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佟氏還是念著自己能否坐上正妃位,她的孩子被毀了容貌,皇上應該為此補償她,更別說她的孩子是宮里唯三的阿哥之一,淑妃能仗著孩子坐上正妃位,她也不差啊。 而董氏在孩子熬過這些時日后,竟也重新得意起來,也盼著皇上能讓自己封上正妃位,她的出身比起佟氏的只好不壞,佟氏都能坐上福晉的位子,她當上正妃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當初皇上與她有過一番柔情蜜意,就算如今的皇上已經沒有從前那般寵愛自己了,但念及此事,總會于心不忍吧 董氏這些時日早就看清楚君王待她的態度不如她未進宮之前好了,可她不后悔,如果沒有進宮,她這一輩子都還是躲在一個府邸里,當一個光頭阿哥的嫡妻,哪里比得上皇上一國之君的地位,更別說她這前夫還是靠她才有了如今的郡王地位,真是沒用,等她的四阿哥長大了,便是親王的位子了。 至于筆什赫額捏福晉在宮里的存在感向來不是很顯眼,這次生下皇上長女,失了皇太后的重望,自身處境比起以往處處受人看重的情形差了不是一星半點,當然想借著這次機會將位子再提高一點,于是這些時日同后宮的眾多妃子一樣積極爭寵了。 種種想方設法在皇上和皇太后這些在分位說得上話的人面前爭寵的妃子不少,但魏婧薇不在里面,到底在外人眼中她已經是皇后之下的最高位置了,若是還搞爭寵這一套,就是平白招惹了皇太后的注意。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后宮妃子盼著坐上更高的位子,而她是直接想著將后宮的權柄拿在手中,都不是一種性質的事,哪能做對比,如果她是剛進宮時的模樣,她定是好好爭寵,但今昔不同往日,她已經在淑妃的位置上坐了許久,接下來不應該眼睜睜地看著皇太后扶持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跟她打擂臺。 皇上信賴她,這是她的優勢,而皇太后屢屢想要從皇上手中謀權,這也是她的優勢,如今的局面實在是對她太有利處了。 她同皇上感情好了,她就不信皇上不會想將后宮之權交到她手中,唯有這權力一步步收回了,她才能行報復之實。 不就是這后宮權力嗎,等她一步步瓦解后,這宮里來再多的博爾濟吉特氏都不知能不能再現以往的輝煌了。 這步叫做攻心為上,左右還是一個意思,便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些時日以來,魏婧薇看著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又看著皇太后屢屢將幾位生養過子嗣的妃子召喚到跟前,似是專門做出給她看的模樣,心里沒有一絲動搖,只專心等著皇上大封后宮的旨意 據她對皇上的了解,他絕對不可能只封幾位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為正妃,不然也不會存心打壓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這么多年了。 果不其然,等到后宮正式封位時,皇上先是將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等原先在后宮中待了許久的蒙古妃子各自冊立為恭妃、端妃、惠妃等分位,連帶著生下四阿哥的董氏被封為福晉。 佟氏和筆什赫額捏福晉的位份動都不動,始終停留在福晉的品級上。 后宮中一下子便出現三位正妃位,連同原先的淑妃,這后宮始終是被博爾濟吉特氏占領了。 正當皇太后歡喜的時候,順治突然頒布這宮中的分位一說,說是要仿照前朝制度,另設一個妃位,便是僅次于皇后之下的分位皇貴妃。 此外其余分位皆是不動,皇太后在得知皇上設立這皇貴妃之位時就清楚皇上想要作妖了,但比不過皇上的速度于順治十三年年中,皇上正式將淑妃冊立為皇貴妃之位,這皇貴妃的品級僅在皇后之下,在后宮并無中宮之主時,皇貴妃就是副后,相當于皇后的存在。 而淑妃多年嚴謹恪守、勤勉努力輔佐皇太后處理后宮內務之事,又有生子之功,當得這皇貴妃之位,以代皇后執掌后宮之權。 短短幾句話就將皇太后控制的宮權拿捏一半。 這般地位才是魏婧薇存心謀劃的更上一步,而皇太后知道這番話以后,差點沒被氣瘋,她這個兒子,明面上說是將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都抬到正妃位,可到頭來還是最看重他這個淑妃,將其抬到皇貴妃位,還是明擺著想要奪她手中的權力! 但這是決計不可能的,她好不容易才將海蘭珠斗跨,還讓一個小輩壓到頭上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皇太后沒有理會順治的旨意,只管將后宮權力拿捏在手,任淑妃如何想法子,她都不可能會將權力下放。 魏婧薇知道鳳印在皇太后手中,沒想著多此一舉在皇太后面前做戲,皇上這么多年都被皇太后控制,她一個皇貴妃剛封沒多久就迫不及待想要同皇太后對上?她腦抽了都不會做出這種事,后宮中除了她的景仁宮,幾乎處處都有皇太后的人手。 而且皇太后還有孝道這一說法壓制人,她若是頂撞了太后,不被朝廷臣子批個半死才怪,所以這般吃力不討好的事就交由皇上來做吧。 舊時這人是怎么同皇太后對上的,今兒就繼續對上,這母子倆爭吵的戲碼她是永遠都看不膩。 傍晚之時,魏婧薇頭一回以皇貴妃的身份將宮里面的幾位博爾濟吉特妃聚在一塊,不說話,就單單是以商量宮務的借口將這些人召到景仁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