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行,明兒朕就派人去把儲秀宮收拾出來?!彼臓斅犕觇裾f的面上也有些訕訕,自登基以來除了前朝的事,后宮里那些女人出身都太一般,四爺給了封號往后宮里一扔就壓根沒再想起來。 四爺辦事瑾玉放心,不過兩天的功夫就把儲秀宮給收拾出來。好些人猜是不是皇后娘娘要搬家,更有膽子大的御史收到風問到四爺跟前去。 “你主子娘娘多收拾個地方歇歇腳,礙著你們什么事了,朕和皇后的房里事你們為何這般清楚,可見還是心思不靜?!彼臓斶@般悠悠然一句不似發怒也沒打算懲戒,卻氣得幾個老頭花白的胡子好一通亂顫,還不敢反駁。 皇后把儲秀宮當做歇腳的地兒這句話,很快就從養心殿前殿傳遍后宮,太皇太后和太后聽了只是笑笑并不多言,尤其太后,自從搬到壽康宮,以往那點偶爾挑挑兒媳婦毛病的習慣都沒了,萬事只管聽皇后的,她關上門安心過日子便是。 其他人就沒那么好的心性了,奴才們膽子小私底下嘀咕,幾個妃嬪走在去儲秀宮請安的路上遇見,也不陰不陽的說上幾句,意思總離不了皇上對皇后的恩寵實在看著叫人眼紅。 反而是之前一直張羅著要給皇后請安,這次冊封又只得了個齊妃的李氏半個字都沒說,到了儲秀宮之后老老實實領著四爺后宮少得可憐的幾個妃嬪,給瑾玉這個皇后第一次正式磕頭請安,穩重得瑾玉都不免多看了她好幾眼。 “之前宮里實在是忙,先帝的喪事辦完立馬又要過年,實在是沒騰出空來找你們說說話。最近你們在宮里過得還習慣嗎,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你們別憋著,不管是著福嬤嬤還是槐花,只要合規矩大家都好商量?!?/br> 瑾玉也是不愿在后宮里非要做出一副母儀天下的樣子來唬人,四爺已經決定了要守孝三年,就代表這三年之內宮里不可能進新人,就這么幾個一個府里過了這么些年的老人兒了,再去拿身份壓著人,真真沒勁兒。 聽著這話一屋子女人每一個人接茬兒,倒不是別的,只是皇上的后宮實在清凈,清凈得有些年紀小些的太妃太貴人們都眼紅。說是別說以前先帝爺在的時候,就是現在先帝爺不在,太妃們住在一起那也是天天的掐。 哪像她們幾個啊,一人一個宮舒舒服服的住著,沒人找茬沒人挑刺。雖然見不著皇上的人但是也沒皇后壓著,只要守規矩日子過得比誰都滋潤。所以現在瑾玉這么一問,她們還真沒什么好說的。 這有時候不滿情緒太多不是好事,可一點沒有也很奇怪,就在瑾玉都覺得沒人接話有點尷尬的時候,李氏總算替她接了一茬。不過她這事還真不小,說的就是弘昀年紀不大心思不小的事。 李氏進宮之后見兒子的時候更少了,弘暉帶著兩個弟弟住在阿哥所,平日里天天上書房讀書練武場練騎射,壓根找不著人。 過年前分封后宮的旨意傳下來之后,李氏是發了脾氣的,當時甚至還想要去找皇后理論。因為在她的認知里,這些年自己在潛邸不爭不搶不惹事做得夠好了,還有兒有女的說什么都該得個貴妃。 甚至私底下她連皇上會賜給自己一個什么封號她都想了好幾天,最后只得了個齊妃,簡直差點把她給氣死。之后還是怕她想不通鬧得難看最后四爺不高興吃虧的還是她,干脆讓黃杏往長春宮去了一趟,把弘昀的事仔仔細細跟李氏說了一遍。 兒子的事李氏不是不知道,黃杏也只說皇后娘娘怕二阿哥貪玩誤了學業,事情還得讓齊妃娘娘知道清楚,半句沒提分封嬪妃的事。但李氏不蠢,她登時就明白自己只得了個齊妃絕對是皇上的意思,這是對自己放任弘昀不滿了。 如今著急來給瑾玉請安也是因為這事,她清楚只有兒子好好的長大她才有可能更進一步,要是弘昀長歪了,自己這個額娘恐怕也跟著沒好日子過。 說起弘昀瑾玉倒是也從善如流的點頭附和起李氏來,在她看來弘昀就是個小孩子,哪能這么早就安排房里人,這不瞎胡鬧呢嘛。是以當即就派人去上書房,看看今兒能不能順手把這事給辦了。 只是瑾玉沒想到皇家的孩子這么早熟,小太監到了上書房還沒怎么說呢,弘昀就猜著是怎么回事了。連弘暉想陪著弟弟往后頭來一趟他都沒讓,進了儲秀宮剛開始長個兒變聲的半大孩子,再給瑾玉請安之后,第一句話就是:皇額娘,兒子想要紅兒。 原本齊妃打的如意算盤是自己既然能放任兒子早早在男女之事上邊開竅,就也能讓弘昀乖乖聽話,但是怎么也沒想到兒大不由娘這句話這么準。 才十歲上的半大孩子一臉倔強的看著滿屋子妃嬪,“皇額娘,兒子不愿讓紅兒走,兒子保證不會耽誤學業,別的宮女皇額娘您都遣了也行?!?/br> 瑾玉也沒想到會是這么個情況,原以為李氏能主動找自己說這件事,肯定是私底下有了把握才行動,感情這母子兩個壓根不是一條心。李氏高興不高興的瑾玉不在意,但她不想在弘昀跟前當惡人,四爺就這么幾個兒子,別因為自己再生了嫌隙。 “你這孩子別說大話,學業這東西可不是你說不落下就不落下的,你才多大啊就有了房里人,學業跟不上你皇阿瑪??计饋?,可真打人啊。到時候可沒有伴讀替你挨罰這一說,你可清楚?” “兒子清楚。兒子沒碰紅兒,她就是伺候得貼身些罷了,兒子只是喜歡她想留下她,等日后兒子出宮建府也帶著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