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駙馬每天都在黑化、與她罪、東宮嬌妾、自定義游戲、開智、曲唑酮(父女1V1)、杜松茉莉(1v1,校園娛樂圈)、斬情(np)、穿成rou文女配后和四個男人一起HE了、我在戀綜咸魚后爆紅了
可是現在母妃要他把一切都推給沈詩 沈詩這樣一定活不了的吧? 晁璃糾結了許久,遲遲下不了決定。對晁璃知之甚深的王德妃根本就沒有等晁璃回應,第二天等皇帝一下早朝,她就打扮素雅,滿臉悲傷的跑去找皇帝,哭訴晁璃被一個心懷妄念的瘋子陷害。 皇帝靜靜看著王德妃,腦子里思考著晁璃的打算王德妃到底知不知道。 在皇帝這邊所了解到的,跟王德妃推測出來的也差不多。晁璿說過那個人其實是他的一個朋友,只是有一點不同的就是,從一開始沈詩就認錯了人。那么那些貼身物件必然也是那位江湖人替換的,太子說不定還是趁著沈詩昏在床上的時候,跟那人一起替換的。 王德妃內心惴惴,深怕說詞無法取信皇帝,于是又說了當初將沈詩接到宮中,但并沒有想到沈詩對晁璃有那般想法??傊肆菬o辜的,污蔑太子純粹是因為沈詩自己腦子有病,以為太子倒臺對晁璃會有幫助,于是就自發的這樣做了。 晁璃從頭到尾都不知情。壞人只有沈詩一個。 皇帝沒有說什么,只是將王德妃給揮退。 即使對結果不太滿意,但這樣算是最好的說詞?;实垡膊幌M髞碚哂腥苏f晁璃給自己戴綠帽子,更不希望史書上記載著晁璃為了奪嫡不惜勾引庶母。 不過名面上晁璃是脫了罪,但皇帝內心卻是對晁璃厭煩透了。一個男人,算計女人給自己做這做那,現在事發了,連一點最基本的擔當都沒有?;钕袷且粋€陰溝里的老鼠,讓人想著就煩。 為君者雖說不是不能使用陰謀詭計,但最好還是偏重于堂皇正道。使用陽謀才是運籌帷幄的最高境界。由小見大,晁璃此人毫無擔當,個性陰詭,如果沒有特殊的功績,皇帝寧可扶持幼子也不會選擇他。 第二十七章 太子(7-4) 于是就在晁璃還在家里糾結的同時, 皇帝就下了詔,將這件事情給定調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日前昭儀沈氏亂德之行一案,經內庭司、宗人府查證, 現定論已成:沈氏得沐天恩, 貴為昭儀, 然其聽信佞言,忠jian不辯,有失婦德,難為嬪御。日前已黜其昭儀封號, 貶為庶民,賜死。然又念其受jian人所惑, 知過而有悔,特赦其死罪, 賜居庸人巷, 望循規蹈矩,謹言慎行, 虔誠禮佛, 以贖前罪。 白話翻譯一下,就是沈昭儀因為聽了小人挑撥, 所以做了錯事,有失婦德,本來是要把她賜死的,但因為她誠心悔過,所以饒她一命, 只將她廢為庶民, 住在雜役所住的庸人巷, 以后誠心禮佛贖罪就行。 聽上去非常寬容,沒有提到任何一個皇子,也沒有說到太子。但當日在場的可有二十幾個皇子,皇子們身邊還有內官與隨從,消息又怎么瞞得住? 皇子們是后來才到場的,所知訊息就是沈昭儀房里跳了一個男人出去,然后沈昭儀一直想要說那個男人就是太子。不過太子就站在他們面前,顯然是沈昭儀想要攀扯。除此之外,沈昭儀房里還搜出了一個紫檀木的匣子,里頭搜藏了六皇子的許多貼身物件,已經讓皇帝還給六皇子了。 根據他們所見,很容易就拼湊出來:沈昭儀內心愛慕六皇子,于是偷偷養著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就是詔書里頭的那個小人,這個人幫她搜集六皇子的東西與消息,而一個無親無靠的深宮女子,是用什么來養著這個小人呢?詔書都說了嘛,她有失婦德阿然后沈昭儀不知怎樣被皇上堵在門口了,那個人逃走了,于是沈昭儀就想要攀扯太子,沒成。然后就被抓了。 至于皇帝為什么不賜死呢?當然是因為真的賜死了,要怎樣跟外面老百姓交代?別的大臣要怎么看待沈氏?如果只是做了錯事,廢居庸人巷已經很嚴重了,到了要賜死的地步,那皇家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反正沈氏去了庸人巷,應該過不久就會病逝吧? 這個看上去絕密的消息其實也不是那么絕密,畢竟有太多人知道,皇帝也放任大家把事情往這個方向猜。所以消息靈通一點的最后都知道了。 六皇子看上去是一朵清清白白的出水蓮,可是為什么沈氏會因為喜愛六皇子就想要將太子拉下馬呢?你品品,你細品! 況且被一個女瘋子愛慕難道是什么很美好的名聲嗎?于是雖然隨著這個詔書所下達的,是六皇子解除禁足的口諭,但六皇子還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將自己悶在府里。 他想不通那個神秘的跳窗人士到底是誰?太子如果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昏迷,那就是從一開始就有了防備了?那他是什么時候知道他跟沈詩之間的事情以及謀算的?他從重生以來就刻意的親近太子,太子也一直對他很好,難道這些都是裝的嗎? 晁璃想不明白,又覺得毛骨聳然。 對太子他一直有一種敬畏,如果這一次他成功的將太子給拉下馬,那這種敬畏就會消失,偏偏這一次,卻是他跟沈詩狠很被教訓了一通。 不過他還是有著基本的底線,畢竟女主角命還是很硬的。 他特別要求王德妃照看著沈詩,如果可以的話,就讓沈詩假死脫身算了。 王德妃根本不想管沈詩。今日皇帝之所以會幫他們將事情掩過去,那是因為逼不得已,如果讓皇帝知道晁璃跟沈詩之間還有勾連,說不定賜住庸人巷的就要多一個晁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