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作為農家出身,自己也曾種過地,甚至一度以賣菜為生,倫文敘當然不是那些五谷不分四體不勤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文人,南海物產豐富,糧食種類也多,可他從未見過這種糧食。 更何況,太子殿下說這種金米,可畝產十石! 那是什么概念?大明的土地分為良田、中田、下田。良田以種水稻為上,產量最高可達三石,中田可種夏麥秋粟合計兩石。下田就只能種些高粱豆稷之類的雜糧,產量也不過一到兩石。 而這種從未見過的金米,竟然能有數倍以上的產量?若是能在大明推廣種植,豈不是可以讓無數百姓不再受饑荒之苦? 倫文敘越想越是激動,哪里還管身后亂七八糟的書堆,直接合上了木盒,珍而重之地揣進懷里,然后沖著魏發達行了一禮,說道:方才失禮之處,還望公公海涵。不知下官現在去東宮,可否求見太子殿下? 魏發達嚇了一跳,沒想到那么一點點金米,居然就能讓這個剛才還目中無人的榜眼前倨后恭,從避之不及到上趕著求見。 不過人是太子要找的,他也不敢在這會兒擺譜或是嘲笑人家前后不一,干脆地點點頭,說道:殿下說了,倫編修若是有意,便可隨我去東宮一行。 好,那就走吧!倫文敘毫不客氣地讓她帶路,正要出門時,帶魏發達來的那個翰林就傻眼了。 等等,倫編修,你真的要去東宮?這邊的起居注怎么辦? 倫文敘頭也不回地擺擺手,誰愿意修誰去修吧,我去東宮種地! 種地?!整個翰林院的人都傻了。 太子送給狀元一臺顯微鏡,給探花一套顏料,給榜眼一盒種子,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居然就能把人從翰林院給勾走了,還都一個個的一去不回,氣得翰林院一眾人都忍不住上書皇帝,說太子不務正業,帶壞了今科新晉翰林。 弘治帝只得把兒子叫到了文華殿,指著那些奏折問道:你這是捅了馬蜂窩嗎?為何引得這么多人彈劾? 朱厚照隨手翻看了一下,一臉無辜地說道:不是父皇讓兒臣設法留下狀元郎他們嗎?兒臣不過是投其所好,亦能讓他們一展所長,有何不可? 弘治帝無奈地說道:王守仁也就罷了,他整日格竹子,再多個顯微鏡也不差。那倫文敘和唐寅,怎么被你弄去一個種地一個畫畫?翰林院說你這是有辱斯文,玩物喪志,你可有話說? 什么叫玩物喪志,他們這是污蔑!造謠! 朱厚照理直氣壯地說道:父皇都說過,我大明以農為本,既然有天降祥瑞,將那高產金米送到我手里,我當然要找得用之人負責培育種植,若是真能高產,還要進行推廣,這些都不是一般農夫可以做到的。 倫文敘不但有狀元之才,還曾經親手種地,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耕種之事,而且,他出身貧寒,比誰逗清楚這種糧食作物對天下百姓的意義。我讓他種地,比讓他修一百本史書更有意義。 他是自愿的!我絕對絕對絕對沒有逼他強迫他。我只是告訴了他這種金米的來歷和產量,讓他自己決定的。 弘治帝無語地看著他,嘆口氣,這算你能說得過去吧,倫文敘的確適合種地。翰林院那邊,朕會跟他們說的。 那唐寅呢?聽說他一見到你,就要給你畫什么春日美人圖?這等風流人物,莫非忘了我大明律例,官員□□宿妓者,一律革職! 咳咳!父皇,我才七歲!還是孩子呢!他就算再風流,能給我畫什么美人?他說的美人,是元寶啦! 朱厚照翻了個白眼,發覺父皇現在跟他說話,也是經常忘記他的年齡,他見過元寶,十分喜愛元寶,所以想給它畫畫,有何不可? 元寶?就是你養的那只豹子?弘治帝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他是聽說過元寶的來歷,那是從萬歲山上突然冒出來的野生豹子,不但體型巨大,還十分通人性,第一次見到小太子就俯首下拜,甘為坐騎。為此還被宮中人傳的神乎其神,說太子得先祖庇佑,才能收復萬歲山的神豹。 只是別人家養的猛獸都叫什么嘯天雷霆之類霸氣十足的名字,小太子的這頭巨豹居然起了個叫元寶的名字。哪怕這豹子身上的斑紋的確猶如金錢,尋常野豹也被稱之為金錢豹,但這么命名的人,只怕除了小太子也沒別人。 完全可以體現出小太子愛財如命的本性。 嗯,他不光愛財,也很喜歡毛絨絨。 原本弘治帝看了傅瀚的上書,也讓人翻查了原本萬歲山圈養的各種動物每年花費的賬簿,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尤其是那兩對仙鶴,一年的花銷居然近千兩。更不用說那些猛虎和豹子,都是純粹的食rou動物,光是吃rou的開銷,一年下來,就能頂十戶甚至百戶普通人家的日?;ㄙM。 素來簡樸節約的弘治帝,自己都舍不得一年做幾套新衣,卻沒想到自己小小的愛好,竟然花費數倍于衣食,當時就有些后悔,哪怕心疼也讓人放生了仙鶴,可兒子喜歡毛絨絨,硬要留下那只老虎和新來的豹子,他也沒辦法,只能讓小太子保證,絕不從內府要錢,自己賺錢自己養,才勉強答應保留萬歲山的皇家野生動物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