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書迷正在閱讀:東宮嬌妾、自定義游戲、開智、曲唑酮(父女1V1)、杜松茉莉(1v1,校園娛樂圈)、斬情(np)、穿成rou文女配后和四個男人一起HE了、我在戀綜咸魚后爆紅了、媵妾為后(雙重生)、成為你的心上人
滾出去! 木筠晚將孩子往常晟懷里一塞,絕望到極致反而變得無所畏懼,她指著到處掛著的白幡,指著白燈籠,笑得愈發放肆:你好好看清楚,柔妃,什么柔妃?她早就死了,你醒醒吧! 常晟想要制止,但已經晚了。 李鷙聽到木筠晚的話,面色驟變,他走上前一把掐住木筠晚的脖子,怒火從黑眸中噴涌而出:你再說一遍!阿籬沒有死! 木筠晚快要不能呼吸,臉色漲得通紅,她看著面前的男人,一個拋棄理智,偏執到欺騙自己的男人,就知道完了,他們都完了。 殷殷籬,在封后大典那天就跳跳湖死了咳咳李鷙讓她說,卻又在她說話的時候收緊手指,木筠晚雙腳已經離地,不停地用手拍打著李鷙。 常晟見狀趕緊跪下,哭道:陛下,柔妃娘娘是已經死了,您再怎么欺騙自己,也沒用了,人死不能復生,您節哀吧! 他跪地磕頭,宮人們也跟著磕,孩子在懷里哇哇大哭,有什么刺激著李鷙的大腦。 他忽地松開木筠晚,轉過身去。 背后除了躺椅,空無一物。 方才那個趴在他懷里笑著的女人不見了,仿佛從未出現過,他抬頭,看到映目的白,轉過身,還是飄滿眼眸的白綢。 低頭去看,那女人捂著自己的脖子不停地咳嗽,眼淚也在落。 她是誰來著?李鷙撫了撫額頭。 哦,是他母族的貴女,他封的婉妃。 他原本要封她為皇后的,只為了替殷籬擋一擋風頭,他不喜歡她,也不在乎她死還是活著,等到朝臣忘了殷籬做的那些錯事,木筠晚會死在后宮,殷籬順理成章地便成了他的皇后。 可是呢。 可是啊,殷籬在那日跳湖了。 李鷙退后一步,在人群中尋找那抹身影,可是不見了,他再也看不到殷籬了,那個在假山后躲避他,在小筑里依賴他,在森林里保護他的殷籬,再也沒有了。 她怎會原諒他。 她用死逃離他。 金檻羽翼豐滿,帶著兵打過來了,她將一切交給了那個孩子。 已經安排好了,她該走了。 沒有一絲一毫是該為李鷙而留的。 李鷙驟然回神,恍若隔世,呵地輕笑出聲,向后癱倒在躺椅上。 城門處,早已對皇帝感到失望的人,親自打開了城門。 城外,千軍萬馬,聲勢浩大,為首的人牽著韁繩,騎在戰馬之上,長刀映著火光,襯著那雙漆黑的眼,燃起無盡的野望。 李問奴倚在城墻上笑。 你可回來了。 第七十五章 大結局 三更天, 大軍連夜趕赴安陽,一刻都未停歇,原本打完冀城修整一日更妥當,可帶兵的到底少年心性, 如今勝利就在眼前, 他倒是坐不住了, 與麾下大將笑著說聲辛苦,就這樣策馬揚鞭,直接兵臨城下。 李問奴站在安陽城頭,夜里的風不太冷, 小暑剛過,夏日微風和暖愜意, 將她紋云織金霓裳吹得有如仙姿飄逸。 城下兵馬整列有序, 旗幟飛揚,照明的火把將旗幟上的字映得異彩奪目, 赫赫一個榮字, 鏗鏘有力。 為首的少年拉著韁繩,身下桀驁不馴的烈馬打著響鼻,他輕輕一拽,興奮的馬兒被馴服地踢了踢蹄子, 立刻便得乖巧安靜。 李玉鞍抬起了頭, 與李問奴的視線在火光中相撞。 看看他這心急的樣子, 心性還有得磨練呢!李問奴雖是這樣說,眼里心里卻都是欣賞。 鄧澄燁剛剛打開了城門,與那少年有過交流, 此時只是但笑不語地立在李問奴身后, 并不多話。 公主認定了眼前人, 眼前人此后就是大盛的帝王,帝王心性又豈是他可妄議的? 鄧澄燁調來五城兵馬司親自為李玉鞍開道,這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如果是一年前,公主李問奴找到他并告訴他,說要扶持李玉鞍上位,鄧澄燁絕不會搭上身家性命跟她去冒這個險,即便他傾心李問奴,甘愿拜倒在李問奴的石榴裙下。 只是皇帝賜婚圣旨一下,他被迫與李問奴綁到了同一根繩子上,就算心中再如何不看好李玉鞍這個半道出家的皇族之子,也不得不站隊到李問奴這邊,為他成事而鞍前馬后。 導火線是燕世子之死。 靖江王帶兵征戰西涼,在邊陲浴血奮戰,憑著老邁的身軀為大盛奪回失地,卻得到兒子葬身安陽的消息,靖江王忠君愛國不假,可親子死得如此不明不白,還被皇帝壓住消息隱瞞死訊,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父親,又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所以他反了。 大盛這些年積壓的民怨不少,如滴水匯聚成山川河流,一人舉旗,百人呼應,不過是六年來忍辱負重埋下的暗棋而已。 計深遠啊,鄧澄燁只能這么說。 李鷙得了皇子,就連他也以為榮王李玉鞍再難成事,緊接著靖江王府大火,又將局勢扳回至這一頭,若說無人做莊攪弄風云,他是不信的。 早有人想到這步了。 所以燕無意才會將那枚從不離身的玉佩交給李玉鞍。 如果不是看到那枚玉佩,靖江王怎么肯信是李鷙要置自己兒子于死地,以大火害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