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合歡宗師妹和圣子抱錯后、入骨溫柔、穿成年代文的極品男配[穿書]、賠錢貨、貨車司機、惡毒皇后淪陷記(np)、勸學GL(百合H)、栽樹乘涼(強制/校園/高干/上位)、穿成太后只想咸魚、大BOSS在星際手撕機甲
聽到太子這個新穎大膽的辦法,他眼前一亮,當天便召集廷議商討。 朝廷里的有識之士早想到這茬,怕開口就被扣上變亂祖制的大罪名丟官喪命,憋著不敢說。 現有太子帶頭,這些人連忙雀躍擁護,紛紛進奏:“用兵制勝之道在于用人。京軍久處太平,疏于訓練,綱紀廢弛,戰力萎靡,此次平叛明顯不力,種種誤國誤民之舉不勝枚舉。賊兵因此做大,在各地殺官員、焚官倉、劫兵庫、縱囚犯,甚至打出‘直搗幽燕境,重興湯武師’的狂??谔?。當此亂局,應速驅雷霆之師,剪除兇威,誅夷逆暴,昌明王道而保社稷無憂矣?!?/br> 所謂祖制通常維護舊的既得利益,而革新之法則會剝奪這些利益,是以總有人頑固守舊反對維新。然得利的基礎是掌權,若朝廷被推翻,所有人都會雞飛蛋打,故而戰亂時期的變法往往最易成功。 大部分官員都支持調邊軍入關,慶德帝當即批準這提案,傳旨命駐守宣府的邊軍入北直隸省參戰。 這時朱昀曦又上了一道奏本,申請領兵剿匪。 心愛的女人正英勇地平寇滌亂,他怎么能安心待在宮墻內被動接受她的保護。定要上戰場干出點實績來,向她證明他是值得信賴的君主,也是能讓女人放心依靠的男人。 他通過公開途徑上書,大臣們很快都知曉了,朝野登時嘩然,前一天還支持他的官員全部加入反對陣營,理由正當而充足。 歷史上沒有太子領兵打仗的先例,本朝太宗御駕親征,也將時任太子的仁宗留在后方理政,沒讓他上前線。 須知打了勝仗要論功封賞,太子已是儲君,如何進封? 吃了敗仗更糟糕,直接損害自身威望,將來繼位如何服眾? 若再有個三長兩短,引發糟心事就數不過來了。 一般人還只從這些方面勸阻,別有用心者則堂而皇之抹黑朱昀曦的意圖。 稱他此舉意在挑戰天子威嚴,是奪權的先兆。還拿唐肅宗李享舉例,說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享留在西北主持軍務,奪取兵權繼而稱帝,逼迫玄宗讓位做了太上皇。 朱昀曦聽后怒不可遏,真想立馬將那黑心臭嘴的jian臣抓起來暴打,進宮去向慶德帝申辯。 “兒臣聽說賊兵肆虐處十室九空,老百姓舉家逃亡不敢還鄉,擔心民眾對朝廷喪失信心,才想替父皇出征,剿滅寇亂的同時安撫百姓,讓他們知道您時刻在意他們的生計安危,使其免受賊人蠱惑,忠心擁戴朝廷,這樣戰亂地區便可早日恢復安定,令人心穩固,氣象煥然。兒臣這番想法純出忠孝,不意竟被jian險之輩歪曲,他們將尋常流寇比做安祿山,將父皇比做唐玄宗,分明在暗諷我朝國運將會因這場寇亂走向衰敗,還把寇亂產生的原因歸咎為您寵信jian佞,荒廢朝政。如此黠辯邪詭,惡言謗君,實屬罪大惡極,請父皇嚴究?!?/br> 慶德帝知道太子自小好武,早有親自帶兵打仗的念頭,本次申請并非心血來潮。憑父子倆的感情,那些挑撥離間的話他更是一字不信。 這兩日認真考慮,倒傾向派他出征。 章皇后和他反目,萬一活得比他長,在他駕崩后曝光朱昀曦的身世,聯合大臣剝奪他的繼位資格,那可難對付。 夫妻多年,皇后又對他恩重,滅口這種事他絕不忍心,想著若能在他在位時成就朱昀曦立些大功,夯實人望,就算將來有人拿他的身世說事,也構不成太大威脅。 本次寇亂影響甚巨,正是舉國關注,但等到邊軍入關,賊寇必然潰敗,將這看似難啃實則輕松的差事交給太子便可實現目的。 他細致端詳朱昀曦,見他表情堅毅,神氣已不復往昔的稚嫩,似乎做好獨當一面的準備,便問他:“皇兒前陣子病重,眼下身體如何了?” 朱昀曦忙說:“兒臣只是一時失調,早已痊愈了。父皇若擔心,兒臣現在就演一套拳法給您觀看?!?/br> 慶德帝笑說不用,沉吟片刻后道:“大臣們都反對你出征,你說服朕不夠,還得說服他們啊?!?/br> 兩日來朱昀曦絞盡腦汁想的就是這事,當場交出籌算。 “聽說賊寇正往保定集結,策劃趁您冬至節去天臺祭天時偷襲,兒臣想替您去,這樣即使賊兵真的來襲,也可保您無虞?!?/br> 冬至祭典非常隆重,皇帝冬至前一天就得到天壇,從午夜開始祭拜昊天上帝、歷代先祖、風雨雷電等諸神。祭祀結束后還需進行一系列繁瑣的儀式,之后才能回宮接受群臣朝賀,舉行宴飲。 近日賊兵在京郊橫行無忌,白晝都敢肆意出沒,皇帝去天壇逗留一天一夜相當危險。 慶德帝驚訝:“你就不怕自己遇險?” 朱昀曦篤定道:“祭天大典是祖宗立下的規矩,不能延誤簡化,但父皇身系社稷安危,絕不能有任何損傷。兒臣自當盡人子之責,替您赴險?!?/br> 這一孝行也在切實批駁那些污蔑他忤逆奪權的言論,讓皇帝相信他是個忠孝雙全的好兒子。 作者有話說: 1程顥和弟弟程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感謝在2022-05-22 11:20:13~2022-05-23 10:01: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why64、西藍花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mist 10瓶;不亦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一百三十章 賊寇在京郊虎視眈眈, 大臣們也怕這伙人鋌而走險,而一年一度的冬至祭典象征朝廷體面和政權穩定,不能不辦。聽說朱昀曦請求代替慶德帝舉行祭天大典, 覺得死太子總比死皇帝強, 全都撿起變臉技能, 夸贊太子慷慨忠孝, 一致贊成此舉。 距離冬至僅剩三天,準備事宜基本就緒。朱昀曦向兵部了解過保定方向的敵情,問兵部尚書:“孤聽說蕭其臻請命剿匪,他現在人在何處?” 當日蕭其臻向慶德帝上書請戰,情愿自降官職調任。 慶德帝看他奏疏上言辭懇切, 交與內閣商議安排。 打仗是升官發財的好機會, 朝廷里請戰的人極多,他等了一個多月還沒接到調令。 朱昀曦聞報后讓內閣馬上安排, 指名本次要讓蕭其臻參與祭天大典的守衛任務。 下午蕭其臻便去東宮報到, 他得陳良機幫襯,已調任京衛指揮司僉事,上任的第一項差事就是聽候太子調遣。 朱昀曦還沒消氣,召見時臉色語氣附霜裹冰,先問他:“你知道柳竹秋在蔚縣吧?” 蕭其臻恭敬點頭:“微臣聽柳叔端說了?!?/br> 此時他也有了盼頭, 以小心謹慎的態度侍奉君主。 朱昀曦認為自己之前病重垂危都得歸咎于此人,要不是他自私膽小在回程中拋下柳竹秋, 怎會害他們釵燕輕分??此囊慌e一動都覺討厭, 這次正好把他派到最危險的崗位去賣命。 “蕭其臻, 孤聽說你在任保定縣令時官聲不錯, 那兒的老百姓可曾擁護你?” “回殿下, 微臣在保定任職時間不長, 因杖殺惡霸成三強,當地鄉民父老都很感謝微臣?!?/br> “很好,孤這次就再給你一次解救保定百姓的機會。自寇亂爆發以來,賊兵已連續兩次攻陷保定,占據城池劫掠府庫,還搶光了居民家的財物。聽說周邊鄉里在自發組織民勇抗賊,還有無數人被困深山,亟待王師前去解救。孤打算趁祭天大典做掩護,調兵突襲保定,你可愿擔任先鋒?” 牛氏兄弟占據保定,妄圖襲擊大典。朱昀曦料想屆時賊兵定會傾巢而出,正好趁他們后方空虛奪回縣城。 蕭其臻驚訝太子的膽略,忙提出疑議:“殿下此計著實高明,但有三個地方或招致變故。若當□□廷出動重兵把守,賊兵見我方勢大估計就不敢動手了,此其一。其二,京城周邊遍布賊寇眼線,事先調兵備戰,定會暴露行蹤使賊人有所提防。等賊兵進攻再臨時發兵又會來不及。還有第三點,賊兵肆虐多時早已喪心病狂,而我方將士要護衛殿下和百官,必定顧慮重重,一旦輸了士氣,戰事就很難預料了?!?/br> 縮手縮腳的老虎不一定斗得過瘋狗,賊兵真打來,官軍肯定一心護駕,哪有精力分兵進擊。 朱昀曦聽他頭腦清醒,更放心交付差事,沉穩道:“你說的這三點孤都想到了,已傳令后日只派兩萬兵力布防,以便誘敵出動。你另率一萬精銳之師先去定興縣駐守。賊兵來襲時定會繞過定興,你收到消息不許回救,立刻發兵攻打保定,務必擊退賊兵奪取城池。若失手,孤將按軍法處置你?!?/br> 蕭其臻不怕立軍令狀,只恐太子以身犯險,遭逢不測,忙勸他三思。 朱昀曦表情更嚴厲:“孤意已決,你只管聽令,休得置喙,更不可造次泄露軍機?!?/br> 見他還欲多話,干脆露骨脅迫:“你險些害死柳竹秋,這筆帳孤王還記著呢,這是在給你機會將功補過?!?/br> 蕭其臻對太子了解不深,往常接收到的多是大臣們傳遞的信息。 修養好的人說他天資英武,粹質如玉,只因今上呵護過勤,尚須賢臣襄佐扶持。 更多的是毒舌言論,抨擊這位儲君嬌生慣養,幼稚頑劣,不喜讀書,專好騎射游獵百戲逸樂。觀政務?;璩?,發見解多散亂,視干戈征戰為兒戲,喜勞師動眾以自娛,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胚子。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蕭其臻才敢初步確立對太子的印象,單憑他制定的這條有勇有謀的策略就可推翻“昏庸”的評價,來日可寄率土之望,使天下重啟升平。 朱昀曦暗中調兵遣將,冬至前夜率百官抵達天壇,到齋宮下榻。 子時著祭服登壇跪拜迎接諸神,然后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 會場內豎著十二丈高的望燈桿,上挑斗大的燈籠,數十里外亦可瞧見燈光。 內外陳列數百盞丈余高的朝燈和座燈,一齊拱照祭壇,燈火輝煌,亮光沖霄,在無邊無際的夜色里辟出一方白晝。 牛氏兄弟探得太子替皇帝主持祭祀,還只布置了兩萬守軍,商量:“皇帝老兒調宣府邊軍入關,我們可能打不過他們。聽說這大老爺1最疼太子朱昀曦,不如趁這次祭天大典綁了這寶貝疙瘩,逼他退兵割地,這樣我們就能自立為王了?!?/br> 土匪們敢想敢干,冬至前日集合保定霸州一帶的五萬兵力分頭夜襲,暢通無阻地奔向北京南郊,到了房山縣以東的王莊遭遇朝廷的衛戍部隊,雙方短兵相接,展開廝殺。 戰斗打響,祭祀剛進行到飲福受胙環節,接到奏報朱昀曦有條不紊地執行儀式,先品嘗了祭祀后的酒rou,再由祭官將剩余的福胙分賜大臣們。 喊殺聲仿佛狂風自遠處刮來,壓倒了會場上的鼓樂。 群臣如同身處虎圈,正用頸項感受猛虎的鼻息,膽小的腿腳已在發抖。不少人偷偷交頭接耳傳遞擔憂,怕和祭壇上的牛羊一樣淪為犧牲。 孟亭元等閣臣須以身作則,表現還很鎮定,但也不能不替太子的安全著想,讓內官悄悄奏勸他提前結束儀式,盡早起駕回宮。 朱昀曦斷然拒絕,受福胙是祭天儀式里的基本程序,至少完成這一步才不會失體統。 他軒昂自若地立于祭壇的臺階上,靜候祭官分發完酒rou,接過贊辭誦讀。 讀到一半,一支飛矢似流星橫空,端端射中他左側兩丈處的朝燈,激起一片驚呼。 看到微顫的箭尾,眾人心驚膽戰,場外的衛兵匆忙來報:“有一小股賊兵自西南方向闖入,已被我軍擊潰?!?/br> 此乃危險前奏,說明官軍的防線存在漏洞,還會被敵人接二連三滲透。 陳良機忍不住請奏:“此地危險,請殿下速速回宮?!?/br> 百官立刻跟著進諫,甚至想假如有一人領頭強行帶走太子,他們都會幫忙。 不過也有不少人神態安詳,首輔孟亭元代表這些勇者止住喧嘩,請朱昀曦繼續誦贊。 朱昀曦放下手里的贊詞,莊嚴發話:“眾愛卿在害怕遠處的賊兵嗎?自牛陸牛齊作亂以來,蹂、躪州縣,荼毒生靈,百姓不論貧富,房舍不論大小,一概劫殺焚毀。賊人們視王法如無物,以人民為豚犬,其殘暴悖亂,凡有天良者聞之無不切齒痛恨。今日孤奉旨祭天,賊寇也敢公然來犯,非止欺君更是欺天,孤王當憤三尺劍,率諸健兒討此兇逆,紓君父之郁結,消臣民之憂患,澄清寰宇,以安社稷!” 這是他首次向眾臣做即興演說,事前還有些緊張,臨場時的危機氣氛像壯膽的烈酒注入他的胸膛,融解一切彷徨擔憂,將他推向凌駕于萬人的制高點。 站在這高聳的祭壇上,頭頂佇立神明先圣,腳下跪伏滿朝臣子,他就是連接天庭人世的領袖,正行使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語罷脫下祭衣,露出藏在其下的甲胄。祭壇下的東宮近侍們也跟著解衣亮劍,云杉登階向太子呈上寶劍強弓。 朱昀曦拔劍在手,問他人馬是否準備妥當。 云杉朗聲稟報:“單仲游已領八百龍禁尉騎兵在會場東南面集結,只等殿下號令?!?/br> 群臣見太子要親自出戰,慌忙諫阻,陳良機苦勸:“事關國本,殿下萬不可為區區毛賊輕千金之軀??!” 其他人也爭相勸阻,說賊兵來勢兇猛,我方兵力不足,太子貿然出戰恐會失利。 朱昀曦厲色訓斥:“諸公如此膽怯,全無半分血性,真真枉食君祿。孤上有祖宗庇佑,下有鬼神護持,豈會敗給賊寇?若有忠勇之士隨孤出戰,孤事后皆奏請加功。再有阻攔者,則以通敵罪究之!” 唬退礙事人等,他傳喚柳堯章近前,命他隨駕應敵。 柳堯章失慌著忙,找虎豹熊羆各借了十個膽子跟著太子去到軍前,不明白這小祖宗為何挑他這文弱書生沖鋒陷陣。 出發前朱昀曦笑著向他解釋:“叔端莫慌,孤不是叫你去送死。那伙文官剛才激烈反對,事后斷無好話,孤要防著他們任意編排,須得找個善弄文墨的官員記錄孤領兵殺敵的過程。這差事要緊,交給你孤才放心?!?/br> 他只表達一層意思,另外還想以后借柳堯章之口向柳竹秋炫耀他的英勇壯舉,派出二十騎負責保護他。 龍禁尉們早接受過太子曉諭,俱都摩拳擦掌急著立功,得令后人人勇當先鋒,追隨帥旗沖向不遠處火光遄動的戰線。眾多勇敢的官員也踴躍參戰,尤以錦衣衛和武官們最為積極,有的連隨行的車夫轎夫都帶上了。 負責防御的官軍們原本都抱著拖延時間的心態,盼望祭典早些完結,太子百官們打道回城,結束這要命的苦差。 戰斗時不敢全力以赴,怕一個大意丟失防線,不死于賊手也會被朝廷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