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空凈大師言道:“讓小殿下在我這里學習半個月?!?/br> “行吧,那就這樣?!壁w旸轉過頭看向元松,“你就這么說?!?/br> “是,殿下?!痹赏肆顺鋈?,隨即就回宮了。 他先去見了宋仁宗,把這件事情跟他說了。宋仁宗雖然舍不得孫子去大相國寺學習,但是他心里清楚孫子能被空凈大師教導是一件幸事。 曹皇后得知后,只是皺了皺眉頭,沒有開口反對,反倒是苗貴妃覺得半個月太長了,讓小殿下跟他爹爹一樣每個月在大相國寺學習十天。 折筠當然舍不得兒子離開她,但是她心里清楚,兒子跟空凈大師學習是一件好事。她也知道趙旸這么安排,是為了兒子好。 她沒有說什么,也沒有為兒子收拾行李,直接讓元松把兒子帶去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里什么東西都有,當然肯定沒有宮中好。但是,兒子是去學習的,并不是去享受的,所以折筠就沒有給兒子收拾細軟。 趙玦在大相國寺見到他爹爹,當然非常高興。有趙旸陪著他,小家伙非常樂意跟空凈大師學習。 趙旸暫時要待在大相國寺休養,就順便陪伴兒子。 別看他在大相國寺休養,但是宋仁宗還是會派人給他送來劄子,讓他了解國家大事。 這些年來,派去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來的財富非常豐富。趙旸建議不要再搞海禁,徹底放開海上貿易。宋仁宗和大臣們都不反對,畢竟錢真的太多了。 開放了海禁,當然也有麻煩,比如說海盜。再比如說,有不軌之人想要興風作浪。 在趙旸攻打西夏和遼國之前,他就設立了海軍,并且擴大發展了造船業。 這些年來,宋朝的造船技術越來越好,海上武器也越來越先進,海軍當然也訓練的越來越好。 那些圖謀不軌之人見大宋的海軍這么兇狠厲害,不敢再在大宋的海域亂來。 趙旸看著從東南的劄子,心里有了一個想法。不對,這個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沒有實踐。 他想要開辦軍校,培養更多的將士。如今,時機成熟了,可以辦起來了。對了,還有免費學堂應該再進一步推廣。 現在,大宋不需要向西夏和遼國進貢。這些錢,可以用來造福老百姓。 趙旸寫了一個關于開建軍校的詳細章程,宋仁宗收到后,覺得這個建議很好,二話沒說地就下旨開辦了起來。 文臣們當然反對,但是武將們贊成。文臣們吵不過武將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朝廷創辦軍校。 趙旸本來想開辦女校的,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說到女校,這幾年來,高滔滔辦的女校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女子來她的學堂讀書。她們不僅會識字懂道理,也學會了獨立自強。 趙旸決定過幾年,再正式開建女校。 在大相國寺休養了三個月,趙旸這才回到宮里,回到朝堂上。 第150章 今年又是科舉考試的一年。準確來說, 今年又是鄉試、會試和殿試的一年,畢竟童試每年都考。 趙旸回到朝堂后, 第一件事就忙著主持會試和接下來的殿試。 新科舉考試一開始很難, 但是這些年,學子們已經習慣了新科舉考試的難度。不過,話說回來, 自從新科舉考試開始后,淘汰了不少學子, 為官的人數減少了很多。 得知會試和殿試會試太子殿下主持,學子們非常激動。 自從趙旸帶兵收復了西夏和遼國后, 學子們對趙旸非常崇拜。準確來說,他們已經把趙旸當做偶像崇拜。 不止學子們, 就是將士們也把趙旸當做大英雄崇拜。 武將們崇拜趙旸很正常, 畢竟趙旸帶兵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趙旸一邊忙著主持科舉考試, 一邊等蘇軾、蘇轍、沈括他們回來。 這些年來, 蘇軾他們三個人一直在外地。蘇軾之前在杭州, 前幾年又去了蘇州。蘇轍一直留在北境,而沈括一直在游歷。不過,三年前,他的父親病逝,他回老家守孝,今年九月份就能出孝,屆時就會回到汴京城。 前幾年,沈括在游歷的時候, 豐富了他的眼界和知識, 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他成功地發明出隙積術、會圓術。他還發現了磁偏角, 改進了渾儀。(關于沈括的成就來自度娘) 趙旸回到汴京城后就寫了一封信給沈括, 讓他出孝后回到汴京城任職。趙旸一直嫌棄司天監做事不太靠譜,他決定讓沈括回來好好地整一整司天監。 沈括這些年一直在外游歷,如今太子殿下需要他,他當然會義不容辭回來效勞。 趙旸也寫信給了蘇軾和蘇轍,讓他們先回汴京城聚一聚,然后再派他們去別的地方。 蘇軾和蘇轍他們并不想留在汴京城,他們想繼續去外地任職,尤其想去曾經的西夏和遼國的地方。 趙旸見他們想去,自然不會反對。再說,以前西夏和遼國的地方是需要好好管理,派蘇軾和蘇轍他們去,他心里也放心。 至于曹許和王胖胖他們,暫時不會回到汴京城,最起碼這兩三年來不會回來,因為他們要忙著為攻打蒙古和金國做準備。 再說一件事情,狄青一直追擊遼國王室的人。前段時日,狄青成功剿滅遼國王室的幾位王子。至于遼王,據說在逃亡的過程中病逝了。 沒有了遼王,剩下的遼國王室的人猶如一盤散沙。這些人逃到漠北以外的地方,一時半會兒不會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