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文臣們見狄青對他們的挑釁視而不見,心中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個莽夫還挺能忍的。就在文臣們準備再說些難聽的話時,早朝要開始了,他們只好暫時作罷。 垂拱殿里,大臣們按照自己的官職依次排序站好。 狄青身為樞密使,是從一品的官員,應當站在隊伍的前列。 他站在右邊隊伍的首位。 位于右邊的大臣們見一個武將站在他們的前面,心中當然不服不平。 沒過一會兒,就見官家和太子殿下走了進來。 大臣們連忙向宋仁宗和趙旸行禮:“見過官家,見過太子殿下?!?/br> 宋仁宗對下面的大臣抬了抬手,示意他們起身。 趙旸站在左邊大臣的隊伍的首位,和狄青并排站著。當然,他們中間隔了一段距離。 宋仁宗先是歡迎狄青來到汴京城,隨后夸贊狄青這些年在北境立過的功。 狄青能有現在的成就,真的是他自己一場場仗打下來,而且他一場仗都沒有輸,這就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接著,宋仁宗說狄青第一次上朝,也是第一次來汴京城,肯定對很多事情不了解,讓大臣們多多幫助他。 他說這話的時候,大臣們都沒有反應。 宋仁宗見大臣們一個個沉默不語,微微地嘆了口氣,隨后就直接點名,讓韓琦和包拯平時多多幫助狄青。 當然,宋仁宗這個安排是提前說好的。 趙旸讓宋仁宗這么安排,為的就是讓韓琦和包拯能光明正大地幫狄青,這樣其他大臣也不好說韓琦他們什么。 韓琦和包拯自然也事先知道這個安排,不過兩人還是裝作一副驚詫的模樣,隨后才領命。 其他大臣見狀,不由地同情包拯他們一把。 狄青向包拯他們行了個禮,說日后要麻煩他們了。 韓琦他們忙說不敢,是他們該做的。 宋仁宗眼神銳利地看了眼大臣們,語含警告地讓他們好好和狄青相處。 見官家如此看重維護狄青,大臣們更加不甘,但是他們也不敢在宋仁宗的面前表現出來。 說完狄青的事情,晏殊就上前一步上奏。 他要上奏的事情是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一事。 前段時間,趙旸終于寫好拼音和標點符號版的《論語》,然后拿給宋仁宗和晏殊他們看。 宋仁宗他們看了后在,自然驚為天人,并且贊成支持推廣。 晏殊給在場每個大臣都發了一本前兩日剛剛拓印好了的拼音和標點符號版的《論語》。當然,狄青也有。 雖然晏殊不喜歡武將,但是狄青已經被任命為樞密使,他不會在這種事情為難狄青,給狄青難堪。 大臣們看著手中與眾不同的《論語》,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接下來,晏殊詳細地介紹什么是漢語拼音,什么是標點符號。 大臣們一開始聽得懵懵懂懂,等聽到后面,他們一個個非常震驚。 等晏殊講解完,就請趙旸教導大臣們漢語拼音。 趙旸朝張茂實使了個眼神,張茂實瞬間會意,從垂拱殿退了出去。接著,他搬了一個木板進來。準確來說是一塊黑色的木板,其實就是黑板。 前些日子,趙旸把黑板和粉筆弄了出來。如今,太陽學堂里的先生就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教學生們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 趙旸手里拿著粉筆,站在黑板前,先寫abcdefg一些字母,然后教大臣們怎么讀。 大臣們就像學堂的學生一樣,非常乖巧又認真地跟太子殿下學拼音。 今天的早朝,就變成了趙旸的教學時間。 一上午的時間,趙旸就把漢語拼音教完了,還包括聲調。至于大臣們有沒有聽懂,那就不關他的事情。 大臣們并沒有聽得很懂,不過他們知道漢語拼音是個好東西。 沒聽懂沒關系,因為晏殊和歐陽修他們會教導。當然,包括標點符號。 晏殊和歐陽修他們很聰明,趙旸教了他們一遍,他們就全部學會。 早朝結束后,宋仁宗就下旨推廣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從此以后,整個大宋掀起了學習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的熱潮。 現在,文人學子們見面,不問對方最近讀了什么書,也不問對方最近有沒有寫文章或者詩詞,而是問對方有沒有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如果對方學了,兩人就一起背漢語拼音。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汴京城上演。 太學的學子們也在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他們的先生還讓他們把四書五經都用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標出來。 每次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太學的學子們都覺得這兩樣東西真的太好用,并且太偉大了。 因為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趙旸這個皇太子又狠狠地出了一次名。 對了,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學好漢語拼音,趙旸還把漢語拼音做成了一首民謠,朗朗上口。就算是沒有讀過書的人,現在也能唱漢語拼音的歌。就連群芳閣的姑娘們也會唱漢語拼音歌。 此刻,趙旸正在翰林院和蘇軾他們一起看書。 翰林院是國家圖書館,趙旸經常來翰林院拿書。 蘇軾和蘇轍兄弟倆進入翰林院后,猶如老鼠掉進了米缸里。他們每天在翰林院看書,看的非常開心。 “?;?,你是怎么想出來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的?”蘇軾和蘇轍跟歐陽修他們一樣,教了一遍就學會了。然后,他們的先生歐陽修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讓他們為詩詞歌賦標注拼音和標點符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從古至今流傳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不過,他們標注都是常見的一些詩詞歌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