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書迷正在閱讀:沙雕兄妹,綜藝爆紅、摘星日記、你別著迷[娛樂圈]、捻耳朵、你別心動[隱婚]、女朋友死后我重生了(NPH)、婚后小甜餅、愛豆還在思春期(娛樂圈nph)、誰是誰的替身(1v2)、日暮海航(西幻人外,1v1)
不過這次好歹不是遠赴國外,至少節假日、寒暑假,溫曦隨時都可以回家,父母去看她也方便。 有親朋不理解為什么她要舍棄大城市的優秀工作機會,跑去一個偏遠的小漁村當老師。 那還得從溫曦在緬扎的時候說起。 一年多前,溫曦所在的學校交流來一名年輕的中國老師,因為當時教師公寓有些緊張,便暫時安排她住在溫曦那里。 因為同來自中國,兩人互感親切,所以很快熟稔起來。 在聊天的過程中,溫曦得知對方來自一個沿海漁村小島,而島上有一所特殊的學校,收讀的全是孤兒。 這名年輕的女老師少時便是那所學校的學生。 十多年以前,小漁村在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臺風中受災嚴重,駐扎在幾十海里以外的某解放軍部隊不顧危險,硬是在滔天風浪中趕來救援。 當時,劇烈的風浪幾乎快淹沒整座小島,戰士們拼勁全力也無法救出所有村民,于是,大人們一致決定,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 他們央求戰士們先救孩子。 大點的孩子們踩在解放軍叔叔與大人用身體壘起來的人橋上,小點不能走的便被抱著,一點一點艱難地朝救援船只靠近。 最終,小漁村絕大多數的孩子獲救,但這是用數十名戰士的犧牲、半數村民放棄生命所換來的。 后來,在政府、部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漁村小島一點點重建起來,被命名為永念村,人們將永遠銘記在那場災難里付出生命的英雄。 那些被救出的孩子幾乎都成了孤兒,部隊自發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而后有社會愛心人士捐資在島上建了學校,教師缺乏時,戰士們就主動給孩子們當老師。 漸漸的,這群孩子長大了,考出去了,讀完書又回來了。 年齡不一的他們幾乎做了同樣的選擇回到這片沉睡著他們所敬所念所愛的人的土地上,傾盡畢生回報。 在他們的努力下,永念村逐漸恢復生機。 而那所曾為他們提供庇護之所的學校也一直被沿用下來。 或許是聽說了它的故事,不知從何時開始,竟有人專門來到島上,悄悄將孩子放在校門口,留下紙條說希望學校能發善心收留孩子。 后來,這所學校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建為真正的福利救助學校,專門收容被遺棄的、或是無家可歸的孩子。 永念村人用感恩與善意,回饋著他們曾受過的恩情與幫助。 聽完年輕女老師的講述,溫曦倍受感動,心中也有了一個大致的念頭。 回國后,她特意上網搜尋了有關永念村的消息,寫了一封自薦信寄到那所福利救助學校。 當接到校長親自打來的邀聘電話時,溫曦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 一輛軍用Jeep車停在永念村的碼頭上。 車上下來五六名高大健壯的軍人,身著黑色短袖作訓上衣與海洋迷彩作訓長褲,個個寬肩長腿、猿臂蜂腰,加上氣質硬朗軒昂,煞是吸引人的目光。 幾人扛著工具朝村內走去,沿路有不少村民熟稔地同他們打招呼。 一名六七歲的小男孩舉著把木槍跑過來,興奮地高喊:小刀哥哥!小刀哥哥! 待他跑到跟前,薛滿刀放下手中東西,一把將其抱起舉得高高,大笑著說:臭小子,讓我看看長壯了沒有? 小男孩被舉得離地兩米多高也不怕,嘴里歡呼著飛咯、飛咯。 將他放下后,小刀用力揉揉他的頭,不錯嘛!又結實了! 一旁的馮光輝問:小海,你爸在家嗎? 在!小海點頭,爸爸讓我來接你們,我都等好久了! 小刀抱起他坐上自己的脖子,一聲吆喝:走!去你家! 小海開心地拿著木槍指向前方大喊:出發! 走在后面的幾人瞧著一大一小撒歡跑遠的背影,都笑了起來。 這小刀,每次來像個孩子王一樣!馮光輝搖頭笑道。 這是張韜濤第一次上這座小島,頗有些新鮮地左盯右瞧。 二隊的另一名隊員戳戳他,問:嘿,看什么呢? 這小漁村一點不像被淹過的樣子,瞧著還挺漂亮。張韜濤回道。 那是自然。那名隊員說,也過了這么多年了,更何況這是咱們之前的兄弟費了多少心血幫村民重建起來的。 張韜濤看著眼前這個寧靜祥和的小漁村,略微感嘆點點頭。 走在最前方的邵勁手里提著鋸子、刨子等工具,有村民朝他熱情地招呼,他面色微緩點頭回應。 永念村人誓不忘恩情,他們與當年的那支部隊一直保持著緊密友好的軍民關系。 幾年前軍隊改革,那支部隊因整編而撤走,新駐扎來的部隊依然秉承了原先部隊的精神,代替他們守護這座意義深重的漁村小島。 新駐扎來的部隊就是海鷹。 特戰隊員們每個月都會到永念村一趟,幫助村民們修補房舍或者干些農活。這個月剛好輪到二隊,邵勁帶著沒出任務的幾名隊員一大早便開車過來。 走過長長的青石板路,穿過幾條清幽的阡陌小巷,快到村長家時,便見對方已迎了出來,后面跟著先一步到的小刀和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