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0章 請辭(一更) 寧扶疏答應得爽利, 又喝起了魚湯。 她放下空碗時,眉間平添幾分愜意的慵懶,嗓音也是懶洋洋的:不過侯爺好像誤會了,本宮方才說侯府已經修葺完畢, 指的是顧大將軍, 可以搬過去。 畢竟以本宮和皇帝如今的關系, 日后他往府中安插探子的數量只會多不會少。你兄長倘若繼續在長公主府待下去,身份暴露是遲早的事。而皇帝多疑你我都見識過了,他現下覺得顧大將軍壯烈犧牲,你又尚了本宮, 武康侯手中三十萬顧家軍后繼無人,才讓他放心。 所以本宮的建議是, 顧大將軍尚在人世的消息,還是繼續瞞著。如果他想回清州, 就趁著今晚夜黑風高, 秘送他出城,跟上回暗送你離京一樣。如果他想留在金陵, 那便得換個相對安全的別院, 移地而居。 顧欽辭怔了一瞬。 寧扶疏說了這么多,落在他耳中, 只有短短六個字。 她沒想趕他走。 她故意戲弄他。 寧扶疏帕子抵著上唇,舌尖略顯狡黠地輕輕舔去嘴角湯漬。 這也不能怪她不是。 誰讓顧欽辭總是口嫌體正直,而今相處久了,她多少琢磨出一些對付他的法子。 眼見顧欽辭眸子瞇起,盯著她目光驀地變暗, 似又要俯身逼近她, 寧扶疏連忙開口:這才是給你的謝禮。 也不完全是戲弄。 顧欽辭聞言臉色稍緩, 大發慈悲地想,念在她還生著病,就不計較這一回了。 只是仔細想想:臣府上,也免不了有眼線,算不得安全。 寧扶疏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尤其在金陵城內,哪有絕對安全的地方。 臣倒覺得,還真有那么個地方。顧欽辭眼底劃過一抹犀利精光。 寧扶疏側過頭去,狐疑看他。 只聽他用最冷靜沉穩的語調,說著最大膽的話,只要沁陽大長公主愿意在府中騰出一間空院,別說藏個人,就算是想藏一批私軍,也未必瞞不住宮里。 寧常雁需要倚仗先帝暗樁做他的眼睛,加上這些年來,他得到的情報無一差池。他信任暗樁,也信任從不攬權干涉朝政的沁陽大長公主。 而先帝暗樁正聽從沁陽大長公主調配。 這里頭,便有一處可瞞天過海的漏洞。 寧扶疏沉吟片刻,倒別說,依照沁陽姑姑的性情,沒準還真會幫他們這個忙。 她拉開了書桌下方抽格,拿出一塊玉石覆手放入顧欽辭掌心。 我晚些進宮時,你們便趁那會兒工夫做個決定。從暗道徑直出城也好,去姑姑府上也罷,只要有這枚令牌,在大楚境內都暢通無阻。 那玉潤如凝脂,觸手生溫。顧欽辭低頭掃去一眼,雕工精巧,晶瑩剔透似有流光溢彩的正反兩面各用小篆體刻了日月朝歌和長公主令八字,是世間別無第二塊的長公主令牌。 他摩挲著玉牌上的鳳凰雕紋,依稀還殘存著寧扶疏指尖溫度。這大概是他從長公主這里得到,最貴重的物什,緩緩收入袖中。 顧欽辭道:殿下還看折子嗎? 寧扶疏掃過陽光擦過窗欞的角度,這個時辰進宮,正好能趕在寧常雁午憩之前,把該了斷的事解決掉。她搖搖頭道:不看了吧。 可臣想念。顧欽辭倏然打斷她。 話音落下,已然拿起手邊奏折展開。 然后將狼毫筆蘸勻朱砂墨,塞進寧扶疏指間。 她算瞧明白了,這人壓根是還在因為她傳駱思衡念折子的事較勁,非要比個高下長短不可。 多少算得上無理取鬧的行徑,寧扶疏非但沒覺得厭煩,甚至心情隱隱有幾分不錯。順從接過筆桿,由著他去。 又是一封請安折。 除去顧欽辭拿到第一本諫言替趙參堂求情的,他已經連續念了四本請安折,再加上先前駱思衡讀過的三冊。也就是說,統共八本折子里頭,只寫了諸如請陛下安,請長公主殿下安的廢話折,足足占據七份。 委實有些夸張。 但這并不是今日才有的現象。 那些遠在州郡縣城任職的官員,整年也難有一次上京面圣的機會,而卓越政績不可能每天都有,若他們不時常寫些折子送到君王面前露臉,只怕端坐廟堂之高的皇帝沒兩天就忘了他們姓甚名誰,談何機會升遷。 寧扶疏此前從不留神這些沒有實質內容的請安折,粗略掃一眼便過了,以至于這晌才發現其中文章。 顧欽辭見她提筆端坐著,許久沒落筆:殿下累了嗎? 沒有,我只是,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寧扶疏直接放下毛筆,你看,這許多請安折雖萬變不離其宗是恭維本宮和陛下之語,但每每獻寶上供,卻都在迎合本宮的喜好,而非陛下的。 仿佛在他們眼里,長公主才是時下真正掌大權之人,而皇帝如同無足輕重的順帶。 寧扶疏擁有的權勢,遠比她能夠想象到的全部更大,難怪寧常雁迫不及待想削權。 顧欽辭翻開下一本奏折,果不其然,依舊如此:所以殿下是理解他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