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7宋井
書迷正在閱讀:會不會攻略反派啊你、不止玫瑰在心動、天賜農妻之福運連連、侯門獨寵、當我繼承一間怪談劇院、婚成蜜就,首席太會撩、擺脫渣男后被霸總哥哥夜夜cao(骨科1v1)、非你不可、畢業后我回家養蜂了、我在原始獸世當祭司
湎水縣得名于長江某條支流的支流,境內湎水河還不是這第二級支流,只是它的上源(就是支流)。這條河流經四縣,湎水縣流量最大,貫其頭尾。 宋井鎮以此河為界劃分村落,蒲桃林村在中段,占河南的一脈山,聽起頗為夸張,其實只有幾條溝住人。 就近接的另一個村子,因地勢佳,沿河坐落,家家白墻墨柱,軒亮檐飛,一派江南小鎮格調,是近年搞旅游開發的成果。 甘寶瑩做姑娘是這村子的,嫁給河對岸衛家,戶籍最后一項就落在蒲桃林村里溝組。 里溝在蒲桃林村村腳,緩緩給夾在一大一小兩個山包間,原有兩戶人家,東面一個姓李的老鰥夫,前些年,鎮政府接走了,剩下甘寶瑩和衛朝存,住西面。 這兒通水泥公路,尾收在一個石壩口,石壩是個直徑十來米的圓,兩點鐘方向有條小徑,沿其走七八分鐘,走到梯田頭,就是甘寶瑩和衛朝存住的地方。 譚山雨坐她爸的叁輪摩托來,上午她留在家里晾曬干貨,衛繼禎和譚小樟先坐衛泠的車過來,幫襯甘寶瑩做飯。 這邊請客人吃飯,或是聚親過節,都是自家買菜,女兒媳婦兒幫著做。 拉石頭的大貨車還停在石壩上,崖下河邊有挖掘機,沒開工。她舅的車靠邊停,后面跟著一輛黑色的小轎車。 “爸,小姨她們也來了?!?/br> “那是嘛?!?/br> 路邊茅草齊小腿高,開始泛黃,后面水分流失,越來越干,會變成和老宣紙一樣。 貼小路的草有著茬茬切口,被彎刀削了的,免得掃人褲腿。 “小雨啊……”她爸走在前,忽然說。 “怎么D?” 她爸又沒說,腳揚了一下繼續走,譚山雨也繼續走,看見她爸手背著,干巴巴的掌心,指腹全是繭。 “終于到了”,譚山雨仰起頭,聲音歡快,神情也是快樂的模樣。 那房子藏在竹林里面。男人坐在院子說閑話,女人在屋里。 譚山雨過去喊小姨夫,喊舅,她小姨夫點點頭,笑說:“小雨回來了啊,要高考了,辛不辛苦?” 她彎著兩只眼睛,“嗯,回來過節,不辛苦?!?/br> 她小姨夫又點點頭,算是客套畢了。 譚山雨就進屋,在廚房找到她外婆,叫了外婆,問沒看到外公。 “曉得死哪去了”,甘寶瑩咒罵一句,衛繼禎讓她把提籃里的青椒蔥蒜苗拿出去,理了洗干凈。 衛繼嫻在電視劇屋喊:“媽,瓜子兒在哪里,抓點啊?!?/br> 衛繼禎對譚山雨說:“去,先給你小姨找哈瓜子兒?!?/br> 這片農村,一般八零年之前出生的女孩兒長大就嫁在娘家附近,不是一個村的也至少幾個溝連著,以八零為界,之后出生的女孩,不管有沒有上學,明面上都嫁出了農村。 衛繼嫻是八八年的,讀了初中。那時衛繼禎已經嫁人了,家里有點彩禮錢,是能供她繼續讀書的。 可衛繼嫻不,她要進城打工。 一個受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女孩想在城里安分找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有限的認知水平,城里的繁復燈光,怎可能教地她靜求取高。 同那時一部分女孩兒一樣,晃晃當當幾年,衛繼嫻回來了,但嫁在農村絕不可能,她和丈夫住在縣城。 屋子左邊是水井,村里給埋了水管,就不再打水,譚山雨拿了個小板凳,坐樹影里給蒜苗脫皮,黏糊糊的。 中午吹風,竹林沙沙地細響。這片竹林只有半包,包前包左,屋后都是板栗,銀杏等等結果子的被子植物或者裸子植物。 譚山雨理凈了,沒有開水龍頭的水,端著鋁盆去到旁邊的水井。 放好,去尋掃帚掃皮,掃蒂。 刺啦刺啦的鏟子聲里,夾起鑰匙和運動鞋輕便的聲兒。 衛泠轉出墻角,到后面衛生間去。 近年鎮上挨家挨戶給修了帶蹲便器的衛生間,上水連著水源。 “舅?!弊T山雨打了招呼。 “嗯?!?/br> 水井是露天水井,邊上堆青石塊,積年累月,爬出一塊兒毛茸茸的青苔。 衛泠從衛生間出來,沒有到院子里去,站屋檐底下,看譚山雨拿著瓜瓢舀水。 她捏著瓢柄,拍一拍水面,竹葉悠悠蕩到最里,這才舀上一瓢,嘩啦嘩啦倒進盆里,那盆是銀色的。 “怎么不在這兒接水?!?/br> 譚山雨看了眼她舅,“這兒有意思些?!?/br> 前一個指水龍頭,后一個自然是水井。 衛泠站臺階沿上,風吹了兩茬,他沒動。 譚山雨有點不自在了,只覺得那會兒剝了辣椒籽兒,這會兒手火辣辣的。 “舅啊”,她又要開始嘴瓢了。 “嗯?” “你知道為啥我們鎮叫宋井鎮嗎?” 衛泠似乎沒想到譚山雨會問他,想了想,說:“據說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在丈夫兵敗被殺后繼續率部征戰,一次和清兵作戰,她被追到這兒,有個老和尚給把她藏了起來,清兵找到這兒,老和尚和他們一陣周旋,高桂英并沒有暴露。其實,她躲在寺院的水井里?!?/br> 他撇頭看見外甥女稍帶疑惑的表情,又說:“那口井上有棵松樹,據說盤天高,所以井叫松井?!?/br> 譚山雨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不是宋朝的宋,是松樹的松啊?!?/br> 衛泠點點頭,“我們這里方言,松和宋是不是一個音調?廣東汕頭云澳鎮有個宋井,正兒八經宋朝掘地井,很有名……所以,我們算是偷梁換柱,借了人家的名?!?/br> 譚山雨微張嘴巴,有點不可思議。 “怎么了?” “啊,沒事”,她說,“鎮名竟然是這樣來的,偷梁換柱,我都不知道?!?/br> 衛泠笑了笑。 竹林撫起層層細紋,就像它俯仰間,正對的那口井的水紋。 “舅,我感覺你蠻會講故事的?!?/br> “???這樣就算講故事了?” “人物、情節、環境”,譚山雨把辣椒青苗裝在另一只小盆里,邊說,“都有,怎么不算故事?!?/br> 衛泠淡淡一笑,去望竹林子。 山半坡的枯草綿軟,衛泠曾追跑過,水井的一點青苔,幼時給揪了不少。 譚山雨又沒感到不自在了。 屋檐是平整的,枝葉是參差的,所以陽光一半光滑如鏡,一半晦明斑駁。 她淘了叁遍水,端著盆站起,恍惚地站不住腿。 “小心點”,她舅說,“起的時候慢慢起?!?/br> “好”,譚山雨還接了半盆清水,辣椒蔥蒜浮在水面上,厚厚一層,水差點撒出來。 “給我拿吧”,衛泠向外甥女說。那水從左浪到右,從右搖到左。 “不用了不用了”,譚山雨連忙拒絕,“我拿的住?!?/br> 像是為了證明,她一腳從水井邊的石頭跨上臺階,水盆舉在胸前,拿的穩穩的。 衛泠不再堅持,聽她說,“舅,那我走了哈?!?/br> “嗯?!?/br> 譚山雨拐過墻角,衛泠繼續站在那兒,等到了第叁茬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