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書迷正在閱讀:[柯南同人]hagi的日常、你干脆出家算了[女A男O]、和春天撞個滿懷、軍校的Omega[ABO]、男主總在為我修羅場、神秘大佬們是我馬甲、大明頑帝、清穿之娘娘萬安、燃雪聽春、快穿之拯救這崩壞的劇情
連安妮醫生的表情都有些古怪,粉絲的占比量高過頭了,而在和幾個病人聊過后,她發現粉絲們幾乎是將黑桃2作為心里寄托般對待,仿佛她是行走的藥物,能夠讓她們心情平和并久違地感知到愉悅的情緒,在粉絲眼中,黑桃2即使只是站在那里,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喜悅。 “這一定是偶像強大的感染力,是愛的力量?!蹦硞€病人信誓旦旦。 安妮:“……”如果不是知道菲茲是個什么樣的人,她幾乎會以為病人描述的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元氣少女,積極活潑的新時代偶像。 即使心中吐槽,安妮也必須承認……病人的理論雖然離譜,但即使是她,在疲憊時站在黑桃2的身邊,總能感受到一種平和又安然的力量,讓她能順利排解掉從病人那兒獲得的負面情緒,并很快重新振作起來……難道說這是她這個人的特質之一? 不僅如此,她這位臨時搭檔在平日的工作里也沒出過錯,想了想,安妮將自己的想法整理過后,發送給了院長雨果·斯特蘭奇。 在阿卡姆之城計劃被駁回后,阿卡姆前院長夏普卸任,從上面指派來了一位臨時院長雨果,據說他曾經在特殊監獄里擔任過心理醫生,而黑桃2的申請就是由他批下的,他還額外叮囑過安妮醫生觀察一下她的搭檔。 安妮醫生自然以為是院長同樣擔憂黑桃2的業務水平,不過,觀察過后,安妮覺得可以放心。 那位較為陌生的新院長發來了批復—— 他認為既然如此,菲茲能夠勝任A區的工作。 在回復的消息發至安妮的手機上時,黑桃2這邊同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她聳聳肩,眼前的電腦上是剛收集全的資料。 就在幾天前,在阿卡姆被暗殺的病人們的資料。 “目擊者說自己曾經看到病房里出現了像人類一樣高的貓頭鷹,直立行走,眼神兇惡,”她像是在自言自語,“但這個‘目擊者’是患有妄想癥的病患,他的證詞無法取信?!?/br> 既然老板的要求是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自由活動,黑桃2就給自己安排了這一系列的加班——她在調查那個出現在副市長口中的“貓頭鷹法庭”。 幾天前,副市長受到黑桃2能力的影響,說出了自己來自于貓頭鷹法庭這個秘密,而作為能力的釋放者,黑桃2知道他并沒有撒謊,公開聲明的副市長在當天傍晚就飲彈自殺了,然而他分明在剛暴露時就被蝙蝠俠帶走了。 能夠在蝙蝠俠的關注下讓這個男人“被自殺”……貓頭鷹法庭的力量必定不小,這一定是老板會喜歡的秘密。 “蝙蝠俠必定比我更熟悉哥譚,”她拍了拍手,“所以我需要找幾個幫手?!?/br> 阿卡姆就很合適,不過,讓黑桃2略感意外的是—— 【黑桃Q:這是雨果·斯特蘭奇的資料。他為阿曼達·沃勒服務,阿曼達是貝爾里夫監獄的典獄長,雨果是貝爾里夫的心理醫生。在將棋會內部資料中,雨果被標記擁有超越常人的心理引導能力,具體數據已刪除?!?/br> 【黑桃Q:這是D區死者們的資料。監控畫面已還原,已確認殺手所使用的武器為飛刀,殺手身穿類似貓頭鷹的特殊制服,頭戴頭罩,無法比對口型,但監控中曾出現過殺手被反擊,傷口于幾秒內恢復原狀的畫面,有87.8%的可能性,殺手擁有某種超過普通人的復原速度,是變異人類?!?/br> 【黑桃Q:這是A區罪犯名單,A區病人越獄率遠超D區,在十五天內A區罪犯因越獄原因殺死過三名醫生,其中一名被凍成冰雕,兩名被炸成碎片,但A區防護程度同樣遠超D區。如果你深入A區,在發生□□時成功脫離的可能性較低,建議你使用能力?!?/br> 好吧,黑桃2抱著胸想道,我的上司在與我敵對的特工組織工作,有殺手潛伏在我如今工作的區域內暗殺病人,而我新工作區域負責的病人都是會對醫生出手的罪犯。 ……然后,她得用“愛”感化他們。 “你應該能推斷出貓頭鷹們的下一個目標?” “我能調查所有死者的人生經歷交叉點,然后總結規律,推測出新目標,”黑桃Q的聲音出現在黑桃2的耳機中,“但一切只是概率運算,概率不會達到真正的100%?!?/br> “能縮減到幾個人以內就夠了,”黑桃2語氣平淡,“貓頭鷹們在滅口,他們必須趕在蝙蝠查到之前,因為一個組織里不可能只有殺手,還會有副市長那樣無法隱藏也無法離開這個城市的高層?!?/br> 真正對奧洽有價值的只有信息,那么讓他們勢均力敵才是最好的結果……然而,奧洽的老板太仁慈了,所以黑桃2決定給貓頭鷹找一些全新的敵人。 ——畢竟哥譚市并不只是蝙蝠俠、貓頭鷹的哥譚市。 然后,她在夜風中多加了一件外套,最后巡視了一遍D區,往位于地下的A區走去。 …… 蝙蝠俠的確在調查“貓頭鷹法庭”,不過,他的進展并不順利,不僅如此,他總能感受到有誰在暗中窺探著他。 仿佛這座位于陰云之下的城市之中還隱藏著更深一層黑暗,現在黑暗向他揭開了帷幕的一角,蝙蝠俠意識到敵人的勢力似乎超出想象,他提前召回了在布魯德海文的迪克,又示意老管家這段時間注意自身安全,不過提姆前往紐瓦克時,布魯斯也沒有阻止。 兩天后提姆就返回了哥譚,年輕人的狀態比離開時要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