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女反派渣了正派師兄死遁后[穿書]、被迫營業后貴妃爆紅了、錯誤攻略男配后、[原神]滿好感度后次元壁破了、我在異世組建植物軍團、穿成美強慘少年們的校長后、穿書回來后,我給古人直播了、大佬他滿門沙雕、不要試圖攻略偏執魔頭、九零對照組女配崛起了
季青非道:走, 咱們去走走。 袁氏從馬車里伸出頭:當家的, 你要去干什么? 季小魚像個小大人似的道:和爹去走走。 袁氏被兒子逗笑了:你去走什么啊? 季小魚挺著小胸膛回答:和我爹去走走。 季青非:去村子里逛逛,看看地基。 袁氏聽聞, 就不管他了, 不過還是叮囑:你仔細著身體。 季青非:嗯。 季青非經過昨天晚上的事情,已經成了村里的名人了, 所以今天他一出現在村里,就有不少人看著他。不過季青非沒有理會,他帶著季小魚,看遍了整個村子, 時而的問季小魚, 哪塊地基好。就像當初他帶著季行知的時候一樣, 讓季行知拿主意一樣。季小魚人小,想法倒不小,一會兒說這塊地基好, 一會兒說那塊地基好。最后季青非拍板, 選的是最角落的地方。 本朝關于老百姓的地基是有要求的, 像季青非、袁氏、季小魚,只能批一畝的地基,不過在農村,誰家三口人有這么大的地基? 季青非看好地基,回到季家,就和季父說了這件事,于是,父子倆去了村長家,批了地基。 當天下午,季父就召集人開始干活了,參照鎮上的工錢,不包飯,這是掙錢的機會,村民們都求之不得呢。 房子是季青非自己設計的,倒不是他勤勞,而是如果讓這里的人拿主意,這農村的房子格局他不喜歡。好在季青非有季展鵬的記憶,季展鵬可是建筑師,所以對季青非來說設計房子還不難的。 季青非設計的房子也簡單,分為兩棟,一棟是自己住的,一棟是醫館,兩棟相連。季青非以后是打算住在醫館的,所以醫館設計的頗為上心,畢竟是自己住的地方。尤其是浴室和茅廁,他設計的是現代化的。所以干活的鄉親們拿到地基圖的時候,有些還看不懂,還是季青非去解說的。 季青非請的人多,兩棟房子造的也快,不過一個月就完工了。完工之后又季青非一家三口就搬進去了,雖然還有些泥土的味道,但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可以放心。而且,就算有點泥土的味道,也比住季月亮的房子舒服。 搬進新家的那天,也是季家醫館開業的那天,季爺爺買了鞭炮,著實熱鬧。季小魚看著這么大的院子,可是高興的不得了,一個人從院子的前面跑到院子的后面。 房子造好,醫館開了起來,對季青非來說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季小魚去私塾的事情了。不過,在季小魚去私塾錢,季青非為他改了個名字,叫季行瑜,瑕不遮瑜的瑜,小名小魚。 轉眼間十五年過去了,季青非的醫術在整個鎮上已經是遠近馳名的,季青非的醫館門口,每天都排著很多病患,有人就是沒病,也時常來找季青非把脈,因為找季青非看病不要錢,他只收藥錢。而且季青非的藥多半是藥丸,不像別的藥煎藥之后很苦,大家不愛喝。所以,季青非的生意很好。 季青非的生意很好,藥又便宜,但是季青非還經常做慈善施粥。就算如此,季家還是越來越有錢了。 季家承包了山頭,很多藥是自己種的,種藥的自然是季二強和季三強,種了藥直接賣給季青非,所以分家之后,季二強家和季三強家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兩人一向聽季青非的,分家之后,季青非自己出錢買了地,讓他們去藥材,兩兄弟在見識到大哥的醫術之后,二話不說的就去種藥材了。 不過,今天季家醫館不開張,因為今天季小魚中了秀才,季家才開舉行慶功宴。說起來,今年二十歲的季小魚在去年已經成親了,妻子是他老師的女兒。他老師是個舉人,且他師娘還是四品大官家的庶女。之所以把女兒嫁給季小魚,并不是因為季小魚有多聰明,而是季小魚有個好爹。 是的,季青非當了十五年的大夫,是這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大善人。季小魚的老師敬佩季青非的為人,才舍得把千金下嫁。但是,兒媳婦進了季家之后,相當的喜歡季家的茅廁。 這十五年來,季青非和袁氏也是一直分房睡的,確切的說,季青非住在醫館,袁氏住在家里。說起來袁氏也是個粗心的人,和小說里一樣,但凡袁氏細心點,季小魚也不會是那樣的結局。而現在,關于分房睡這件事,袁氏也沒有在乎。 一則,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兒子,不用擔心香火問題,大不了以后小魚媳婦多生幾個孩子。 二則,袁氏認為當家的體弱,干不得粗活,只能吃細糧,那么由此可見,洞房這種激烈的事情肯定也做不得了,所以袁氏在沒在意。 三則,袁氏也曾想過,也許當家的受傷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那個地方。 總結三點,袁氏自認為是個體貼的妻子,她只每頓給男人做好吃的,從不管別的事情。再說了,男人每天不是去采藥,就是在醫館里,她對男人很放心。 醫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又女人想勾引她男人,結果被他男人直接趕出去了,對此,袁氏插著腰在醫館門口哈哈大笑。 恭喜恭喜,季大夫,恭喜令郎中了秀才。 季大夫,我們也來了。 季大夫,我們來討杯秀才酒喝喝。 季家門口,一輛輛的馬車就差把季家大門給堵住了。二十歲的秀才雖然雖然也是很有出息的,但這里是京城地界,秀才遍地都是,所以今天能有這么多人來參加季小魚的秀才流水席,都是沖著季青非的名聲來的。季青非醫者仁心,誰都愿意和她交好。就是季爺爺季奶奶、季家二房三房的,在村里乃至鎮上,也是很有面子的,這正所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