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五日后,等所有將士休整后,通知裕親王和恭親王,朕要三路大軍夾擊,準備第五次反攻,朕一定要活捉葛爾丹。 現在兩軍已經交戰了好幾個會和。 原本是清廷占據上風,誰知道后面親征的帝王重病。 緊接著,又連續傳來將士感染傳染性腹瀉,葛爾丹帶鐵騎還偷襲了幾次,可謂是將清廷打得顏面盡失。 康熙打了這么多次仗,差點就陰溝里翻船了。 等后面將士好轉后,康熙勢如破竹,當天晚上就打了個翻身仗,將對方鐵騎逼退了幾十里,將被葛爾丹鐵騎占領的地方,追了幾個回來。 好在,現在局勢控制下來了,他當然要乘勝出擊,勢必要活捉葛爾丹才甘心。 可是萬歲爺,宮里不是?隆科多不放心,還是勸說萬歲爺回鑾。 李煦剛來加急奏折,朕痊愈的消息傳回,京城朝堂和后宮都平定了。他將奏折遞給隆科多:太子和你父親也都來了信,朕如今,勢必要活捉葛爾丹。 隆科多看了,果然大喜:萬歲爺恩澤天下,恭喜萬歲爺。 * 十日后 后面幾天,清廷大軍接連破了葛爾丹好幾路鐵騎,整個戰勢幾乎是勢如破竹一般,清廷連連傳來戰報。 報東路大軍戰報,傷敵軍四千人,其中被射殺將士副官十余人。 報西路大軍傷敵三千人,收復被占領地四初。 報喜報,萬歲爺,中路大軍射殺的敵軍三千,活捉葛爾丹親信,里面應該是有葛爾丹親子 一個接一個大好的消息傳來,整個清廷大軍沉侵在勝利聲中。 好,好,好,眾將士都有功,今晚開慶功宴,準備三日后最后反功,朕要親上戰場,務必活捉葛爾丹。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夜幕下,軍營四周載歌載舞,篝火點燃,眾見識席地而坐。 作為將士,能馬革裹尸,是他們內心的信念。 不過,因為曾經都感染過要命的腹瀉,有的疲憊的受傷的將士,有的在期待著盡早結束戰事,好回家與親人團聚。 有的則期待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但是戰勢利于己方,可以看出所有戰士臉上都是高興大過疲憊的。 康熙是真的高興,作為帝王,他這一晚并沒有在主將帳篷待著,他親自出來,拿了酒壺席地而坐,與將士們融為一體。 可以說,作為一個皇帝,如此放得下身段,不得不說,極大地獲得了戰士們的好感。 就這一個行為,幾乎是將整個氣勢推到了極致。 康熙幾乎是每個營長的士兵都顧及到了,最后才回的主將營帳。 只是一回去,康熙就砸了手里的酒壺:胤禔還沒回來嗎? 裕親王福全跪下請罪:皇上,是臣失誤。我軍勝后,本不該繼續追擊,不過大阿哥年輕,聽不得敵人口頭上的辱罵。 他聽不得,你都聽不得,二哥,朕特意將胤禔立為副將,不就是清楚他性格莽撞,想讓你約束他。 康熙氣得臉色鐵青,死了還能算他臉上有光,要是被葛爾丹俘虜了,那就是奇恥大辱。 砰一聲。 帳篷里又是萬歲爺怒火的聲音。 納蘭明珠生怕大阿哥被罰了,急忙道:皇上,大阿哥到底年輕,也是建功心切,臣愿意連夜去找。 臣也去。 裕親王福全也跪下道:皇上,臣就是將掘地三尺,必定找到大阿哥,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康熙狠狠瞪了二人一眼,準。 幾人急匆匆告退后,康熙總感覺心下不安,又招來隆科多問:和貴人送出去了嗎? 隆科多道:萬歲爺,已經平安送出去兩天了。 行,準備好,三日后急攻,朕要親上戰場,活捉葛爾丹。 隆科多一震:萬歲爺,不等大阿哥了? 生死由命。 康熙眼睛紅了,那畢竟是自己親兒子,可戰場上,容不得他考慮。 諾。 * 三日后 葛爾丹鐵騎大軍和清廷大軍,雙方激戰于烏蘭布通。 清廷大軍士氣高漲,有著前面連續幾場戰斗的勝利,又加上葛爾丹有副將被活捉,整個戰事都利于清廷大軍。 戰鼓擂起。 砰砰砰。 兩邊氣氛拉到了極大。 葛爾丹,你且放下武器,我大清皇上看在你準格爾部也是我蒙古一部分,不要你性命。費揚古的聲音響起。 兩軍就隔著一條河相對而立。 對面葛爾丹就騎在戰馬上,氣焰十分囂張:你算個什么東西,叫你大清皇帝來說差不多。 康熙一身戎裝,被眾軍將士圍在最里面,他要親上戰場,可是遭遇到了所有將軍大臣的反對。 即便對方是激將法,康熙想活捉葛爾丹的心思已久:朕意已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