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書迷正在閱讀:醒醒,你是無限流boss啊[無限]、[綜漫]骰子非要給我劇透柯學劇情、[綜漫]滿身單箭頭的玩家還在繼續戰斗、萬人迷穿成萬人嫌[娛樂圈]、[綜漫]從今天開始做高專生、[綜漫]披上原神主C馬甲穿越綜漫、太傅他清冷自持[重生]、穿成戰神文苦命閨女、土地公不背鍋[快穿]、偏執駙馬每天都在黑化
在《生不逢時》改編的評書大受歡迎后,說書人們嘗到了甜頭,便紛紛盯上了喬鏡的新書。 可惜,《五十六》并不適合改編成評書。雖然有人嘗試過,但普通老百姓也就聽個新鮮勁,說書最重要的還是要調動觀眾們的情緒,在這一點上,《五十六》有點兒過于陽春白雪了。 但《凡人》不一樣。 這本書簡直就像是為說書人們量身打造的一樣,一篇一篇獨立連載的人物故事不僅大有可講,并且內容都還非常接地氣,情緒飽滿,很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 他們聽得時而哄堂大笑,時而悲苦慟然,時而怒發沖冠,如癡如醉,仿佛自己也成了那書中之人一樣。更有性情之人,在聽到穆家滿門英烈只剩八十老母尚問吾兒勇否時,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把后槽牙咬得咯吱咯吱直響,看上去恨不得現在就沖到山海關殺敵報仇。 待一場評書結束,很多人都還意猶未盡,高聲嚷著讓那說書人再多說兩段,他們有的是打賞。 每每這時,說書人也只能露出一臉苦笑,拱手道歉。 是他們不想講嗎? 晏河清這個原作者都沒寫接下來的內容,他們這些說書的,那還能怎么辦? 于是乎…… 為了他們的飯碗,說書人們也紛紛擼起袖子,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催更大軍中。 晏河清!快快更新??! 你再不更新的話,他們講來講去還是那幾個老故事,嘴皮子都要講爛啦! 不僅如此,還有的說書人還會在一場評書講完、觀眾們仍悵然若失意猶未盡的時候,沖在座諸位一拱手,坦然說明沒有下文的原因,并懇切邀請諸位一起給《東方京報》和《愛民報》的編輯寫信,讓他們多多催稿,造福你我他。 最后,最大贏家竟成城中各大郵局老板。 為了表示感謝,他們還特意做東,請了許維新和許曉明吃了一頓飯。當然,這些人最想請的肯定還是晏河清本人,不過想也知道,喬鏡是絕對不會去參加這種應酬的。 在飯桌上,幾人笑瞇瞇地表示多虧了晏先生,現在貴報社已經成為我們郵局最大的合作伙伴了。 許維新:“…………” 他現在只要一想到每天如雪片般寄到報社的讀者來信就頭疼,這些信件多到什么程度?多到就算把它們當柴火燒,都足夠三口之家過上一個冬天! 再加上幾次加印全部賣空,報社的收入翻了一倍還多,許維新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重新租一棟樓,或者把樓下的花園餐廳包下來,拓寬一下報社的辦公場所了。 而且有了前幾次的經驗,許維新在《凡人》連載的中期便開始進行整合出版的工作。在征詢過喬鏡的意見后,他將《凡人》分為了上下冊,紙張、油墨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封面還特意請了城中有名的畫師進行設計,可以說是非常上心了。 但是在做完了這些后,許維新依然覺得,還不夠。 他莫名有種預感,這本《凡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喬鏡的代表作,成為他寫作生涯中最為光輝燦爛的一筆。 因此,他希望能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來為這本書作序。 許維新想了一圈,最終在一個休息日去拜訪了一趟文春秋。 “作序?”文春秋聽聞他的來意,哈哈笑了起來,“好啊,我正想著呢!” 他一口便答應下來,快得讓剛清了清嗓子準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許維新都愣住了。 “喬鏡那孩子知道這件事嗎?”文春秋又問道。 許維新搖了搖頭:“我暫時還沒告訴他?!?/br> 他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道:“這不是準備來這兒探探您的口風嗎,也沒想到您答應的這么爽快。等明兒我跟他講一聲,讓他親自登門來感謝您?!?/br> “……算了,你就別為難他了?!?/br> 文春秋很清楚喬鏡的性格,來肯定是會來的,但到時候估計他們一老一小只會坐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或者全程一言不發聽他說話,這就沒什么意思了。 許維新有些羨慕地嘆了一口氣。 能攤上這么好的師長,他想,喬鏡的運氣也真是一等一的好。 不過換個角度想,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得到文春秋這樣的大師的欣賞,那這個人身上肯定也是有不少過人之處的,一般人想羨慕也羨慕不來。 又是一個周一。 街上的人們已經不滿足去茶樓聽評書了,畢竟改編也是需要時間的,但他們又不識字,就算花錢買了報紙,也基本只能對著上面的鉛字干瞪眼。 京洛大學新任的白話小說社社長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 在一次活動上,他向社員們說了這件事,并提出了一個建議: 他們可以發動京洛大學的學生們,上街免費為人們念書,宣傳愛國思想,也算是變相支持學長的新書了。 小說社全票通過了這個提議。 第二天,街道上便出現了許多穿著黑色中山裝的學生們,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疊報紙和一塊白色紙板,上面用毛筆寫著“免費聽書”四個大字。遇到人多的地方,便會放下紙板,吆喝一聲,拿起報紙開始大聲朗讀起來。 人們一開始都奇怪地盯著這些年輕人,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但很快就聽出來他們念的是《凡人》的內容——這不就相當于是免費評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