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我回家養蜂了 第1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原始獸世當祭司、春蜜、壞果(NP)、池爐未卜(1v1)、未婚(1V1,H)、同人存檔(KPOP)、豪門未婚夫有了讀心術、深陷、十八線綠茶靠身體上位、懵懂少女天天挨cao(np,高h)
之前那個賣不銹鋼盆的老板,給他寄了一大堆樣品, 他自己家用不完,就給來幫忙的嬸娘嫂子們分了分。 不是什么值錢的福利,大家卻都很高興, 畢竟是不要錢的東西,而且這種不銹鋼盆,在農村真的很實用。 可以拿來裝菜、裝湯、裝豬油,烙餅子的時候拿來攪面糊也比家里常用的粗瓷碗更好用。 最重要的是清洗很方便, 還不容易摔碎, 簡直就是農村每家必備的廚房容器! 正中間一個最大的不銹鋼盆, 里面裝了滿滿一盆的洋芋燒雞, 這只雞看起來很大, 切了半只拿來燒雞, 剩下半只,郎紅帆做了一大盆粉蒸雞。 一刀豬rou,排骨用冬瓜煮了一盆湯,五花rou切了一半rou片炒了個辣椒,另一半拿來燒豆角, 最后還給江有糧炸了滿滿一碗梅干菜花生米, 讓他下酒吃。 “老姐妹你這也太客氣了, 這么多花生米, 你得剝半天吧?”江有糧咋舌道。 農村家家都會種花生,花生不稀罕, 但是要費工夫剝這么多花生米出來, 那就要費不少工夫了。 “吃吧, 吃不完給小滿帶回去當零嘴,他們年輕人不都愛熬夜么?晚上餓了,不吃點東西可不成?!崩杉t帆拿了幾個空碗過來,先給他們每人舀了一大碗排骨冬瓜湯。 江小滿嘗了一口,沒有他自己做的冬瓜湯清淡爽口,估計是排骨下鍋的時候沒有焯水。 不過農村很多人家煮rou湯都是這么做的,畢竟難得吃一次rou,還要焯一遍水,把rou里面的油水都焯了,那rou不是白買了? 但是洋芋燒雞和粉蒸雞卻做的很好吃,尤其是粉蒸雞,比他自己做的還好吃,江小滿一邊吃,一邊問郎紅帆,他這個視頻要大概講一下各家的年收入,她這邊如果不方便講的太清楚,就大概給個低一點的數目。 免得萬一她那兩個吸血鬼兒子聽到老母親賺了錢,又要回來偽裝孝子賢孫,騙她老人家的養老錢了。 郎紅帆想了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就笑了—— “不用藏著掖著,你把你那個手機錄像打開,我就照實說!” “我知道你怕什么,小滿吶,你這孩子心腸真好,不知道有些人的心有多臟!” “你以為我藏著掖著,他們就不會打我的主意了?” “我還偏要叫他們知道,我老太婆手里有得是錢,就是不樂意給他們花!” “想花我的錢,往后就得老老實實給我養老送終!” 江小滿呆了呆,消化了好一會兒,才算明白郎紅帆這番話的意思。 搞明白之后,不由對這位女士由衷敬佩起來。 牛??!這就是傳說中的陽謀吧? 就像某些宮廷劇里的皇帝,就喜歡拿屁股底下的龍椅當胡蘿卜,吊著下面幾個皇子,不得不對他這個父皇爭相討好孝敬。 畢竟,兒子什么時候最孝順? 那必然是還沒拿到老爹老娘遺產的時候最孝順??! 郎紅帆有兩個兒子,肯定不符合去敬老院的條件,農村那點收入,又不夠她去住那種價格昂貴的養老院的,目前看來,等她年紀再大一點,也只能讓兩個兒子給她養老了。 但是,已經見到了兩個兒子的真面目,現在的郎紅帆,已經完全不敢相信這兩個小畜生了。 她老人家答應公開自己每年的收入,也是想趁機暗示那兩個小畜生,你們的娘還能賺錢呢,想要?那就乖乖伺候老娘養老送終! 表現得好,老娘撒手之后,這些錢都是你們的。 要是還敢算計你們老娘,哼!她寧可把這些錢撒到養老院去! 她老人家有多少錢,就住多久的養老院,等錢花完了,就往你們兩個小畜生家門口這么一躺! 難道你們還敢不管自己親娘? “噗哈哈哈~對對對!你這么想就太對了!”江有糧忍不住贊道。 “那我就拍啦?” “拍!我自己說!”郎紅帆筷子一揮,似乎非常享受擺爛后的生活。 她老人家今年沒了兒女拖累,確實攢了不少錢。 小茶餅這塊,別人都是家里沒事了,抽空去山里摘點茶葉做一些,賺點外快。郎紅帆不一樣啊,她現在又不用帶孫子,又不用給全家人做飯,每天早上把豬和雞鴨喂飽了,背上背簍進山去,能摘一整天茶葉。 光是今年春夏秋三季的小茶餅,她就攢下來三萬多塊錢! 還有之前江小滿收山野菜那會兒,她老人家幾乎把村子周圍幾座山都給薅禿了,賣山野菜又攢了三、四萬塊錢。 再加上之前把菜園子里的蔬菜賣給江小滿,賺了幾千塊; 家里的十幾只蜂桶也賣了幾千塊錢的土蜂蜜; 今年自家的老母豬下崽子了,豬崽也賣了兩千多塊錢,還有雞蛋鴨蛋什么的,零零散散算下來,她今年起碼攢了有八萬塊錢! 這老太太是真勤快,而且看樣子平時生活也非常節省,幾乎不花錢,估計她兩個兒子在外面打工,一年也未必能攢下八萬塊錢來。 “嗐!往年一年能攢下萬把塊錢就不錯了,今年還不是多虧了小滿你帶我們發財?”郎紅帆舉起果汁,非要敬江小滿一杯。 江小滿哪里敢讓長輩敬酒?趕緊舉著酒杯站起來,跟這位彪悍的太太碰了一杯。 吃飽喝足,江小滿架好云臺,打開攝像頭,郎紅帆稍微醞釀了一會兒,見她老人家似乎不習慣直接對著鏡頭說話,江小滿干脆把云臺換了個角度,讓她側面出鏡,對著自己說話。 這下子郎紅帆就徹底放開了。 江小滿拍這個系列的視頻,并不是想要激化什么家庭矛盾,主要還是想趁著采訪團還沒來之前,先積累一批素材,到時候記者來了,拿著現成的資料,馬上就能挑選出需要采訪的農戶家。 而且這些農戶提前被他“采訪”過一遍,已經算是應對媒體的熟練工了,回答起媒體提問也更有經驗。 他想要的是更多人來關注他們郎山,投資他們郎山,只有從根子上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大多數鄉親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脫貧致富。 至于那些一大把年紀了還想要啃老的懶貨?老子管你們去死! 方才郎紅帆那番話,也給了江小滿更大的啟發,或許他也可以借助這期視頻,讓四里八鄉那些懶漢們看看,靠山山倒,一味的想趴在父母身上吸血,父母總有老了需要他們照顧的時候,那時候父母沒了賺錢的本事,他們反倒要賺錢給他們養老,那時候怎么辦? 盡管知道有些人死性不改,但江小滿還是想試一試。 一百個人里面,但凡有那么一兩個看了他的視頻能幡然悔悟,他也算是間接拯救了幾個家庭,功德無量! 這類紀實類的視頻因為素材比較扎實,也不需要設計什么空鏡頭,考慮轉場配樂什么的,江小滿就直接用原聲,把內容剪輯完整,當天晚上十點多就發出去了。 這個點正是很多夜貓子睡不著,開始感悟人生的時候,更何況突然刷到了這個“含辛茹苦老寡母 忘恩負義不孝子”的家長里短視頻,氣得網友們當場就從床上、沙發上爬起來了。 再一想自己家/親戚家也有過這樣的白眼狼,登時氣得頭暈目眩,睡什么睡?今晚就要做個鍵盤俠,噴死丫的! “我沒聽錯吧?親媽守寡二十多年,辛辛苦苦把你們拉扯大,還給你們娶媳婦,給你們媳婦伺候月子,你們不想著孝順親媽,居然為了塊宅基地,要把老娘送到狼窩里去?(火冒三丈.jpg)” “代入感太強,我已經氣得發暈了,我哥就是這樣的!從小到大不知道花了家里多少錢,好不容易結了婚,有了孩子,好么,現在一家四口都賴在我媽家吃吃喝喝,不給生活費,我媽每個月2000塊錢退休金,不夠他一家吃喝的,這么大年紀還要去撿破爛,說她也不聽,還說我哥也不容易,氣死我了!” “呵呵,這種純屬老人慣的!我家有個親戚也是,兩個兒子沒一個有出息的,天天帶著老婆孩子回家蹭吃蹭喝,生怕對方比自己多占了點便宜!問題是我親戚也是個奇葩,老兩口伺候一大家子還不夠,還勸兩個兒媳婦要生二胎,三胎,一定要生個孫子才行!救命!投胎到這種人家,小孩子也要大呼晦氣吧?” “小滿哥請幫忙轉告這位阿姨,一年八萬塊不少了,千萬別給兩個兒子花!一分錢也別給!都存銀行定期攢起來!一年八萬,十年就是八十萬,夠找家便宜點的養老院養老了?!?/br> “對對!堅決不能把錢給兒子!自己留著養老,要是擔心養老院欺負沒有子女探望的老人,我報名做志愿者,我家就是本地的,可以每個月去探望一次?!?/br> 這條報名做志愿者的評論下面,一口氣跟了好幾千條,都是家在本省或者本市的網友,這么多人要是輪流排班的話,別說一個月探望一次了,就是一天一次,也能排到五年以后了…… 同一時刻,郎山鎮很多本地人也都刷到了江小滿最新更新的這條視頻。 認識郎紅帆的都忍不住搖頭嘆息。 沒想到她兩個兒子看著人模狗樣的,背地里居然是這種忘恩負義的貨色! 連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親娘,都能毫不手軟地為了一塊宅基地,把人推到火坑里去,這還是人嗎? 有覺得這倆兒子是白眼狼的,自然就有給這倆小畜生說話的圣母。 江小滿猜得沒錯,農村確實有很多為人父母的,哪怕兒女趴在他們身上吸血呢,他們還要努力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老了,血不夠多了,兒女吸得不夠飽??吹嚼杉t帆居然一分錢都不肯給兒子們花,還不肯幫忙帶孫子孫女,覺得她這么做實在是不應該。 這些人也不太會打字,干脆跑到郎紅帆家里勸她,畢竟以后要靠兒子們養老的,兒子們過得好一點,她以后老了不也能跟著享福? 還有的居然勸她應該聽兒子的話,趕緊回婆家那邊,把那邊的宅基地給搶到手。這樣以后兩個兒子一邊一塊宅基地,住著多寬敞自在??? 郎紅帆簡直快要被氣笑了。 這福氣老娘是沒那個肚量去享了,給你你要不要??? 第189章 要不怎么說類似的家庭狗血劇, 越狗血越火呢? 江小滿拍了半個月蓋房子搞基建,熱血正能量的鄉村勵志大劇沒人看,一時興起拍了一段鄉村狗血爭產小劇場, 一夜間瀏覽量就破了五百萬! 點贊評論更是破了他自己的個人記錄, 連續兩天霸榜本地熱門! 戳到了現代人最關心的養老話題, 還沒結婚的年輕人還好點, 有了孩子的看到這個視頻,已經忍不住腦補了一番兒女長大了不孝順應該怎么辦了。 越想越氣, 當即就決定削減兒女的零花錢! 反正就算錢都給你們花了, 你們長大了也不會感激我,反而會覺得理所當然。 還不如我自己攢起來留著養老呢。 想要零花錢? 行呀,作業寫好,家務做好,考試成績有提高, 零花錢還有個保底。 要是敢給老娘擺爛, 作業不好好寫, 考試成績一塌糊涂,行吧,你現在就可以出去看看哪條街的馬路好掃一點了,順便再找個遮風擋雨的涵洞什么的, 提前適應一下以后露宿街頭掃大街的美好生活! 讓人沒想到的是, 郎紅帆的兩個兒子刷到這個視頻之后,非但沒有羞愧反思, 反而攜家帶口的回來探親了。 大兒子張口就跟親媽保證,以后他們肯定好好孝順老娘, 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 小兒子緊接著就說, 她一個孤寡老人拿著這么多錢, 萬一被人惦記上就不好了,可以先交給他們保管,他們肯定不會亂花的…… 兩個兒媳婦直接把孩子往婆婆懷里推,嘴上還不停訴苦,說孩子跟著他們在外面打工實在太可憐了,聽說老家的新學校馬上造好了,還有省里來的老師,她們想把孩子轉到老家來讀書,以后就跟著親奶奶了,也免得老人家一個人孤零零的太寂寞了。 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不知道的還以為兒子兒媳婦們多孝順呢。 郎紅帆冷笑連連。 “行啊,孩子留在老家念書也行?!?/br> 倆兒媳婦正在竊喜,下一秒,婆婆就開始給他們算賬了—— “帶著倆孩子,我就不能種地,也不能進山采野菜了,你們兩家得給我生活費,我一個老太婆花銷不多,每家每個月給我五百塊錢,這不算多吧?” “這倆孩子的花銷另算!孩子花銷大,吃穿用度、玩具零食,哪樣不要錢???你們自己也養過孩子的,自己估摸著,一個月一個孩子1500塊錢總要的?!?/br> “什么?!”兒子兒媳婦目瞪口呆。 “媽,你不是一年能掙八萬塊錢嗎?還差這點生活費?”小兒子勉強笑道。 “是啊媽,我們在外面打工,要租房子要吃飯,一個月也攢不下幾個錢,您就幫幫我們吧?”大兒子也跟著哀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