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怎么,你還真的想玩到子時???” 趙旸伸手拉住他爹爹的手,往福寧宮外走。 “我可不想玩到子時,我到了亥時要睡覺的?!?/br> “昨日一整天玩了什么?”宋仁宗忽然想到了什么,語氣不太好地問道,“你們不會去了群芳閣吧?”別看宋仁宗整天待在宮里,但是對汴京城里一些八卦的事情還是比較了解的。他知道不少文人學子喜歡去群芳閣風流快活。昨日是解試成績公布的日子,肯定有不少文人學子去群芳閣祝賀。 “怎么可能?”趙旸朝他爹爹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就算我想去群芳閣,阿軾他們也不愿意去啊?!?/br> 宋仁宗伸手揪了下趙旸的耳朵:“你還真想去群芳閣???” 趙旸一個扭身,把自己的耳朵從宋仁宗的手中救了下來。 “我什么時候說我想去群芳閣了啊,我才十歲,還是個孩子,我去群芳閣做什么?!彼笆菍θ悍奸w好奇,不過也就好奇一時,后來就忘了去群芳閣一事。 宋仁宗伸手點了點兒子的額頭,語含警告:“你現在不許去,以后長大了也不許去?!?/br> “不去?!壁w旸懶得再跟他爹爹廢話,“快要上朝了,我們趕快走吧?!?/br> 等父子倆趕到垂拱殿時,大臣們早已經列隊站好。 宋仁宗坐在龍椅上,趙旸站在左邊列隊的首位。 隨著張茂實一聲“上朝”,今日的早朝正式開始。 每天的早朝的事情不少,但是大事情并不多。趙旸一只耳朵聽大臣們上奏朝事,另一只耳朵就放飛思緒聽外面的動靜。 今日早上起來的太早,又聽大臣們啰嗦,趙旸有些犯困了。 宋仁宗一邊聽大臣們說事,一邊留意趙旸。見兒子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就知道他又走神了。 解試的成績已經公布,那么接下來就是省試。 大臣們在為接下來的省試議事。 說到省試,趙旸覺得宋朝的科舉制度不夠好。雖說明清科舉考八股文很迂腐,但是不可否認明清的科舉制度是歷朝歷代最好的。趙旸覺得可以借鑒下明清的科舉制度,不過考八股文就算了。 科舉考試,不能只考經史子集和策論,也得考理工科一些的東西。他認為可以參考后世的高考。 看來,得跟爹爹說說改革科舉考試一事。 要是改革科舉考試,只怕大臣們又要啰里啰嗦。 隨他們啰嗦,看看能不能在兩三年里把科舉考試給改革了。 說到科舉考試,趙旸又想到了辦免費學堂一事,等會下了朝,得好好跟包拯他們商議。對了,還得跟爹爹說一聲,畢竟辦免費學堂不是一件小事。 想到那些貧困卻無法讀書的孩子,趙旸又想到了那些無兒無女淪落乞丐的老人們。 無父無母沒有家人的孩子們可以去舉子倉,但是無兒無女的老人們卻無處可去。他記得明清時期有專門贍養無兒無女的地方,好像叫救濟院。如今朝廷有能力,也有錢,倒是可以設立救濟院,救助贍養這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們。 等等,舉子倉。 每年,趙旸都會派人去舉子倉□□,然后送去殺破狼軍。如今,舉子倉里的孩子并不多,空出了不少房間,倒是可以讓那些可憐孤苦的老人們住進去。 把舉子倉和救濟院合并在一起,專門收助這些可憐人。再者,老人們有孩子們陪伴也不會孤單,孩子們有老人們陪伴也好。 趙旸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很不錯,決定待會下朝后就跟宋仁宗說說。 “太子!太子!太子!”宋仁宗連叫了三聲,這才把趙旸叫回神來。 “怎么了?”趙旸回過神來,茫然地望向宋仁宗。 宋仁宗頗為無奈地看向兒子:“朝堂之上,你在想什么?” 趙旸思索了下,決定不如直接在朝堂上稟告。 “我剛剛在想汴京城里有不少無兒無女孤苦伶仃在街上乞討的老人們?!?/br> 宋仁宗問道:“這些老人們怎么了?” “爹爹,這些老人們沒有人照顧,基本上不是病死,就是餓死?!壁w旸一臉認真地說道,“我剛剛在想無父無母的孩子可以送去舉子倉,但是這些孤苦的老人們卻只能乞討,病死在街頭。孟子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還有一句俗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們不該慘死在街頭?!?/br> 他這話一說,宋仁宗和大臣們都露出驚訝的神色。 宋仁宗又問道:“你有什么想法?” “我剛剛在想由朝廷出面建一所救助院,專門救助孤兒和孤苦伶仃的老人?!壁w旸說道,“其實就是把舉子倉改建一下,這樣不僅能收養孤兒,也還能贍養那些無兒無女的可憐老人?!?/br> 晏殊率先說道:“官家,臣認為太子殿下這個提議非常好?!?/br> 龐籍和文彥博他們立馬附和,范仲淹和韓琦他們也非常贊成。 宋仁宗也覺得兒子這個提議好,就讓趙旸具體寫個章程呈給他。 第83章 下了朝后, 趙旸先去福寧宮用早膳。 早膳是折筠不久前送來的,并且是她親手做的。 上朝的時候,趙旸還不覺得餓,但是下了朝后就立感饑腸轆轆, 餓得都能吃下一頭牛。 御書房里, 宋仁宗跟晏殊他們一眾大臣在等趙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