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書迷正在閱讀:從文名開始就躺平了[快穿]、在黑化的世界里不斷翻車、[快穿]反向攻略、[綜漫]論壇給真酒寫修羅場劇本、[綜]當極樂教主轉生成唐僧、非人玩家、[綜漫]大佬,抽卡嗎、[針鋒對決同人]音符、小白花能有什么壞心思[無限流]、[歷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
佘小果笑著答應。 新華書店作為縣里最大的書店,書的種類卻不多,佘小果只買到語文和數學參考書,英語基本找不到配套的。她問寒可鑫有沒,寒可鑫回學校,幫他收集了高一的所有英語試卷,加起來也就十套。 佘小果買了白紙,裁小了,佘玲幫她釘成本子。她把寒可鑫帶來的試卷自己抄了,每天做一套。 很快到了開學的日子,縣一中向來有入學考試的傳統,考語數外三門。佘小果是班上最高分進學校的,縣第一名在隔壁一班,第二名選擇讀中專。 考試的時候,佘小果發現自己成為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 語文老師還比較含蓄,只是時不時在她附近轉一轉,數學老師就比較直接,戴著厚厚的眼鏡,直接搬了凳子坐在她身邊。幸好佘小果心理素質高,換個人估計要緊張得做不出題。 英語老師更是越看越驚喜,英語本是佘小果的弱項,也不知道這個暑假佘小果怎么補的英語,她覺得佘小果的英語比中考時又好了不少。 因為大部分學生都不是縣城的,一中基本上都是住宿的,但是也允許走讀生。班主任已經知道佘小果家不在縣城,她找班主任申請走讀的時候,不免多問了兩句,得知她和小姑一起租住在學校附近才答應。 正巧,佘小果的同桌黎琴就住在縣城,住的地方離佘小果也不遠,兩人可以一起上下學。 黎琴是個特別愛笑的女孩子,爸爸是電線廠職工,mama是老裁縫,經濟還算寬裕,她每天都能從家長那里得到五分錢的零花錢。第一天做同桌就請佘小果吃糖,做成桔子形狀的水果硬糖,甜里帶著一點酸。 佘小果有來有往,送給她一對葉子形狀的發卡,葉子細長,是深綠色的。 黎琴愛不釋手,天天戴著。 入學考試成績隔天下來了,佘小果毫無懸念是第一名,比班上第二名高出22分,其中英語一項就高出15分。 班主任想讓她當班長,她說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班主任退而求其次,讓她做了學習委員。 自從開了學,佘小果冰棒也沒賣了,專心學習,佘玲倒是堅持著。八月份她們和家里一起努力,冰棒仍是超過兩萬支,連送的六千支也賣光了。 學校開學后,冰棒生意明顯不好做了,佘小果上學不用自行車,佘玲騎著自行車跑上一整天,穿越大街小巷,連一百支冰棒也賣不出去。 盼盼寫信過來,家里情況也差不多,她和meimei要讀書,佘回榮負責去各村叫賣,李桂云守著家里的小賣部,遇上喜事和或趕集,李桂云去擺攤,平均下來一天也就能賣出一百二十來支。 銷量少,三輪車也被食品廠那邊收回了,佘國榮正找關系買自行車,送的三成損耗比也沒了,原本拿貨價也得漲,還是羅科長打了招呼,讓他們得以保持原來的進價。盼盼信中問佘小果怎么辦? 怎么辦?佘小果也在想法子。 她以后想學計算機,并不滿足于淺嘗輒止,那就得燒錢,買電腦,訂雜志,都需要錢。佘玲倒比較淡定,邊賣冰棒,邊找什么是她可以干的,她現在存了兩百元錢了,省著點花可以用一年。 佘小果還沒想出頭緒,黎琴送了個賺錢的門路給她。原來黎琴的英語差,她的父母想找老師幫她補補,黎琴就推薦了佘小果。 原本黎琴的父母并不樂意,在他們看來,佘小果也是學生,還是鄉下來的,英語好又能好到哪里去,黎琴就說了,我們英語老師說,黎琴的英語,比她不會差。 黎琴的父母這才考慮佘小果。去黎家談的時候,只有黎琴的爸爸在,黎mama是小果要離開時才回來,說生意太忙。 佘小果靈機一動,問黎mama還要不要學徒。 黎mama問小果對方靠不靠譜,她說了,我丑話說在前頭,太笨的不要,太懶的也不要! 佘小果把佘玲的情況說了,這年頭,想學手藝不是那么容易的,過了師傅這一關,跟著師傅做事,沒工錢不說,逢年過節還得給師傅送禮。遇上那小心眼的師傅,學上三年回家,啥活不會,白干三年。 黎mama讓佘玲先去試三天,可以的話就留下來學徒。 至于黎玲跟她學英語,佘小果讓黎玲每天去她家,一起做作業順便補習,每天一小時,她也不用錢,就當順便梳理自己的知識點。 黎家父母原本是計劃每天給五毛錢,眼看佘小果堅持不要錢,想著從其它地方補償給她。 佘玲聽佘小果說讓她去學縫紉,師傅都幫她找好了,她當即決定不賣冰棒了,冰棒生意越來越差,學縫紉才是長久之計。 佘小果想到大城市流行的喇叭褲,縣城還沒看到,她畫了圖給佘玲,讓她合適的機會給師傅。 果然,佘玲勤勞又機靈,很快獲得黎mama的賞識,成為黎mama的第一個徒弟。佘玲拿出的喇叭褲圖紙,黎mama做出后,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是否擁有喇叭褲,成為這個南方小縣城時髦的標志。 這不,曹姐就穿著她新做的喇叭褲上門了,想問佘小果什么時候回去。 原來廠長天天吃飯帶著剁辣椒去食堂,很多人看到,打聽到是她送的,都找她想買。佘小果也正好有事想找曹姐。黎琴來補習的時候,跟她開玩笑,說她英語沒她高,但身高碾壓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