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書迷正在閱讀:醒醒,你是無限流boss啊[無限]、[綜漫]骰子非要給我劇透柯學劇情、[綜漫]滿身單箭頭的玩家還在繼續戰斗、萬人迷穿成萬人嫌[娛樂圈]、[綜漫]從今天開始做高專生、[綜漫]披上原神主C馬甲穿越綜漫、太傅他清冷自持[重生]、穿成戰神文苦命閨女、土地公不背鍋[快穿]、偏執駙馬每天都在黑化
但很快他又緊皺起眉頭,很顯然看不起文人之間這種文縐縐的罵仗:“可只是寫寫文章罵人,這么不痛不癢的,管用嗎?” “管不管用再說,反正得先把這口惡氣出了!” 袁三咬牙切齒道:“咱們雇個幾十上百個,到各家報社去發文章,我就不信晏河清一個人,能罵過這么多張嘴!最好再把他激得自報身份,到時候我就——” 他和馬四對視一眼,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 在《眾生渡》連載到中后期,伴隨著緊湊劇情而來的,是讀者們愈發揪心的情緒、報社越來越多的信件,以及許許多多地方報刊上發表的,關于這本書的點評文章。 許維新也不知道這股風氣是什么時候興起的,反正時下只要是個讀書識字的,就有膽子向報社投稿。評論一番他們《東方京報》上連載的小說,指點江山的模樣仿佛是哪位泰斗級別的文壇巨匠。 不過自喬鏡引用那些“先生們”在信中破口大罵的語句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也讓許維新對這幫文人的濾鏡全無后,他就清楚了一點:不遭人妒是庸才,這些罵的人吶,其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恨不得對晏河清以身代之呢! 但是老這樣樹個靶子讓人罵也不太好,于是許維新就借此為由頭,讓許曉明再去問喬鏡要幾張稿子,正好轉移一下這幫閑人的注意力。 許曉明答應了。 他本來沒指望自己這一趟能有什么收獲,但大概是最近社會上的各種批評文章把喬鏡給激逆反了,青年不但沒有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直接封筆不寫了,反而還跟打了雞血似的,真正爆發出了在現代鍛煉出來的超強腦速—— 他真的日三千了! 在從喬鏡手中接過厚厚的一沓新稿、甚至還被告知里面有幾張是他新寫的小短文時,毫不夸張地講,許曉明激動的整個人都在顫抖。 “喬先生,”他眼含熱淚地看著喬鏡,“請您務必繼續保持這樣的水平!您筆耕不輟的精神,簡直太讓我感動了!” 喬鏡看著許曉明感動到不行的模樣,眼神微微漂移了一下。 如果這個速度放到現代…… 讀者只會在評論區一邊敲碗等更一邊說他短小,順便親自擼袖子下場,寫個洋洋灑灑幾千字同人文自割腿rou。 但許曉明可不知道喬鏡在心里腦補著民國的編輯和讀者真可愛,在帶著稿子回去之后,他立馬就在座位上迫不及待地將新文看了一遍,又將它們交給了許維新過目。 “妙??!” 許維新一拍大腿,心想這篇短文不僅完美諷刺了那些天天在報紙上指點江山的所謂“批評家”,替他們所有人都出了一口惡氣,而且這種題材他就算發出去也不用提心吊膽,簡直完美! “可是編輯,”許曉明為難道,“我們的小說欄目已經沒有其他地方放新連載了?!?/br> 由于晏河清的影響力,給他們報社投稿的作者近來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多,許維新已經從一開始恨不得上門去請人,變成了現在的挑挑揀揀還嫌麻煩。 “這有什么難的?”叼著雪茄的總編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眼自己這個不開竅的侄兒,“晏河清是咱們現在的主筆!你懂主筆是什么意思嗎?反正下周的報紙還沒印刷出來,把那些水平稍次的稿子退了不就成了?” 許曉明摸了摸腦袋,為難道:“這樣不太好吧,舅舅?我信都已經寄出去了?!?/br> “有什么不好的……” 但許維新說著說著,聲音就含糊了起來,他低頭盯著放在桌上的報紙看了幾秒,突然眼前一亮:“對??!曉明你說的沒錯!” 他猛地站起身,用力抖了抖手中的報紙:“如今咱們的報紙是供不應求,大家都是奔著晏河清來的,但有些頭腦發熱的刺頭也得給他們一點時間緩一緩——這樣,下周一不放《眾生渡》的連載了,先把這篇短文給我放上去!” 剛松了一口氣的許曉明:“……?????” “啊什么啊,就這么定了!” 許維新說著,又仔仔細細地把那篇諷刺短文看了一遍,越看臉上的笑容愈深,最后,竟控制不住地哈哈大笑起來:“晏河清,真妙人也!” 雖然喬鏡也沒想到許維新居然會在連載期間搞這么一個saocao作,不過如果他要是知道了,肯定能立馬反應過來,這就是現代商業中最常用的一個手段—— 饑餓營銷。 許維新本質上還是個商人,他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東方京報》的銷量,或許還夾雜了一點兒個人的念頭在里面。但是人人都有私心,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許維新的人品還是沒話可講的。 因此,喬鏡也并不在意他搞的這些小手段。 反正他只是個作者,只要負責寫文就行了。 這次他交給許曉明的新作品,單從文名看,就能感受到一股nongnong的諷刺氣息—— 它的標題,叫《生不逢時》。 被袁三他們雇來的那幫所謂“讀書人”在報紙和雜志上指名道姓罵了這么長時間,盡管喬鏡根本沒把這些真·跳梁小丑放在心上,但他也不是泥人捏的,半點脾氣沒有。 因此他專門寫了這篇短文,為的,就是狠狠諷刺一通這群跳腳的酸儒們。 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公然叫囂著讓喬鏡不要藏頭露尾,出來當面和他們對峙,但他當然不會理會那些人別有用心的挑釁。就像那位治安官說的那樣,文人相爭,殺人不見血,對于這些人來說,口舌之爭不過是白費力氣,更何況喬鏡本就不擅長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