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可現在!現在,他不光得替兩個舅舅擦屁股,還得替父皇母后還債?!哪有當太子黨皇帝像他這么憋屈的? 他總算是明白,當初父皇過世后,清點內庫國庫,為什么差點連給弘治帝辦個體面葬禮的銀子都不夠了。 這群敗家子!真是氣死辛辛苦苦省錢攢錢賺錢的七歲小寶寶了! 看到小太子氣鼓鼓的不言不語,瞪著眼,群臣面面相覷。 勸嗎?皇家父子間的事,勸哪個,都有可能得罪另一個,這還不是一般的父子,得罪了就能讓他們丟官坐牢甚至掉腦袋的。 可不勸皇帝怎么下臺?太子怎么交代? 為人臣者,真難。 周經求助地望向李東陽,這可是李閣老你惹出的事,你不上,難道還要大家冒死進言? 李東陽教了小太子這么久,對他的脾氣早已是了如指掌,直接就裝作壓根沒看到他生氣地瞪皇帝的模樣,笑瞇瞇地問道:不知小太子這個月,給內庫賺了多少銀子回來? 朱厚照翻了個白眼,賺多少有什么用?不都得還給你們?不對 他忽然反應過來,憑什么他們借來修行宮的錢算在內庫賬上,被抄家罰沒的錢,卻都入了國庫? 李東陽有些同情地看著他,因為國庫里需要銀子去賑濟災民,治理河道,發放軍餉,這些若是不在冬日前做好,這個冬天,死的人會更多。說著,他朝弘治帝拱拱手,這也是陛下的意思,陛下仁厚,心懷百姓,是我等之幸。 弘治帝拍拍朱厚照的肩膀,拉著他坐下,又把內侍剛端來的一碟點心遞給他。 宮里缺點銀子,頂多少做幾套衣服,一頓少幾道菜,餓不死也凍不著??赏饷娴陌傩蘸褪勘?,若是沒有這些銀子,冬天就很難過。 朱厚照被塞了一嘴的酥點,說不出話來,含含糊糊地嗯了一聲,有點無奈,也有點自豪。 雖然自己在后世被罵成暴君,可父皇刨除掉護短偏袒張家兄弟這個黑點之外,真是人人稱道的仁君明君,也正因為如此,他剛回來的時候,真是很想直接躺平,只要幫父皇養好身體,那他就不用子承父業,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多好。 可等他知道,父皇的身體,并不是那么簡單就能醫好,就算現在從接近油盡燈枯搶救回來,也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拼命工作了。 簡單說,就是治好了病也得養著,累不得氣不得還得少cao心,可若是成天對著那么多奏折,看到的都是各種天災人禍,以他的性子,又怎么可能撒手不管。 想讓老爹長壽,他這個孝子,就不得不出來打童工。 好在這個孩童身體里,已經換上他這個久經無限流世界考驗的成年成熟靈魂,雖然因為重生回自己兒時的身體,免不了帶上幾分原身的幼稚任性,可能替老爹做的事,也遠遠超過了弘治帝和大臣們的期望。 珍惜地咽下口中的糕點,甚至連指尖那點殘留的豌豆黃末都舔舔吃了,朱厚照這才帶著幾分rou疼,戀戀不舍地說道:內庫這個月的盈余,約莫有十七八萬兩,給我留下一點周轉,其他的還給國庫吧。 謝太子殿下!周經激動得差點就跪下了,我大明有殿下這等天生奇才,實乃萬民之富,天下之富啊! 若是在其他朝代,皇帝還在,大臣們哪里敢這樣拍太子的馬屁,可在眼下的大明朝堂之上,人人都已看出,夸皇上圣明,都不如夸皇上會養兒子更得圣心。 就連周經這樣的鐵算盤,這會兒都忍不住贊頌小太子,完全不用顧忌這么做會不會被皇帝猜疑。 因為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是小太子年紀著實太小,弘治帝怕是直接就讓出皇位給小太子,自己去當個舒舒服服的太上皇享受一下人生。 就算這樣,小太子這半年來在幾位閣老和東宮侍讀的填鴨式灌輸下,已經基本能夠聽懂和處理朝中的大部分政務,這種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讓那些起初覺得他年幼張狂的大臣們,最后都瑟瑟發抖地承認,這個太子,的確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加厲害。 謝就不必了,只要你別老惦記著我這的錢就行! 朱厚照印象里的周經,就是個長著苦瓜臉的老頭,成天哭窮,堂堂六部尚書,當年就因為他建豹房花點錢,差點就要一頭撞死在玉階前。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真是有些混蛋。 這老頭兒也不容易,看著大明的家當,成天算計著先補東墻還是西墻,到處都是窟窿不說,還得面對一個只想打仗成天坐不住的皇帝。 雖說飯要一口口吃,從父皇的父皇開始留下的爛攤子,到現在還見底養不住耗子的國庫和糧倉,他都得想法子給填上。 他還記得后世的網絡上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這世上絕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因為沒錢,或者,錢不夠多。 所謂國富民強,他原本以為只要自己強大了,征服四夷開疆拓土就能成就帝王大業,后來經歷的多了,才知道,沒有經濟基礎的窮兵黷武,就算能贏得一時輝煌,也無法真正贏得民心,穩固江山。 現在大明朝廷的很多問題,也是因為沒錢,錢不夠。 那他第一個要想的辦法,就是賺錢。別人都當他在宮中開的市集是讓宮女太監們過家家逗個樂子,其實他是在想辦法把宮里的那些死錢變成活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