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蘇清之知曉這個事后,直接黑人問號臉。 “腦子呢,她們的腦子呢,難道事先沒有打聽清楚,她們說所嫁的將士,一開始可是寡人的奴隸。寡人給與他們平頭老百姓的身份,甚至還讓他們做了官,如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誰人不會為了寡人舍身忘死。居然想煽動寡人的子民背叛寡人,誰給她們的腦子充了如此想法?” 負責保衛蘇清之安全的幾名侍衛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索性蘇清之相當于自說自話,沒有期待他們會回答,又道。 “天殺的越國,天殺的越王勾踐,就是一個王八羔子。從一開始,寡人就知道勾踐此賊不安好心。獻上美人,以惑君心?呵,真當寡人和他一樣,一日都離不開女人?” 其中一位侍衛開口附和。 “大王所言極是,據說越王宮中佳麗上百人,大部分都是民間采選入宮。少部分則娉他國貴女、公主為夫人?!?/br> 蘇清之敷衍式點頭:“所以寡人的意思是,既然越王勾踐給臉不要臉,那寡人就沒有必要留他姒勾踐一條命。傳令給武卿、孫卿” 頓了頓,蘇清之吩咐道:“讓武卿、孫卿不必過于手下留情,盡情攻打越國。依寡人的眼光看來,推倒重建可比收編來得簡單多了?!?/br> 第223章 第①⑨個故事! 不管什么時候重建, 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建立在廢墟之上。蘇清之的吩咐沒有明說,但就一個意思,直接把越國往死里揍, 最好就讓越王勾踐和越國共存亡, 越國在越王勾踐就在, 越國滅, 越王勾踐干脆就以身殉國好了。 免得到時候,越國滅勾踐被俘,蘇清之還要想辦法怎么安置越王勾踐。旁的不怕, 就怕到了那般田地,越王勾踐還妄想來一招‘臥薪嘗膽’,蘇清之滿心就只剩下窩草了。 蘇清之的這份心思, 可以說整個吳國官員, 最了解的還是伍子胥、孫武。 消耗有世仇的敵國勢力,最有效的辦法從來都是將其從里到外擊得粉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說法, 可是尤為真實。 好在伍子胥以及孫武很了解蘇清之的心思,再次攻打越國, 根本就沒有給越王勾踐反應的機會。吳**隊一直以碾壓的姿態,一路傲然的打進越國國都會稽。 越王勾踐成功‘以身殉國’, 留下妻兒子嗣,被蘇清之下令遷來勾吳城, 擇府另居。相當于清朝時期, 當政皇帝對宗族王爺貝勒, 所采取的‘圈養’政策。 榮華富貴有, 可是其他的, 比如說與政治、軍權沾邊的,哪怕是虛職,相當于歸附的勾踐后人,那是一個都別想沾。對于蘇清之來說,花點小錢錢養些吃白飯的廢物可以。 可要是讓蘇清之進一步對‘俘虜’好,除非蘇清之瘋了才會選擇像原本的吳王夫差那樣,同意越王勾踐歸附,好吃好喝養了三年后,又讓勾踐回越國繼續當他的大王。 在蘇清之這兒,可沒有這么便宜的事情。再白目,都不會像原本吳王夫差那樣,別人稍微一忽悠,就干出資敵的蠢事。 索性一切都按照蘇清之的預期走,不管是對越的征戰,還是大搞基建,不管什么事兒都按照蘇清之的預期走。對越的征戰,詳細的就不說了,至于基建 蘇清之規劃的第一步是‘要致富先修路’。 修路是個大工程,首先花費了差不多兩年的事情,才將勾吳城所屬的鄉鎮道路連通。接下來一方面要籌備軍需,供征討越國的吳**隊,毫無后顧之憂。 一方面又要建廠,建立更多的水泥廠。畢竟只一家水泥廠,怎么供應接下來會大需求的水泥,來建設整個吳國? 所以吧,勾踐的妻妾子嗣后代被一起遷來勾吳城居住后不久,蘇清之就吩咐以伯嚭為首的官員,開始多建水泥廠。大概用時幾個月的時間,成功在除勾吳城之外的城鎮,修建了幾處水泥廠。 規模都挺大,幾處水泥廠同時開工,每日生產的水泥足夠蘇清之特意組建的基建隊伍同時鋪設十條以上的路面。這樣一來,修橋鋪路的速度放快了好幾倍,僅僅過了三載,蘇清之就初步實現了將吳國用水泥路連通的設想。 吳國各地的路面已經完成從泥濘道路到水泥路面的轉變,蘇清之就開始進行第二步,開始大力發展吳國的經濟。吳國位于后世的太湖流域,水資源豐富。 尚未發現開發的礦產資源就不說了,只說水資源,太湖一帶,多采珠女。采珠女采集的珍珠,顆顆圓潤,經由商賈販賣到春秋各國,頗受世家貴族人士的喜歡。 吳國的淡水珍珠,稱得上稅收的重要一項。 簡稱‘珠稅’,比例是十稅三。也就是說,采集十顆淡水珍珠的話,就要上繳三顆淡水珍珠作為稅。 稱不上高,也稱不上低,畢竟其他國家的,有十稅四,或十稅五的都有。相對來說,吳國的稅收基本上都是十稅三,真的算是仁慈之君會做的。 畢竟‘苛政猛于虎’,就是指的春秋戰國時代,苛政雜稅繁多,老百姓寧愿跑進深山,被老虎吃,都不愿意留在故土,接受官府的剝削。 吳國的政策寬松,相對其他國家,稅收方面又低。按理來說,吳國的治下百姓人數,怎么著也該春秋五霸國之最。實際上,吳國的人口并不多 秦國位于苦寒之地,人口最少情有可原,可吳國一個地處富饒之地,堪稱魚米之鄉的國家,人口比之楚國還要少,就有點兒過分。 --