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宜妃頓時連聲都沒了,直用一雙幽怨的眸子盯著魏婧薇,皇后娘娘可真是不解人意,妾身哪是對皇上有意見,不過是想著皇后娘娘性子好,妾身好在皇后娘娘面前出了難過,陪娘娘到處走走。 魏婧薇更是沒話說了,宜妃之前不與她親近,現在倒是眼巴巴湊過來,怎么想都覺得奇怪。 她不動聲色,本宮暫時不想出去,你且回了吧。 是,娘娘。宜妃心不甘情不愿、一步一回頭道。 等出了承乾宮,心道皇后娘娘果然沒她想的那樣好相處,不過也是,皇后有皇上的敬重,底下又有一對龍鳳胎深得君寵,不在意后宮妃子實屬正常。 但是這樣她更確定一件事了,皇后是有心思盯著皇位的,不然皇后有這么大優勢在,要是不好好利用,那才是枉費了這么多年的盡責盡職。 當然,她也不是對皇后有別的意見,她的胤祺心思不在皇位上,胤禟眼里只有那些金子銀子,俗套的很,皇上早就不喜胤禟的這套作態了。 為了將來的生活好些,她只是在討好未來的太后娘娘罷了,無論是太子繼位,還是七阿哥繼位,討好皇后事不宜遲。 當然,像她一樣在后宮觀望的妃子不少,她不過是先一步行動而已,畢竟皇后娘娘懟惠妃的那一幕實在是讓她覺得爽快之極,想著皇后未必不能深交。 承乾宮內,魏婧薇心想不光是宜妃的兩個兒子位置被壓了,連同胤禧也是如此,皇上表面上是寵愛胤禧,可該給什么位子還是一清二楚的,三個郡王位,皇上可真是分的明明白白啊。 嫡子與庶子在他眼中一視同仁,不,應該說太子才是不一樣的。 第37章 但不可否認的是,太子做了二十多年儲君,趕在太子正值青壯年、康熙帝越發力不從心時,就算父子關系好,也不可能一輩子好下去。 更別說擺在太子面前的不止是父子感情一事,皇上日益長成的阿哥哪個不是人中龍鳳,哪個不是對皇位有過覬覦之心。 很快便是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彼時康熙帝出塞行圍,在回軍途中,太子每夜窺視康熙帝幃幄縫隙,惹得康熙帝極度不滿,日夜戒備,再加上太子這些年做的事情越發不像話,終于九月時康熙帝采取行動了。 在魏婧薇連夜接收到信息時,太子已經被皇上拘執起來了。 魏婧薇沒有在后宮中聲張,彼時來消息快的妃嬪自然清楚現在不是喧鬧的時候,能把脖子縮得多短就多短。 夜里,魏婧薇看著燭火搖曳,心知她等了這么多年的時刻終于等來了,至于前朝動蕩之事,她倒是要看看皇上會不會下狠心了。 是月十八日,康熙帝遣人將廢太子一事昭告天地宗廟社稷,大阿哥胤禔為此大喜,他與太子作對那么多年,總算等到皇阿瑪廢太子的一天,心切之下主動向康熙帝說起太子人選,說自己愿意為皇阿瑪承擔這份責任,決計不會成為第二個廢太子。 康熙帝冷笑一聲,直接將大阿哥排除在皇位人選之外了。 大阿哥遭此重擊,竟胡言亂語,讓康熙把目光轉移到胤禧身上,說胤禧是嫡子,又是對大清有祥瑞之兆的龍鳳胎,成為廢太子之后的儲君定是不錯。 胤禧沒有理會他,只直直地看著康熙,目光中沒有一點掩飾,皇阿瑪,兒子不知什么時候大哥口口聲聲一句話就能給兒子定了儲君之位,若是如此,那大哥先前還想當二哥之后的儲君,也沒有見大哥當成,兒臣絕對沒有越矩之心,請皇阿瑪明察! 康熙帝神色中沒有以往對嫡幼子的寵愛,看了胤禧許久,方才讓人把大阿哥押下去。 等堂上人都走了以后,胤禧還留在堂上許久,微微一晃神,背部盡是冷汗。 真是好險,不管皇阿瑪相不相信他的話,他這招棋著實是險的很,被逼到了這個地步,大哥可真是自己想死也要拖個人下水啊。 胤禧目光中盡是冷厲。 魏婧薇知道今兒這場險情后,盡管心里已經有了預料,但還是不可避免地為此后怕著。 或許,唯一一件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事便是皇上有十一子,轉眼就廢了兩子。 在這件事之后,胤禧為避免朝廷中立皇上嫡幼子的呼聲以及皇阿瑪的審視,直接告病回了純郡王府閉門不出。 或許是皇上年老無力一事越發清晰明了呈現在眾人面前,又或許是大阿哥倒臺、七弟無心朝廷之事太過讓人心動,六阿哥胤禩蠢蠢欲動想要越過嫡子胤禧風頭,特意與交好的八阿哥胤禟和九阿哥胤俄結成黨派,在朝廷中的呼聲越來越大。 胤禧面對這個情況自然是喜聞樂見,真是不枉他這么多年的布局,胤禩面上再安分,心里都不是個安定的,眼里的野心藏不住,他就借著這一點任其發展勢力,左右再強大的勢力擺在皇阿瑪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當然,胤禩現在最大的作用就是替他轉移皇阿瑪的懷疑,甭管皇阿瑪之前怎么寵愛他,在君權面前都沒有回旋的余地,還是等這段時期過去再說吧,反正在這段時間內,皇阿瑪會做出什么舉動,他都不意外了。 胤禧捧著一本書,心里推斷著皇阿瑪下一次的出招。 不久,康熙帝欲復立廢太子,在打聽完朝廷眾臣的心思后,本來以為諸事皆在意料之中,萬萬沒有想到此次立太子一事剛在朝廷上說起,以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人為首的重臣及朝廷中的大半臣子都推舉六阿哥胤禩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