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書迷正在閱讀:捻耳朵、你別心動[隱婚]、女朋友死后我重生了(NPH)、婚后小甜餅、愛豆還在思春期(娛樂圈nph)、誰是誰的替身(1v2)、日暮海航(西幻人外,1v1)、法師的誕生(百合gl np)、漂亮后媽看到彈幕后、慢火燉離婚
季芳想要帶溫喬和聞銘舟上臺,一起領獎,但是兩位年輕人擺手,讓編劇單佳玫和季芳一起上臺領獎。 大屏幕上面播放的是影片的結尾,依然是對比蒙太奇的表現手法。 四十七年后的米蘭,有來自國內的年輕建筑師,參觀造訪米蘭一座私人莊園,莊園主竟然是一位華人老者。 聊天之后才知道,這位老者年輕的時候是米蘭當地很有名的演奏樂團的華人小提琴家,太太已經過世,只剩他一個人。 年輕人看見家中擺放的瑪蒂娜照片問他:請問徐老,您太太是您的初戀嗎? 白發蒼蒼的徐景知沉思良久,緩緩啟唇,滿是皺紋的衰老臉頰上顯出幾分笑意,眼睛中似乎泛起回憶的云霧:不是。我之前有過一位妻子,她是港城人,是我的初戀。只是后來離婚了。 鏡頭轉到米蘭的另一處私宅,臉頰上可見幾道或淺或深皺紋,但風韻優雅靜婉,穿著剪裁得體旗袍的女畫家,她正和從港城來到米蘭跟著她學習油畫的侄孫女閑聊。 如果沒人提醒,根本不會有人能夠猜出,她馬上就要是七十歲的古稀老人。 周映如坦然笑了笑,不減不慢地講道:當年像你這么大的時候,腦袋糊涂,辨不清是非,做了別人的情婦。最后窮到一無所有,被人唾棄。 留聲機里放著悠揚的小提琴曲,窗外的陽光灑落在她身后畫架上那副薔薇花田的油畫上。 距離米蘭近九千公里的江城,邵牧辰坐在液晶電視前,看著頒獎典禮播放的這個影片片段,眼眶可見通紅。 他想起那個和溫喬分手的夜晚,她眼眶中噙滿濯濯淚光,問他為什么在西洲要和她發生關系。他還沒有回答,她就自顧說了答案。 你只是為了排解寂寞,隨便找個人上.床罷了。 她離開后,沒有哪一天他不是在懺悔和懊惱,是他自己將愛人推走,然后麻木不仁地活在這個世界。 她如一只飛鳥一般,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如同隔著一片沒有盡頭的汪洋。 在我的愛人與我之間,必將豎起三百個長夜,如三百道高墻,而大海會是我們中間的魔法一場。 作者有話說: 作話最后附上《情人》詳細內容介紹,1700多字,有興趣可以看一下,沒有興趣就算啦。哈哈哈,是我自己寫的劇情,很老套。對不起親愛的們,筆力有限,只是寫出這樣的本子了,你們自己給它加起莫名的光環吧,愛你們~ 【注】:在我的愛人選自博爾赫斯《離別》。 選用常見譯本,之所以選用這句詩句,是因為我的理解是大海像是一場魔法,橫亙在你我之間,將我們阻隔。有不同看法的寶貝,歡迎友善和諧地探討,筆芯。 喬喬沒有獲影后,老師也沒有得最佳導演,但得了金藍鈴最佳影片。人生總是要有遺憾的,以后還有機會。 Golden Harebell for Best Film(金藍鈴獎),藍鈴花在意大利比較常見,所以以此命名,是我自己造的三大獎之一,希望沒太low,大家多多包涵~ 本卷完,所以有紅包掉落,哈哈哈。下一章要回國咯~ 《情人》: 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港城的周家千金周映如,在家中的花園遇到前來教授弟弟小提琴的徐景知。兩個人對彼此都是一見鐘情,情意纏綿,羨煞旁人。 為了能夠和徐景知在一起,映如不惜和反對的周家斷絕關系,跟著他遠赴米蘭。他們找來在米蘭本地的華人朋友做證婚人,在歐華僑報上刊登結婚的消息,許下白首不相離的婚約誓詞。 在米蘭的日子不好過,周映如在面包店打工,平時會在藝術廣場替人畫像貼補家用,徐景知在小樂團中拉小提琴。但是他們仍舊努力生活和甜蜜相愛。在盛大的節日里,在米蘭大教堂前和慶祝的人群一起歡樂共舞。在陽光明媚的晴日,一起跑到翡冷翠東南山上的開朗基羅廣場看日落。 好景不長,徐景知想要更大的舞臺,可是他被當地一家家樂團接連拒絕。別說夏季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演出,就連稍有名氣的樂團都不接納他。這樣的生活令徐景知厭倦,他開始變得暴躁厭煩。 情人心易變。在這時徐景知周末在米蘭北公園,遇見了當地華人富人小姐瑪蒂娜。為了得到進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演奏樂團的第一小提琴席位,徐景知瞞著周映如,答應瑪蒂娜的追求,和瑪蒂娜訂婚。 徐景知單方面在報刊登和周映如分手的消息。周映如雖身陷生活的污溝中,但身上的清高孤傲不曾改變。她在當地的報刊上刊載她是與徐景知離婚,但徐景知拒不承認,聲稱周映如與他只是同居的情人關系。 沒有法律明文的結婚證明,充當證婚人的華人朋友早已搬離意大利,不知道去往何處。徐景知就是這樣污名化地甩開了曾經相愛,同甘共苦的愛人。 徐景知如愿進入夏日演奏樂團的第一小提琴席位,在燈火璀璨、金碧輝煌的歌劇院內優雅投入地演奏。他身穿華緞昂貴的黑色燕尾禮服,里面干凈熨帖的潔白襯衣,衣頸處是他的未婚妻瑪蒂娜小姐親手為他佩戴的蝴蝶結。 徐景知哪里還記得什么周映如,什么翡冷翠的落日,面包店的牛角包,漿洗到發白的天藍色襯衣。他站在距離指揮家最近的一提席,高度集中的腦海中偶爾蹦出三三兩兩的畫面,全都是對光鮮亮麗未來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