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關系戶 第44節
“簡單?那是傻子。還是錦衣衛的法子最實在,別的不說,好歹沒白白的便宜了土地爺不是?!?/br> “土地爺倒是沒得著便宜,可耗子先倒了霉,聽說沒,這次掘地三尺的三家,有一家屋子后院居然挖出個耗子窩來,跑出來的老鼠居然有一尺多長,而且有十來只?!?/br> “我怎么聽說有二十多只?” “三十多只吧?!?/br> 皇帝被這些人自說自話的反應整的,眼睛都瞪圓了,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太有意思了,可聽著聽著,他又感覺自己耳朵有些不夠用。這東一榔頭西一錘,好亂啊,怎么說到后來又說到耗子身上去了?這轉折的是不是太詭異了些? 不單是詭異啊,而且還特別的惡心,剛將菜放到桌上,準備吃的張先生表情都快扭曲了。運了三會氣,都沒鼓起拿筷子吃飯的勇氣。只能閉著眼睛暗暗的嘆氣。這小鋪子就這一點特別的不好,想是個順當飯都得看運氣。 不過嘆氣歸嘆氣,作為一國宰相,張先生對于事情的敏銳度和關注度還是不低的。聽到那么大那么些耗子,再怎么覺得惡心,還是忍不住問包三兒。 “真有這樣的事兒?先頭不是清理過一次京城了嘛,怎么還這么……” 秒懂,這是覺得上次已經徹底清理了,覺得不該這么臟對吧!嘿,閣老啊,您對京城衛生環境是不是有什么誤解? “上次?上次確實清理了,可那不是因為聽說西面鼠疫的事兒,大家心里慌了嘛,這么一來急吼吼的,能清理多少?左不過是表面整了整,圖了個心安罷了。真要說干凈?那遠遠不夠。別的不說,咱們京城的暗渠多少年沒大力氣整治了?還有貧民區,那地方污水橫流,有幾個想著去收拾了?匆匆一二日的功夫,再怎么清理,也就是個表面光鮮,要我說,不連著收拾上三五日,那這京城,怎么都不可能干凈的了?!?/br> ???是這樣嗎?皇帝和自己先生面面相覷,一時有些呆住了。說來,他們不管怎么親民走動,看的好像也一樣都是表面哦,如此,不知道這些……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就得管??!就像是包三兒說的,哪怕是為了防止鼠疫呢,也得上心。 兩人想到去年西面報上來的那鼠疫死去的百姓數字,一時頭皮都有些緊,若是京城也來這么一下……媽哎,這得死多少人?少多少官?宮里能幸免? “包三兒,咱們閑話一下啊,若是你管這清理的事兒,覺得哪兒最臟?最該收拾?” 包三兒上次“四多”的建議其作用了,看看,這次皇帝詢問起事兒來,明顯就是想聽他的意見呀。這白衣卿相的活兒干的,哪怕不能曝光呢,包三兒心里也美滋滋的。 “要我管?” “對,若是你管。你會怎么辦?” “那當然是在京城外圍再起個城墻,將京城擴大一圈呀?!?/br> ???這可怎么說的?不是說清理京城嘛,怎么就扯到這上頭了? “吶,咱們先說人口啊,這當初成祖爺在的時候,京城多少人口?八萬戶有沒有?現在多少人?十八萬戶,近百萬的人丁啊,有高門富戶,豪宅宮殿占了近半土地的情況下,這城里真的是很擠了。早年能過大軍的街道如今還剩多少能走?朝中大臣們上下朝,轎子都得排著隊才能走起來,這城再不擴,一二十年后會成什么樣?” 你別說,這個問題皇帝他們還真沒想過,畢竟他們自己住的挺寬敞的,從沒有蔽塞的感覺??蛇@街道……好像是擠了點啊。 皇帝兩個有對視了一下,這次他們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睛里的閃躲。好吧,都沒想到,這個打平手了,誰也別說誰。 “咳咳,這個想法不錯,挺有遠見?!?/br> 年紀大的臉皮終究更厚實些,張先生先開了口, “先將外城建起來,然后將一部分人居住困難的往外挪,等著挪出空地,再清理是不是?這個想法可以,若是能將貧民區的人都挪出去,那最臟的地方就能徹底理出來了,京城確實能干凈些。甚至等著這空地清理好了,再將占了街巷的部分退回去,連著道路也能一并通暢起來,倒是個一舉數得的法子?!?/br> 到底是當閣老的,舉一反三的速度夠快,都快將包三兒的城市擴展計劃說完了。好在他還有絕招,絕對能吸引注意力,讓他在皇帝面前刷夠存在感。 “不只是如此,不知道你們平日有沒有注意過一個事兒,凡是偏僻狹小的街巷,總是常年有一股子尿sao味?” 咳咳咳,這飯真的是不能吃了,先頭是耗子,這會讓又是尿sao味,存心的吧。 張先生垂著頭,筷子已經不敢在碰了,就是菜也沒了看一眼的想法,皇帝也一臉被重擊的表情,腦子里滿滿都是尿sao味三個字在盤旋??蓱z他一輩子都沒經歷過這么直白的攻擊!太刺激人了。 包三兒有心讓他們緩緩,可邊上還有別人??!那些個耳朵尖的八卦人士總是愛聽半茬話,聽著他們這里說的熱鬧,張嘴就插進來說到: “說街巷的味道?嗨,這不是,都一時三急,沒處那個啥鬧出來的嘛,好在這邊是錦衣衛的地盤,一般二般的不敢胡來,倒是味道還成,后頭那誰誰誰家最是倒霉,家就在街巷邊上,每天都被熏的渾身都是味,結親人家都嫌棄他們家位置不好?!?/br> “誰誰誰算什么啊,東街口那誰誰誰家才要命呢,好容易攢錢開了個面攤子,為了這個,生生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br> 不行了,不能讓他們在說下去了,看看,皇帝都快吐了。 “所以啊,這事兒就該有個解決的法子?!?/br> 包三兒果斷的掐斷了周圍人對尿sao味的各種盤點,總結著說到: “你們說,若是一二條街就置辦一個結實好用的茅廁,專門為過路行人提供方便,那街面上還能有這樣的味道?就是夜香郎也能多幾分生意不是?!?/br> “對對對,這是個好法子,可惜了,也不知道這什么年月能有這樣的地方,畢竟沒誰家會平白的買了空地置辦這樣的地兒?!?/br> “順天府啊,讓他們辦?!?/br> “得了吧,他們才不會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呢,有這錢,往上頭送禮還不好?” 不,一定會有的,看,皇帝的表情就已經說明一切了,他實在是憋不住了呀! 第60章 計劃、法子 包三兒的言語攻擊實在是太過于犀利,以至于皇帝和張閣老在勉強聽完全程,快步走出食鋪時,形容頗有些狼狽。哦,對了,他們還白白的點了菜,半口都沒吃上,徹底是空著肚子離開的。 看著他們這樣,包三兒在無人看見的地方很是不厚道的偷笑了起來。 “三爺,您這……若是以后他們知道了,您的日子怕是不好過?!?/br> 老陸幾乎是看了個全程,到這會兒表情還處在震驚僵硬中,說話語氣都帶著幾分飄忽。他是怎么都沒想到,自家這個東家竟是能玩這一手,這樣對待皇帝,包三兒那脖子難不成是鐵做的?那膽子是石頭起的? “只要他們依然這么來,我就還這么說。至于以后揭開了?那不是還有個不知者不罪的說法嘛。我這也是忠心國事,心憂民生呀?!?/br> 呵呵,這話說的,合著你是理他爹??!什么都隨便掰扯?皇帝可未必會講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包三兒說的事兒還真是個大麻煩,若是如今不想著解決,過上一二十年,就是老陸都不知道這京城會成什么樣。 “京城……就如你說的,確實該好好整整了?!?/br> 這樣的感慨皇帝和張閣老也一樣有,他們雖然什么都沒吃,泛著惡心的從包三兒家的食鋪出來了,可心里卻牢牢的記住了包三兒說的事兒,一路往宮里去的時候,眼睛不由自主的就往街面和小巷角落里瞅。 這本就是已經成了頑疾的事兒,只要留心有什么不能發現的?甚至因為他們眼界的不同,往日生活習慣更精致,看起來越發的不入眼,覺得不堪起來。 “先生,包三兒還真是沒說錯,這大街近半都被占了。那小巷子的味道……” 求別說,再讓皇帝說下去,他真的要吐了。小心的在鼻下揮揮手,打量一下四周,明明已經離著老遠了,為什么他總覺得那股子刺鼻的味道還在呢?難道剛才靠著太近,衣裳熏到了?不能吧,隔著三五米遠的。 舉起袖子,小心的嗅了嗅,不好,確實有點子怪味,這可怎么好,大街上的,若是整吐了,弄臟了衣裳,他這臉皮可撐不住。 張閣老難得丟開了往日的從容,領著皇帝急匆匆的就往宮里去?;实劭粗约蚁壬@動作,表情也是一僵,有心想跟著也嗅一嗅,卻沒能鼓起勇氣。 兩人你追我趕一般回到了宮里,第一個事兒就是趕緊的招呼人打洗澡水,讓人去取衣裳。不將自己弄干凈,他們怕是什么事兒都沒法子想了。 張誠這回沒跟著去,也不知道這二人到底經歷了什么,見著如此形態有心想詢問一二,又礙于身份,不能多嘴,只能暗暗的使眼色,讓身邊的小太監去尋跟著皇帝的暗衛,免得他什么都不知道,做錯事兒,說錯話。 等著皇帝二人整理干凈出來,外頭張誠也已經聽完了暗衛給的答復,雖然簡練了好多……可張誠還是想笑怎么辦!這次皇帝出宮的經歷真的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也不知道這種膈應會持續多久,不過今日皇帝用膳怕是不會香了。也不知道御膳房的人會怎么惶恐。 心下暗搓搓發笑暢想的張誠沒等他想出三集劇情,里頭皇帝就開始喊人了,他忙停下了那些個胡思亂想,跑進去伺候皇帝。 “京城堪輿圖在哪兒?張伴伴,你趕緊的去尋來?!?/br> “皇帝爺爺,這倒是不難尋,別處不說,錦衣衛那里就有詳細的,東廠也有一份,還是每年都休整的最新輿圖?!?/br> 哦,對,他們要對京城監察防控,這東西是不能少。 “那就把東廠的東西送來?!?/br> “喏?!?/br> 張誠一個眼色過去,一個小太監小步疾走著就往外而去。而他自己呢?則是趕緊將點心和茶水送到了皇帝和張閣老的面前。出去一趟什么都沒吃還被惡心了這么一茬,這會兒兩人怕是都餓了吧。不趕緊塞點進肚子,一會兒輿圖一來,哪里還有功夫和心思吃喝? 張誠無疑是貼心的,可一看到這些吃的,摳門的皇帝第一時間卻不是立馬吃,而是嘆氣心疼。 “白白浪費了47個銅錢,咱們點的東西一口都沒吃上呢?!?/br> 張閣老已經不想和皇帝說話了,這會兒是說這個的時候?是吃不吃的事兒?運運氣,聲音發沉的勸道: “雖沒吃上一口,可聽到的東西卻值千金。若非包三兒和那食鋪里的人閑話,廟堂之上的人如何能得知那些個最底層的事兒?如何能知道京城竟是已經到了容不下,住不凈的地步?!?/br> 皇帝聽著這話十分有理,點頭之余,也拋開了剛才的可惜,轉頭對著張閣老說到: “朕聽著,這擴建的事兒十分的有理,先生覺得如何?” “臣也覺得妥當,不過終究如何,還是要細看堪輿圖才能確定?!?/br> 在這些實事上張閣老自來是個謹慎又細致的人。不過再想核實,有些事兒也容不得。 “不過這清理的事兒卻是擴不擴城都一定要辦的?!?/br> 這個不用說,想想今日的遭遇,皇帝就心有余悸,所以點頭點的飛快。 “確實,這樣,今兒朕就下個旨,讓下頭先將各處溝渠清理一下,至于大清理……馬上就是清明,索性便將清明第二日定為清掃日,今后每年一次,如此年年反復之下,想來京城無論如何也能干凈好些了?!?/br>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張閣老也點了頭,正想再多說幾句,外頭小太監捧著一卷輿圖走了進來,張閣老便顧不上這已經定下的事兒了,忙招呼人將輿圖掛上,和皇帝兩個看了起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張閣老和皇帝幾乎是在看到輿圖的第一眼就齊齊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媽哎,京城……皇宮內院占了三分之一,各豪門貴胄之家及各個衙門又占了三分之一,如此,近百萬的百姓竟是就縮在剩下的三分之一生活?難怪包三兒說擠呢,這能不擠? “陛下,擴城勢在必行了?!?/br> “好在朕剛抄家了一波,有些銀子,不然這會兒怕是要腦袋疼?!?/br> 哈,合著還得稱贊幾句?說你這抄家抄的好,抄的妙? 雖然張閣老對那些個貪腐的事兒也十分的厭惡,可聽著皇帝的話依然嘴角有些抽抽。他培養教導了這么多年,不想竟是教出了一個抄家皇帝來,這后世之人說起來,怕是自己的名聲也不大妙。 不過他連著變法都敢了,這些個瑣碎的名聲倒是也不怎么在意了,只沒好氣的勸了一句: “雖說重懲貪腐是該做的,可陛下到底也緩著些,若是常此為范,怕是下頭的官員們戰戰兢兢之下,會耽誤了國事?!?/br> “怎么會?不過是些底層的小官,候缺的補上就是,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再不濟多開幾次科舉不就成了?” 呵呵,這應對的,讓張閣老怎么說?這是官職大小的事兒?不過他也知道,這會兒皇帝心里正想著擴城的銀子呢,多說也聽不進去,索性便丟開了,只等那日皇帝手伸到高官的時候再勸,也好讓他有個眼見為實。 “如今正好春耕,等著春耕過了,陛下,擴城的事兒倒是就能立馬張羅起來了?!?/br> “時間倒是合適,要不讓工部做個規劃出來?朕覺得,既然是要再起城墻,索性便按照200萬人口來計算,那樣便是五十年后,也不用再有今日的麻煩?!?/br> “可以,不過如是這樣,往外遷的就不能只是貧民,內外區分太大,也容易出岔子。最起碼城防就不能沒有,巡街御史也要配置齊全?!?/br> 是了,沒有官府力量,那外城極其容易成為青皮們為虎作倀的溫池。若是起了什么亂子……三陽會的事兒可還沒過去多久呢。 “十六位到時候各分出些人過去,錦衣衛再多設幾個百戶所,應該能看住幾分。另外五城兵馬司東南西北四個衙門也挪出去,放到內外城交接處設衙門,如此想來宵小也能得到震懾。嗯,這樣,若是銀錢足夠,在東西外城交接位置,建上些官舍,免費租給底層官吏,如此有了這些眼睛,想來外城即便平民百姓多些,也不妨事了?!?/br> 皇帝如今想事情越發的周全了,連著官員福利也一并想到了,合著前頭雷霆般的抄家手段一起,倒是恩罰皆有,有利于掌控朝局。 張閣老滿意的點了點頭,難得玩笑了一句: “是了,如今陛下不缺銀子?!?/br> 什么叫不缺銀子?他很缺銀子,想到這工程可能支出去的銀子,皇帝又有些rou疼了,轉頭對著張誠問到: “那些常平倉的家伙怎么還沒處理干凈?讓錦衣衛的人利索些,不行往什么親戚故交里下下功夫,只要做過,總不可能真的半點痕跡沒有。再不濟告訴他們,誰能告發出來,就能減輕罪行,這樣總有人會開口了吧?” 呵呵,就知道您大方是糊弄人的,這是想著多抄幾家,將這擴城的銀子從貪官手里弄回來吧!您這墻內損失墻外補的法子可真是夠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