村留守婦女的定向創業福利,你是留守啊,還是婦女???” 江小滿:“……” 嚶嚶嚶~~說好的男女平等呢? 不過,這么一算的話,如果再加上后期和農大爭取一點采購菌種的優惠折扣,一家不到十萬塊錢,興許還真能把這個合作社給撐起來? “我看你這是當局者迷了?!睂O哲遠笑著說,“小滿你仔細想想,野山菌大量上市的時候,要雇傭大量人手處理菌子、熬醬,另外種植戶也需要雇傭人手上山采菌子,一個項目能為當地解決這么多就業崗位,你說,鎮上會不會想盡辦法也要把這樣一個產業保住呢?” 農民留在農村為什么賺錢難? 除了種糧食不賺錢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在老家找不到工作嗎? 郎英她們這個項目,只要能持續不斷地為郎山鎮提供這么多就業崗位,孫哲遠覺得,換成他是鎮領導,他也要鉚足了勁支持這樣的企業生存下來,甚至是做大做強。 “有道理……還是孫主任你看得長遠?!苯M恍然大悟。 果然!方案遞上去不到一周,縣里的批復就下來了。 江小滿很有理由懷疑,審批流程這么快,鎮上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但是結果卻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縣里非但為郎英他們爭取到了五十萬的兩年期免息創業貸款,縣婦聯還決定來郎山村考察,如果考察結果符合要求的話,可能會把這個項目列為年度重點扶持項目! “太好了!英子姐,我就說這事兒你們肯定能辦成!”江小滿趁機提醒郎英,到時候婦聯來考察的時候,最好再跟領導們說一聲,合作社成立之后,會優先招聘本地留守婦女和老人,這樣比較符合婦聯的工作方向。 郎英暗暗記下了。 她跟婦聯并沒有打過交道,當初江二明出軌要跟她離婚的時候,她還是個兩眼一抹黑的農村婦女,根本沒想到遇到困難還能去找婦聯求助。 現在想想,到底還是吃了沒文化、讀書少的虧,這些常識,江小滿一個男人都知道,她們自己就是女人,居然從來都不知道…… 郎英這邊的項目進展還算順利,不過正式啟動肯定還需要時間,反倒是江小滿自己家的茶葉廠先一步開門營業了。 本地人造新房都是要請人吃酒的,但是江小滿家之前蓋房子就已經請過一次了,而且這次是廠房,他跟江有糧商量了一下,索性就不請客了,那天也不收禮金禮物,直接買點糖果香煙門口發一發。 江小滿店里的野山茶小茶餅,現在也算是在小范圍內打響了名頭,尤其是一些喜歡喝茶的老茶客,特別沉迷小茶餅的口感,回購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茶葉廠投入使用后,產量是提上去了,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原材料出現了嚴重短缺! 沒有足夠的新鮮茶葉,茶葉廠的生產線閑置情況嚴重,一天只要開幾個小時就能把茶葉做完了,剩下的時間全部都空在那里。 江小滿簡直哭笑不得! 他之前還擔心茶葉廠蓋的太大,他忙起來沒時間陪老爹呢,現在好了,就這么一丁點大的茶葉廠,居然還不能滿負荷運轉?說出去簡直丟人! 原材料不夠,這對于茶葉廠確實是個不得不解決的大問題。 江小滿在附近幾個村子轉了幾天,終于下定決心,再次找到了鎮上。 “什么?你要重啟老茶園?”孫哲遠差點一口茶湯噴出來。 “那些老茶樹都沒人要的,長的太高了,采茶葉也不方便,你打算怎么重啟?哪來的錢?”孫哲遠恨不得掰開江小滿的腦袋看一看,里面裝的是不是剛出鍋的漿糊。 沒有十年的腦溢血,能想出這種敗家的主意嗎? “不是,哥,你聽我說完再罵行不行?” 江小滿哭笑不得地拿出了自己熬了好幾天寫出來的計劃書。 荒廢了十幾年的老茶園,再重新啟動,確實需要花費不少的成本。 要重新整地、施肥,給老茶樹修剪枝條、治好病蟲害。 關鍵是茶葉長出來之后,還要雇人把茶葉摘下來拿去賣,即便如此,幾畝地的老茶園全部重啟,要想收回成本,起碼也要兩年時間。 “是辛苦兩年,換全家一輩子的鐵飯碗,還是一直窮下去,等老了喝西北風,我覺得正常人應該都會選擇第一個吧?”江小滿把自己寫好打印出來的計劃書攤開來,一條條跟孫哲遠解釋清楚。 “孫主任,我是這么想的,我們茶葉廠現在收的茶葉,都是老百姓從山里摘回來的,可是,野茶這玩意兒你知道的,大家都是只管摘不管養,有的為了方便摘到高處的茶葉,直接把茶樹枝給掰斷了都有的?!?/br> “這樣只管摘不管養,要不了幾年,咱們郎山的野生茶樹資源就要枯竭了?!?/br> “到時候野生茶葉不好找,我店里的小茶餅賣得再好,沒有原材料也沒辦法啊,我總不能去別處買茶葉冒充咱們郎山的茶葉吧?” “所以我想著,與其到時候被動減產,甚至整個合作社都活不下去了,還不如趁現在危機剛冒頭,咱們趕緊做好備用方案?!?/br> “我想過了,以前咱們這的老茶園之所以被拋荒,主要還是因為種茶葉不賺錢,可要是能賺錢,你覺得老百姓會不種嗎?” “大家都想賺這個錢,只是還缺少一個領頭帶著他們干的,而且老茶園重啟翻新,也需要大量的技術指導,這些資源,普通老百姓很難找,但是鎮上想辦成這件事,應該不難吧?” “確實不難,現在國內好多高校都有對口扶持計劃,我們鎮上把方案報上去,審批通過了,縣里就會為我們匹配對口援助的高?!鹊?!這個我可做不了主??!”孫哲遠一臉后怕地盯著江小滿看了一眼。 他現在有點懷疑,這個江小滿是不是會下降頭,怎么他一說,自己就跟被人下蠱了似的,什么都順著江小滿的思路來啦? “嘿嘿~那不就得了?其實我仔細算了一下,按照一戶人家平均三畝地的老茶園來計算,技術指導是免費的,老百姓實際要支出的就是購買修剪工具、松土、施肥、除蟲的費用,自己家里人做的話,第二年老茶樹冒新芽,摘下來賣了,就能收回一部分成本了?!?/br> “還有,修剪下來的茶樹枝也不要浪費了,我們可以請技術員教老百姓怎么用茶樹枝扦插繁育新茶苗?!?/br> “到時候茶園上層是高大的老茶樹,下層就可以種上新培育出來的茶苗?!?/br> “我問過我爹了,扦插繁殖出來的茶苗,長得快的話,三年就能產茶了,到時候一畝地能產出的鮮茶更多,基本可以確保三年以內,老百姓就能把重啟老茶園的成本收回來?!?/br> “也就是說,三年以后,老百姓家里的老茶園,就能變成一只下金蛋的母雞,每年多養兩頭豬,豬糞漚肥拿來給茶園施肥,鋤草也可以自己家慢慢做,不需要花錢雇人……這樣算下來的話,幾畝地的茶園只要細心伺候著,每年摘兩到三茬鮮葉,一畝地能賣一萬多塊錢的話,每戶人家一年單靠賣茶葉,就能增收好幾萬了吧?” “你想想咱們郎山鎮,現在家庭年均收入是多少……”江小滿低聲蠱惑道。 孫哲遠呆了呆,隨即狠狠心動了! 這不就是他扎根基層扶貧的奮斗目標嗎? 曾幾何時,他到處找項目拉投資,就是想讓郎山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孵化出一個能持續產出收益的項目??! 別看幾畝地的茶園,一年頂多五、六萬塊錢的收益。 可就像江小滿說的,只要注意控制成本,這些收益幾乎都是純賺的??! 種茶葉不像種莊稼,年年都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去購買種子肥料農藥什么的,再扣掉租賃農機的成本,單純種糧食的話,一畝地一年能賺到兩千塊錢,就已經算是風調雨順的高產了。 可要是郎山地區的那些廢棄老茶園全部重啟了,雖然前期要花費一點成本,但從長遠看,茶樹只要種活了,后期養護成本比莊稼少很多,而且一棵茶樹只要好好養著,活個幾百年輕輕松松的! 到時候別說這一代了,子孫后代都跟著一起吃紅利,就比如說武夷山的那些老茶樹,養活了多少代人? 最最關鍵的是—— “以前老百姓不愿意種茶葉,是因為咱們郎山的綠茶賣不出去?!?/br> “現在有我給他們兜底呢,只要茶葉種出來了,就不愁賣不出去,你說大家愿不愿意種?” “就你那個小茶葉廠,能吃得下這么多鮮葉?”孫哲遠狐疑地看著他。 “我一家當然吃不下,可這個小茶餅這么賺錢,我不擴大生產,難道別人家就不會跟風開茶葉廠?” 江小滿笑瞇瞇地表示,他已經成功蠱惑了好兄弟江魚,只要鎮上的老茶園能重啟,茶葉產量上來了,到時候他們就投資建設新廠房。 郎山的小茶餅現在賣的有多火,山巖他們不是沒看到,只是因為江小滿跟他們是好兄弟,所以大家才不好來和他搶生意。 可要是江小滿主動提出讓出這部分市場……別說山巖了,孫哲遠都狠狠心動了好嗎? 第215章 隔了不到一個月, 看到孫哲遠又拿了一份項目計劃書跑過來,孔副鎮長眼皮一跳:“這又是那個江小滿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